风湿痹六经辨证论(上篇)
风湿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伤寒论》《金匮要略》里对风湿、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现简述如下:
一、《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解析
(一)痉湿暍篇
1、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当利小便。
陈修园曰:湿者六淫之一也.亦如中风伤寒自太阳始.但风寒之太阳病.病在肌表.湿之太阳病,病在关节.关者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也.节者骨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今病湿.则神真之气.为湿邪所伤.故关节疼痛而烦.湿为阴邪.故脉沉而细者,湿不在外而在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痹之为言闭也,湿痹之候.闭气不化.则小便不利.闭湿于内.则大便反快.治者但当利其小便.则湿从小便而去矣。
此言湿流关节之病也.然湿者六气之一也.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伤人皆中于下.亦称太阳者.病由营卫而入.营卫皆属太阳也.此条论地气之湿.乃湿之浊者.故曰但当利其小便.若雾露之邪.当以微似汗解之。
曹颖甫曰:太阳汗出不彻,由腠理流入关节空隙,因病酸痛,是为历节之所由起。阳气为寒湿所遏,故而内烦。脉沉为水在里不能被阳气所化。湿者,为水及膏液合并,滞而不流若痰涎。从而导致下焦垢腻而小便不利,水道拥塞不通而流入回肠而大便反快。(利小便后阳气得散而病愈)。
胡希恕:湿痹类似于伤寒,但脉沉细,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性主寒,故脉沉。湿痹有一个确定的症候,就是湿气郁于里而气化不灵而导致小便不利,由于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而大便溏泄。
黄元御:湿流关节,经脉郁阻,故生烦痛。土湿木遏,清阳不达,故脉沉细。此名中湿,亦曰湿痹。木郁不能疏泄水道,肠胃滋濡,故大便反快,而小便不利。但当利其小便,以泄湿气也。
解 析:本条揭示了在里之湿邪,鼻塞阳气而出现头疼发热的太阳表证,湿流关节而疼痛剧烈,脉沉细(浮为风寒脉紧)此处的主要症状为:一是湿流关节疼痛而烦热(胡希恕),也有认为烦为剧烈之意。陈修园认为是地气之湿(雨水之湿而重浊):二是湿者,为水及膏液合并,滞而不流若痰涎,阳气不能疏泄水道而导致下焦垢腻而小便不利;三是水道拥塞不通而流入回肠而导致大便溏薄而排除较快;四是脉象为:沉细。五是治疗法则:因病位偏于里(胡希恕认为是少阴病),区别于表之汗解,故以利小便为主要治疗法则。
关于此条的应对治疗,胡希恕认为:在伤寒论里有两条,应区别辩证而采用附子汤、真武汤治疗。
①伤寒论305条: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此条为湿痹的定义:中气虚导致手足寒,脉沉为有水气而致骨节疼、身体疼的湿痹,湿遇寒而痹。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下肢关节疼痛,下肢拘急、屈伸不利。手足寒,甚至于腹部疼痛。脉象:沉脉。因区别于太阳表病,所以治疗不用解表发汗而用温中祛饮的附子汤。同时,因为呈现纯阴寒证而并无表证,所以区别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法。
②第316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渴,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附子汤为四两)
生姜三两 附子一枚(附子汤为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真武汤证为少阴太阴并病,就是因为有水气,出现的主要症状为:一是四肢沉重疼痛的少阴证;二是因水气转入太阴而出现腹痛、自下利;三是出现口渴、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的兼证。
2、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陈修园: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也.上节言湿邪痹于内.而不能化热。此节言湿邪郁于内而发于外,化热而为黄也。
曹颖甫:此证实则恶寒,继而发热,重则湿热蕴蒸,而身色晦暗熏黄,湿痹小便不利证,随病者体温进退,若热胜则化燥,水胜则化寒。
胡希恕:此为湿入阳明而发黄,详见黄疸。湿热在里一般有两种:热盛而为阳黄,如茵陈蒿汤;湿胜则为阴行,如茵陈五苓散证。此提示为湿在里之症候。
金鉴:湿家为素病湿之人,初病即关节疼痛,郁久化热,而充经表而发黄。
解析:此为素有湿之人(凡为家者为宿病),因湿盛于外则导致一身尽疼,阳久郁于内而发热,湿热交蒸而熏黄晦暗。揭示了体内湿盛的一种湿痹症候。治疗方法胡希恕认为应以茵陈篙汤、茵陈五苓散治疗。
3、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陈修园曰:湿家.(病在太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夹脊背而行于两旁.雾露之湿.清邪中上.着太阳.阳气聚而不行.故)其人(他处无汗.)但头汗出.(湿邪滞碍.而其经输不利.故)背强.(湿为阴邪.阴气盛于表.故)欲得被覆(而喜)向火.(病尚在表.)若下之(太)早.则(寒湿之邪陷于胃.而为)哕.(胃病则上下二焦亦病.上焦之气不降.则气道壅塞.而)或胸满.(下焦之气不升.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乃湿滑而白.似苔而非苔也.总由寒湿之邪.陷于胸膈.命门之阳.郁在下焦.)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八个字为不易勘语.丹田有热.故)渴欲得饮.(胸上有寒.故欲饮)而不能饮.则(其)口燥(似喜水而又恶水.其懊不可明言之意.则为)烦也.此言清邪中上.病在上而误下之.其变证有如此之多也.
曹颖甫:湿家,毛孔闭塞故他处无汗,寒湿郁于经输所以背强,此时当以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使水汽外达。如果是中气化燥,不得已而需要下,但也不能下之太早。如太早,水气太甚,湿留上而胸满。湿留于下则阻腻水道而小便不利,寒湿在上而郁热在下,所以渴欲饮水而入口不得下。曹注陈修园于此处补黄连汤。
胡希恕:此条提示不能因为头汗出而误以为有热而用下法。但头汗出,需联系伤寒论但头汗出,手足温,系在太阴章节,联想到身体有湿而不可下。下则胃虚客邪满而胸满,水气上冲而小便不利,津液不化而口渴(与少阴津液虚而口渴同),但胃有停饮而不能饮水而哕。口燥而烦。
金鉴:湿家头汗出者,乃上湿下热蒸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汗。
尤在泾: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
黄元御:湿郁发热,皮毛蒸泄,则汗自出。若但头上汗出,是其阳郁于上,而犹未盛于中也。湿在太阳之经,脉络壅阻,是以背强。(太阳行身之背)。阳郁不得外达,是以恶寒。俟其湿热内盛,而后可下。若下之太早,则土败胃逆,哕而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以太阴土湿,乙木遏陷,而生下热,在于丹田。至其胸中,全是湿寒,虽渴欲得水,却不能饮,止是口中燥、烦而已。以其阳郁于上,故头汗口渴。舌窍于心,阳虚火败,肺津寒凝,胶塞心宫,故舌上如胎,实非盛热生胎也。盖湿证不论寒热,总因阳虚。阳郁不达,是以生热。阳气极虚,则不能化热,止是湿寒耳。
解析:此条揭示了湿邪郁于上部太阳之经(而非盛于中),导致上湿下热,阳气被郁而上越而见但头部出汗,因身寒而欲烤火取暖,医者误以为胃肠内热实证而误攻下,导致寒湿不去而误伤胃气,导致胃逆而哕,上焦之气不下客气动上隔而胸满,水气上冲下焦虚寒气化不灵而小便不利,由于下热而口渴欲饮水而又因上寒不能化饮而不得饮,从此形成心中懊烦之状。
4、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如下利不止者,亦死。
陈修园曰:(湿家误下.变证既如此之多.若不明言其死证.恐医者犹执迷不悟也.)湿家(误)下之.(头汗已后而)额上汗出.(以阳明之脉交额中.此阳明之气脱绝.而真液上泄也.且见)微喘.(以太阳之气.与肺相合.而主皮毛.此太阳之气绝.而真气上脱也.且见)小便利者.(以少阳三焦.司决渎而出水道.此少阳之气绝.而阴津下注也.三阳气绝.上下离脱.故)死.若下利不止者.(中土败而地气陷.不必三阳气绝.而)亦(主)死.
此承上若下之三字.而备言误下之死证.而为医者大加警觉也.
曹颖甫曰:湿家若下后阳气上脱,则额上汗出如珠,气喘咻咻若不续,阴液下脱而小便自利,或下利不止,都是危险症候。此处也说明伤寒阳明证,下法往往需慎重,因为阳明往往下燥不抵上湿,恐下后利遂不止,或下后阳脱与上。所以阳明证下之需极其谨慎。
解析:本条承接上条,阐述湿痹误下之后形成的危重症候:阳明胃经之气将脱上越而额上汗出;少阳三焦之气欲绝而津液下注为小便频数,或者因下利不止而已濒临死亡。
5、风湿相博,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陈修园:(湿又别其为风湿者.不可不知.风为阳.湿为阴.内有湿而外感于风.则为)风湿(不和而两)相搏.(以致)一身尽疼痛.(若阴阳和.则雨露降.)法当(微似)汗(自)出而解.(然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值天阴雨不止.医(者不知所以然之理.竟)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犹)不愈者.何也.盖(汗者.所以利阴阳也.若)发其汗.汗大出者.(风为阳邪.)但风气(从大汗而)去.(大汗而阳衰.阳衰则阴转盛.而阴)湿(之邪)气(仍)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则阴阳两不相负.而)风湿俱去也.
此于湿证中别出风湿之病.明其治法.而不遽出其方者.即引而不发之妙也.盖宇是答辞.周秦多用此笔法。
黄元御:湿为阳虚,汗多阳亡,风虽去而湿愈增,又值阴雨湿盛之时,是以湿气仍在。此当微汗以泻之,则风湿俱去矣。
曹颖甫:此当用麻黄加术、麻黄薏苡仁汤发汗。
金鉴:此当待天气晴明之日发汗。
章虚谷:欲使湿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肌肉关节之间阳气周流,而不得骤泄,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湿随营卫流行而化微汗而解。
解析:此条揭示了内有湿而外与风相博的风湿病,在表的治疗法则,当微发汗。但正值阴雨天气,本湿气重而不愈。治疗风湿当微微发汗,另湿气蒸腾周流,随营卫合和而微汗出,或随三焦气化而从小便排除。
6、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疼鼻塞,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陈修园:(湿又别其为寒湿者.亦不可不知.雾露之湿为清邪.自上受之.)湿家病.身(虽)疼(而无一身皆疼.不过疼在身之上半.而)发热.(止见)面黄(而身色不似熏黄.肺司气而主皮毛.湿袭于皮毛.故气不顺)而喘.(阴证无头痛.湿未入阴.故)头痛(湿袭皮毛.内壅肺气.故)鼻塞(湿气弥沦.摄乱心主)而(发)烦.(湿邪止在上焦.未尝犯里.故)其脉大.(不犯胃气.)自能饮食.(能饮食则)腹中(尚)和(而)无病.(其)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病浅不必深求.止)内(辛香之)药(于)鼻中.(宣泄头中之寒湿.)则愈.此于湿证中.又别出寒湿之病.寒湿不止雾露之清邪.而举一邪伤高表者.以为隅.则邪伤通身者.包在言外.举一外法通其空窍者以为隅.则内服调其经络脏腑者.包在言外.下节诸方.按脉证而求其丝丝入扣.则得矣.
曹颖甫:此当用药倾盆中,以布幕首熏之,头疼甚者加独活。
胡希恕:此前一段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后半段为鼻药征,不能混为一谈。
解析:此条揭示了寒湿邪侵袭上半身,导致上半身疼痛而非一身尽疼,阳气内郁而发热,湿袭皮毛而内犯肺气而喘,湿未入阴仍在太阳(阴症无头疼)而头疼,寒湿入鼻而鼻塞,湿犯其表位为犯里故而显现非沉细之脉而显现为大脉,不侵犯胃气而自能饮食,腹中无湿邪和而无病。从大脉和胃自能食,胃和排除了湿在中焦,所以以上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则推断湿邪在头面部,所以用鼻药熏之则病愈。鼻药多位注家用瓜蒂散
以上六条分别揭示了湿病的几个类型:中湿(利小便)、湿家病湿,郁热而发黄、风湿相博当微发汗、湿病下后的两种重危病后、面黄鼻塞的头面部寒湿(内鼻药)六种情形。总结了湿症的几个原则:一是湿入少阴当利小便;二是在表不可下;三是入阳明发黄;四是当微发汗。
7、湿家身疼烦,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陈修园:(前言中湿.但当利其小便者.以湿之在内言之也.若)湿家(之表证.其)身烦疼.(而不发黄.可知未郁于内而为热也.且无小便不利.可知未入于里而为痹也.表则宜汗.而不宜大汗.斟酌其适)可(者.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微似)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致火气逼汗过多而变证也.况又有湿与热合致衄增黄之虑乎.)
此为湿之属表无汗者.出一至当不易之方也.喻氏谓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多汗.术得麻黄.行里湿而并可行表湿.止此一味加入.所谓方外之神方.法中之良法也。
曹颖甫:白术专去中焦之湿。
胡希恕:此为急性风湿痹发作,病在表。主要症状:出现麻黄汤证(脉浮紧,身疼药疼,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同时有风湿痹病:身微肿,小便不利,用麻黄汤加白术发汗。但因为不能发大汗,所以加白术利尿而减少汗出而微发汗。临床上一般用苍术。苍术一方面利尿,一方面解痹(神农本草经云: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消食)。同时可与的意思是需要精细辩证,如有葛根汤,柴胡证,也可以加术。
类聚方广义云:如山行遇雾瘴、入屈井、混堂浴室,湿气热气而晕倒气绝着,均使大剂连服,急苏。
黄元御:湿郁经络,卫气壅遏,而生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麻、桂、杏仁,泻营卫而利肺气,甘草、白术,补中脘而燥土湿。汗出湿消,烦痛自止。慎不可以火攻之,生其内热也。
金 鉴:湿家外证身疼痛者,羌活独胜汤,内证发黄者,茵陈五苓散,唯身烦疼而不发黄这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汗,则寒湿两解。
解析:此条揭示了湿痹表证(身疼烦无发黄),而采用微发汗治疗法。方以麻、桂、杏仁,泻营卫而利肺气,甘草、白术,补中脘而燥土湿。喻嘉言:“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多汗.术得麻黄.并可行里湿下趋水道,而并可行表湿.止此一味加入.所谓方外之神方.法中之良法也。”此加白术微发汗之含义。病在表之寒湿,不可用艾灸方法治疗,火劫发汗,必伤营血,有发黄,吐血、衄血等变证。
8、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外台秘要:麻黄四两(去节,汤泡) 甘草二两(炙) 薏苡仁半斤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
陈修园:(风湿之证.前既详言.犹未言其致此风湿之因也.)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其)发热.(每在于申酉戌之)日晡所剧者.(以阳明旺于申酉戌.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增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亦)所(以)致(此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湿.亦可类推矣.)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此又为风湿无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湿亦可用之.上节麻黄加术汤为大剂.此方为小剂.亦随其证之微甚而择用之.亦随其证之上下.而取亲上亲下之理也.
曹颖甫:申至戌时为太阴湿土当令,阳衰而阴盛之时,为地上蒸汽上蒸之时,所以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从人体而言,日晡所剧者,为湿与湿相感而剧。
胡希恕:此条为急性偏热证的风湿关节炎,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汤与麻黄加术汤的区别:去掉偏温的桂枝、白术,而以寒性解痹利尿药薏苡仁代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病因为:汗出当风,久伤取冷。导致汗不出而陷湿热于肌肉导致风湿痹。主要症状为:发热,气喘急迫、但无气上冲头疼不明显。
以上两条举例偏寒、偏热的两种急性风湿痹病发作而发汗的两个方剂。因为没有出现阴寒证,所以没有加附子。
另外指出风湿痹病慎用火攻,越攻湿越陷于里。
关于急性风湿痹病的治疗,胡希恕认为需灵活应用:一是有麻黄汤证的风湿痹病,用麻黄加术汤;二是若有桂枝汤证,就用桂枝汤加术;三是若有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微细而欲寐、血弱气尽等)的风湿痹病,就用小柴胡汤加术;四是如有项背强几几的葛根汤证,就用葛根汤加术。
类聚方:当有喘满症状。发热疼风,关节肿起者,加术附有奇效。
解析:本条揭示了风湿在表属于表实症候的治疗。提成了风湿的与湿症的区别:日晡所剧。但此方治疗与麻黄加术汤有很大区别。麻黄加术汤在麻黄汤原方加白术,以散寒去湿;而本方(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以薏苡仁代替桂枝,并去掉了白术,且药量大幅减轻,重在散寒清热,宣化表湿,且甘草倍麻黄,更成为微汗之剂。从此也显示麻黄加术汤比麻黄杏薏甘汤病情重。(金鉴)
9、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生姜4片 大枣1枚)
胡希恕认为:防己 白术需用10克,甘草3-6克(甘草不利小便) 大枣3个 生姜4克。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胡希恕认为加减不合理)服后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瘥。
陈修园:风湿(之病).脉浮(为风)身重.(为湿.若见此脉此证.汗不出而恶风者.为实邪.大剂有麻黄加术汤.小剂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可用.若)汗出恶风者(为虚邪.以)防己黄黄芪汤主之.
曹颖甫:脉浮为风,身重为湿,汗出恶风为表气虚。此为卫不与营和之证。方用防己泄热,黄芪助表气托汗而畅行,白术燥湿,炙甘草补中。此也是桂枝汤助脾阳汗出肌腠之意也。
胡希恕:此条仍为在表的风湿痹病,但偏于表虚而导致湿胜的风寒湿痹病。所谓表虚就是正气不充于皮肤,“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汗无法收摄,对于恶风非常敏感的症候。防己黄芪汤用防己,白术祛湿利尿,黄芪实表。那么假如桂枝汤证表虚特别明显,也可以桂枝汤加术加黄芪。但若是麻黄汤证,则是表实证当然不可以加黄芪。
金鉴:脉浮者,风也,身重,湿也。寒湿则脉沉,风湿则脉浮。故用黄芪益气固表,白术甘草补中燥湿,防己同行十二经开窍泄湿。
尤在经:风湿在表,发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未解而已虚,故汗解之法不可守。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而用防己驱肌肤之里湿,以黄芪白术甘草振复卫阳,驱湿下行。
主要症状: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特别明显。区别于桂枝汤证的主要因素为身重。
解析:本方所治风湿,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风湿在表,当从汗解,表气不足,则又不可单行解表除湿,只宜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施。方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祛风与除湿健脾并用,扶正与祛邪兼顾,使风湿俱去,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3.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
4.使用注意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按金匮以痉湿 三证合篇.痉证兼湿. 证亦兼湿.湿证最重.必须如此活看方得.
防 己
本草:防己,气平.味辛.无毒.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叶天士:防己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风寒温疟者.感风寒而患但热不寒之疟也.诸痫热气者.心有热而患一切风痫也.温热皆为阳邪.痫疟皆属风木.防己气平可以清阳邪.味辛可以平风木.而消风痰也.除邪者辛平之品.可除湿热之邪也.小便出于膀胱.膀胱津液.肺气化乃出.防己气平可以化气.故利小便.大便出于大肠.肺与大肠为表里.味辛可以润肠.故利大便也.但臭恶伤胃.宜慎用之.
李东垣:防己为除湿利水泻下焦湿热。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
黄 芪
本草经解: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叶天士:黄芪,气微温.禀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脾主肌肉.甘能解毒.温能生肌.所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也.风湿热壅于肌肉筋脉中.则筋坏肉败而成大麻风癞疾矣.脾主湿.胆主风.三焦主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 甘温.补益气血.故治癞疾也.肠 为痔.肠者手阳明经也.太阴脾.为阳明行津液者也.甘温益脾.脾健运.则肠 行而痔愈也.鼠 者瘰也.乃少阳经风热郁毒.黄 入胆与三焦.甘能解毒.温能散郁.所以主之.人身之虚.万有不齐.不外乎气血两端.黄气味甘温.温之以气.所以补形不足也.补之以味.所以益精不足也.小儿稚阳也.稚阳为少阳.少阳生气条达.小儿何病之有.黄 入少阳补生生之元气.所以概主小儿百病也。
《本草求真》其“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本草思辨录》卷1亦曰:“黄芪从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阳气,疏其壅滞,肺得以通调水道,阴气大利,此实黄芪之长技。”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祛风利水,除湿止痛。”《本草求真》曰:“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要注意的是,防已与黄芪的配伍是本方的关键,一补气,一利水,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顾,使利水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白术健脾祛湿,既助防已祛水湿,又助黄芪益气固表。甘草益气健脾,培土制水,使脾气健运,水湿不留,且可调和诸药;姜、枣和脾胃,调营卫。本方加甘草、姜枣共六味药,邪正兼顾,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类方比较]
防己黄芪汤与五苓散、猪苓汤三方功用与主治证的异同点:三者皆有利水消肿作用,均可治水湿内停之水肿证。而防已黄芪汤偏于益气利水,主治气虚而湿盛之风水证;五苓散偏于化气利水,主治水湿内停,气化不行之蓄水证;猪苓汤偏于滋阴清热利水,主治阴虚而水热互结证。
疾病谱。在主治方面,后世医家遵循原方主治证乃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间所致之宗旨,扩大了适应范围。
《圣济总录》卷20将本方加发散风邪,利水消肿之麻黄,使祛邪之力增强,名防已汤,治“风湿痹,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而外邪较重者。
《普济方》卷193引《鲍氏肘后方》将本方去益气固表之黄芪,亦名防已汤,治“湿气浮肿”而表虚汗出不甚者。
《医学纲目》卷32将本方加补脾益肺,敛汗止汗之人参,名防己汤,治风湿脉浮,身重,表虚汗出较甚者。
《伤寒全生集》卷4将本方加清热解毒的大青,名防己汤,治风湿、身重、汗出而兼热者。
《观聚方要补》卷1将本方加木瓜、苍术、薏苡仁独活以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名加味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相搏,客于皮肤,四肢乏力,关节烦痛”等属湿气较重者。
《脉经》卷8不但将原方主治症状进行了分析补充,还用其治水湿偏于半身以下之“病者但言下重,故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有人还根据原方中黄芪、白术等药有益气健脾、托毒排脓、鼓邪外出之功,用本方治阴证疮疡或脾肺气虚,正不胜邪,无力托毒排脓之脓成难溃,已溃难敛,脓稀不止等证。如《类聚方广义》就用本方治“风毒肿毒,附骨疽,穿踝疽,稠脓已歇,稀脓不止,或痛或不痛,身体瘦削,或见浮肿者,若恶寒或下利者,更加附子为佳。”
《勿误方函口诀》:“此方治风湿表虚者,故自汗久不止,皮表常有湿气者用之有效。盖此方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有虚实之.分。彼为脉浮汗不出恶风者,用以发汗;此方则为脉浮汗出恶风者,用以解肌而愈。即如伤寒、中风有麻黄、桂枝之分也。身重者,湿邪也;脉浮汗出者表虚之故也。.... 服后如虫行,腰以下如水,皆湿气下行之征。”
《汉方临床》(2卷10号,大塚敬节氏)述其目标:“防己黄芪汤证,妇女较男子多,尤其多见于所谓悠闲夫人。
虚胖之妇女有此证。大多都希望瘦。这种人身体重,起居动作无精打采,更不愿勤勉地做扫除和炊事,做起事来吃力。外出用汽车,因为身体不活动,所以愈来愈肥胖。食量很少,一次不吃饭也不在乎。喜好饮茶。每日有大便,但月经量少,且诉不调。多汗症,夏季汗多如流水。
胡希恕病案:肺结核病人,因为肺呼吸功能本身就差,若认为是肺气虚而用黄芪实表,则会导致表更实而气喘加剧。所以假如肺结核用黄芪,人参,则越用越厉害。黄芪的主要功效为去皮水,祛除肌表湿气。
【其他狐臭】
30岁未婚妇女。为治疗狐臭而来院。听其主诉,从14岁起,即开始腋下出汗,自己感到其臭气难闻。经皮科治疗不愈,并说此病做手术亦徒劳,甚为悲观,拒绝结婚。患者肌肤洁白,肥胖,皮肤肌肉松软,虚胖,面颊潮红似苹果。初诊时2月下旬余寒虽烈,但从其厚毛衣上一看就知道必定濡湿变色。脱掉上衣,有数条汗液从腋窝流出。冬夏皆如此,夏季更重,不敢到人前。其他自觉症有全身倦怠,动悸不眠、肩疫痛、下半身冷、喝牛乳不久变胖等。
余诊之为风湿所致之防己黄芪汤证,即与此方。于是开始服药,翌日起大量排尿,出汗减少,自己亦甚感惊奇。服至15日时,己不担心腋窝出汗之苦。患者如同复活似的喜悦,因担心夏天再犯,半年期间服药到7月,在严酷署夏季亦无变化,曾经苦恼15年之腋窝多汗症完全治愈而停药。
——(失数道明《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1卷4号)
解说:肥白之人多牌虚湿盛,牌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留注肌肤腋窝,加上肥胖之人腠理疏松,故多汗出而不收。予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使水湿下行而有出路,不再泛溢,脾健则腠理固密,汗出自愈。
肢体抽搐】
某男,42岁。患者于10日前突然发生右侧上下肢抽搐,未查出原因。后又投风药数剂,亦未取效。脑电图等检查,仍未查出抽搐原因。病情日益加重,曾因抽搐而呼吸停止3分钟。患者除抽搐外,伴有自汗、恶风,发病前曾在河水中洗砂子3天,舌淡红,苔白腻,脉浮中带滞,辨为风湿。
方用:防己15g,黄芪15g,白术12g,生姜6g,大枣2枚。水煎,分2次服。
服上方3剂后,患者未再抽搐,自感汗出减少,恶风减轻,切其脉较前略流利。又服3剂后,自汗全止,亦不恶风,腻苔已退尽,脉转流利。共服9剂后,诸症消失。——《古方新用》
解说:患者右侧上下肢抽搐,有水作业史,并见自汗恶风,苔白腻,脉浮中带滞等,断为风湿为患十分恰当。因湿性粘腻,阻滞经脉,津液不能输布,故见肢体抽搐,投防己黄芪汤而愈。
6、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测,不呕,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修园:伤寒(至于)八九日.(九日值少阳主气之期.宜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乃不解.而复感)风湿(合而)相搏.(寒邪拘束.故)身体疼(风邪煽火.故心)烦.(湿邪沉着.故)不能自转侧.(邪未入里.故)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浮虚则为风.涩则为湿也.此风多于湿之证.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脾受湿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大便坚.(大便愈坚.则)小便(愈觉其)自利者.(脾受伤.而津液不能还入胃中故也.即于前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湿若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
这条为呈现少阴证的风湿病。伤寒发汗不彻底,水气留侵肌肉而为湿,风乘皮毛之虚而入犯肌肉,同时因身体机能沉衰而造成风寒湿合而为痹,导致疼痛,那身体疼烦,血热被郁而身烦。不呕,说没有少阳病了,不渴,也没有阳明病。正气虚衰而脉涩,脉浮扔在表,涩为血少,属于气血虚极而陷入少阴证。
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桂枝不但解肌,而且止疼。即使麻黄剂疼痛也放桂枝,因为关节痛比表证疼痛厉害,所以桂枝量也增多。附子在本草经中说:祛寒祛湿解痹,善走功能去湿痹,缓拘挛,以桂枝发表解肌,生姜、大枣、甘草以扶脾而畅中,促使里湿由里达表。为什么要去芍药,因为芍药寒性养阴,不利于去湿。但胡希恕常用桂枝汤加术附,理由是桂枝汤整个方剂是治疼痛的。另外我个人理解,本草云:芍药朱邪气腹疼,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疼,利小便,益气。叶天士认为,芍药苦平清肺而降气,味苦散结故能除痹,清心火所以止疼。而伤寒发微认为,芍药能清营除郁。所以胡希恕用桂枝汤不去芍药也有一定道理。
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小便频数,为湿困脾胃,导致水谷不运肠胃津液枯燥而大便硬,用白术加附子恢复小便沉衰机能。因为小便数、或者渴、下利,都不可发汗,再发汗会亡失津液,所以去掉桂枝。
与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汤的区别:桂枝去芍药汤治脉促胸满。微寒者,加附子1枚。但因为有风湿,所以桂枝增量,再加附子三枚而变为桂枝附子汤。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此条因为小便频数而导致大便干,所以去掉桂枝不发汗而加白术,与附子同用,使小便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术附去湿痹。
所以桂枝去芍药再去桂后加附子再加白术,而成为白术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尽除故也。
7、风湿相搏,骨节疼痛,全身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金鉴:此条为风湿病表里阳气皆虚。汗出恶风为表虚,短气,小便不利为里虚,恶风不欲去衣为内寒外寒。沈明宗说:用甘草白术附子助阳健脾除湿,固防汗脱,桂枝宣行阳卫,兼祛风,此乃不驱邪而风自除。风湿症需识无热自汗,阳气太虚,便当先固阳为主。
曹颖甫:仲景不用麻黄发汗,正以湿邪陷入关节而幻弓,否则发其汗而大汗出,风去湿不去。
陈修园:(伤寒合风湿而病.上既详言之矣.若其病较剧者.用药亦须较缓.今)风湿相搏.(业已深入.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此风寒湿三气之邪.阻遏正气.不令宣通之象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荣气卫气三焦之气俱病.总由于坎中元阳之气失职也.务使阳回气暖.而经脉柔和.阴气得煦.而水泉流动矣.以)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承上节.言风湿相搏.在外者利在速去.深入者妙在缓攻.师恐前方附子三枚过多.其性猛急.筋节未必骤开.风湿未必遽去.徒使大汗出而邪不尽耳.故减去一枚.并去姜枣.而以甘草为君者.欲其缓也.
解析:此条症状较上条寒湿重,主要症状为:骨节疼痛而不得屈伸,汗出恶风表虚,湿阻于胃而短气,水停肌肉但身不重,胃停水湿而上逆故而小便不利,肌肤停湿故微肿。恶风不欲去衣为内寒。甘草附子汤益气健脾,温经助阳,祛风除湿。本方是桂枝附子汤去生姜、大枣加白术组成。方中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炮附子辛热,温表里之阳,散寒除湿,止痹痛;桂枝辛甘温,走表入里,温经通阳化气,祛风散寒;白术甘苦温,健脾益气,除表里之湿。四味药配伍,扶正祛邪,表里俱治。以甘草为方名者,意在凸显甘缓药的缓治及扶正祛邪作用,使药力缓行于筋肉骨节表里之间,以散寒除湿。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云:“此方甘草只用二两而名方,冠各药之上,大有深意。受业门人答曰:此方中桂枝视他药而倍用之,取其入心也。盖此证原因心阳不振,以致外邪不撤,是以甘草为运筹之元帅,以桂枝为应敌之先锋也。彼时不禁有起予之叹,故附录之。”胡希恕认为,这种情况,在恶风十分敏感的情况下,可以加黄芪剂。
按:关于风湿关节炎,胡希恕认为有用越婢汤加术的机会。但他大多用桂枝汤加术附。
名医医案
1、门纯德。门纯德(1917~1984),河北蔚县人,是山西名中医,山西中医临床有“北门”之誉。
《金匮要略》曰:“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方是《金匮要略》治风寒湿痹的方子,也是我治疗寒痹的主要方子之一,要比桂枝附子汤、桂芍知母汤、和白术附子汤的疗效好,应掌握寒痹的主证是:剧痛,关节不能屈伸。在我35、6岁的时候,我老家的南山有一人女患者当时30岁左右,因关节剧痛邀我到其家中诊治,到她家里后,我见患者在炕角上坐着,当她儿子从旁边爬过来时,她因害怕触动关节疼痛而惊叫,这正好符合“近之则痛剧”的条文。诊见,关节肿大发亮,局部发热,诊其脉沉,小腿以下发凉,当时疼得很严重,就开了甘草附子汤:炙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各三钱(9克)。嘱其服两剂,两付药后出现了奇效,关节肿消了,局部也不疼了。从此病例可知,我们不能因为关节局部发热就不敢用热药。还需指出的是,用此方绝不能加减,也就是不能画蛇添足,如果变为腿疼,再加些牛膝、杜仲反而无效。我曾给太原一患者用此方治愈寒痹证,后来这人患者对我说:“门大夫,您开的这几味药,其他医生给我开的方子里都有,但是那些方子服了都没效,服了您的这个方子后效果就很好。”可见仲景的经方药味虽少,却能治好很顽固的疾病。
倪海厦 桂枝量最大。用过一例,效果确实很好。门纯德医案中对于此方的应用指征描述详尽,听黄师教诲,熟读伤寒论,用好仲景方!药专力宏,又学一招!记得实习时中医专家门诊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课,他说他用药的特点是:药味少、多生用、药量大。当时感觉真是给力!这位老师的门。今观此案、又增对伤寒信心。我们门诊使用的是台湾明通制药的“上中下通用痛风丸”,主药是黄柏、苍术、南星、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防己、桃仁、川芎、龙胆草、白芷、神曲等组成。经治疗后的几例,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沉、尿酸,化验正常均好转,病例总结中,年轻时实习,见一老中医用甘草附子汤原方治一高热数日不退之小儿,药后2小时热退。时值盛夏,称奇不已。曾用:山茱萸20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5g,甘草10g。治疗过我爸类似痛风的症状(到现在还没确诊),亦是两剂即愈,医案已经发贴了。当时没什么使用经方的经验,现在又学到新法了!
黄惶 入夏以来,痛风高发,许多人出现脚趾红肿疼痛,常常无法行走。那天,有位警官来短信,询问痛风急性发作有无好方法。原来她的上司痛风发作,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无法下地,十分痛苦。我见过那位上司,体型壮实,肤色黝黑,本是寒湿体质,我曾给他服用过葛根汤。这次痛风发作,想来是入夏以后,起居不当,受寒所致。痛风多有湿,无寒不会痛。用什么经方能够尽快止痛消肿?我想到《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此方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如此传神的描述,与痛风十分相似。而且方中的附子是止痛良药,骨节疼痛必用;白术,也能用于关节痛,《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寒湿痹”。遂发去甘草附子汤原方:炮附子30克(先煎30分钟),白术30克,桂枝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一天分三次服药,嘱服三天。三天后,警官来信,说疼痛大减,关节消肿。后又嘱原方隔天服用一周,疼痛全无。经方神效如此,《伤寒论》岂可不熟读?
(二)中风历节篇
8、寸口脉沉而弱,弱即为筋,沉即为骨,弱即为肝,沉即为肾。汗出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这是类风湿关节痛。主要原因是筋骨弱,出汗因浴冷水而导致汗不出而成历节。
9、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这条是说因为多食宿食,导致阳明内热汗出,汗出当风而成历节。
10、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此为血不足而导致风邪乘虚入,导致关节疼痛
11、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为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这条说明身体强壮之人,因为饮酒汗出当风,导致湿热内盛而短气,流入关节而致。
12、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萎,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此条为味酸伤筋,过咸伤骨,导致筋脉枯萎,血行不畅,津液不行而身体瘦弱,同时血虚而寒湿在下而足肿大,血虚而湿盛,阳气不达表而腋下出黄汗。湿寒关节而小腿冷。以上仅为阴亏湿胜。但如果风寒乘虚而入,郁其表气,风湿相博,便会形成内寒湿疼痛,而外发热的历节证。
从以上可知,历节证当有以下症状:脉沉弱或涩小;②身体羸瘦;③关节疼痛;④足肿大,小腿冷;⑤发热。
按:从骨伤则萎,筋伤则泄医论可知阳痿证也是因为气血不通而致病。
黄元御:肝主筋,其味酸,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弱不振,其名曰泄。肾主骨,其味咸,味咸则伤骨,骨伤则痿软不坚,其名曰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言其真气断绝于内,而疏泄于外也。筋骨者,营卫之所滋养,营虚血少,经脉内空,则卫气不能独行(此即上中风三,痒者,气欲行而血不行也)。迟缓之脉,营卫俱微,无以充灌三焦,三焦无所仰赖,以致四肢失秉,断绝不通,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而胫自冷,假令发热,便是历节也。黄汗之病,两胫自冷,水入汗孔,营郁内热,不能外发,故内蒸而见黄汗,卫气不出而自冷。历节之病,两胫发热,以其四肢失秉而内寒,郁格阳气也。
味酸,或是口中味酸,也或是胃反酸,此酸也对比现代痛风之尿酸。名曰泄者,是血脉内空,营风疏泄也,内不能滋养筋骨,而外疏泄腠里,窍开汗出也。味咸,或是口中味咸,此言骨伤,痿软不坚,也是现代老年骨质疏松的病理。名曰枯者,营虚血少,卫气不行,筋骨失养,则为枯也。营虚血少,血脉内空,则卫气不能独行,风泄皮毛,表阳不固而腠理开,即为断泄,此即是真气断绝于内而风疏泄于外也。营卫循行,如环无端,外达皮毛,内煦三焦,血脉内空,营虚血少,则卫不独行。脉迟而缓,营卫俱微,无以充灌三焦,三焦无所仰赖,以致四肢失秉,营卫之真气断绝不通,身体羸瘦,独足肿大。三阴经气不升,风湿寒邪下侵,经脉不通,水肿虚浮,故足肿大。
糖尿病之并发证,也有足肿大,也可用此理分析。足肿大者,若有外伤而伤口不愈合者,即为四属断绝之理,足上无气,必伤口不合也。湿寒之盛,阴邪亲下,水聚脚踝。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水入经络,阻其营郁,内热不能外发也。历节之病,两胫发热,以其断泄内寒,格其外阳也;历节之病,也有黄汗出,病在筋骨而黄汗出。水气病黄汗,水在皮毛经络腠理也。
医宗金鉴:将乌头汤主治列为本条下为: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此条申上条,互发其义,明其治也。历节之病,属肝肾虚,肝肾不足于内,筋骨不荣于外,客邪始得乘之而为是病也。究其所由,则不知一端也。此为枯泄相博,名曰断绝(金鉴认为泄为绝之误)为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虚,三焦失所,思维断绝,身体瘦弱。若独足冷肿,胫冷,寒湿凝于下也;黄汗自出,湿胜发于中也。假令发热,则属于风,便称历节。历节疼痛不能屈伸,故主之以乌头汤。通荣行卫,并驱寒湿之邪。
沈明宗:当分别风寒湿气偏重偏少,而处发表,稳中,行阳,补虚,散邪之法,泛用成方,当非良工所为之事也。
13、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五两 麻黄二两
白术五两 附子二枚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金鉴为二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陈修园:上言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等.尚未出方.兹更申言其虚极之证.而补其方.)诸肢节疼痛.(历节之证既成也.)身体 羸.(其虚证一望便见.而且)脚肿如脱.(气绝于下.)头眩短气.(气虚于上.)温温欲吐.(气逆于中.此三焦气血两虚.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此言肝肾俱虚.虚极而营卫三焦亦因之而俱病也.徐忠可云、桂枝行阳.知芍养阴.方中药品颇多.独挈此三味以名方者.以此证阴阳俱痹也. 又云、欲制其寒.则上之郁热已甚.欲治其热.则下之肝肾已痹.故桂芍知附.寒热辛苦并用而各当也.
伤寒悬解:外闭里虚,湿侵关节,故肢节疼痛,营卫断泄不行,故肌肉消瘦,木陷而下热,故脚肿如脱,阳浮外热,此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仍是湿寒。阳逆不降,则见头眩,表闭内壅,肺气不降,则见短气,胃气上逆,则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桂枝防风,发汗解表,泻经络之湿,白术甘草培土泻湿,知母清表闭肺郁之热,芍药泻木陷之风热,滋血脉之内空以行营卫之断泄,附子温骨髓之寒,生姜降胃逆。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里之虚,发表之寒,正气内复,外解表寒,表里通达,病从汗解。按:无论何病,人疼者,皆是木郁也。桂枝芍药知母汤,参考加减,也能治中风身痒瘾疹病。
金鉴:此条比乌头汤证更重(尪赢、如脱)。之所以不用乌头汤,因无汗之湿胜。故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壮阳气散寒湿为急。桂枝芍药倍之麻黄防风,大加白术附子,旨在温阳行气散寒湿,多用生姜,以其欲吐,以甘草,知母,监制辛烈。李斌注:此历节病由气血两虚而致,为脚气如脱,气绝于下,头炫短气,气虚于上,温温欲吐,气逆于中。三焦气血两虚,古此汤温气血而祛风湿。
徐忠可:此言历节病由风湿邪兼肝肾虚之方。赵以德以为营卫、筋骨、三焦均被风寒湿痹。沈明宗:桂芍甘术调和营卫,麻黄防风生姜开腠理行痹,知母清肺治节,附子行阳除寒。
胡希恕: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汤加减而成,去掉大枣,桂枝增量止疼,生姜增量为五两祛水气降逆气止呕。再加麻黄防风散外邪,知母解烦祛水,尤其是下肢脚肿,尤其是独足肿大。术附祛湿解痹。我们在临床上对这个方子,不要守着方子用,要类似这个证候他不想吐,这个生姜量就不要这么大。他这个生姜量很大,大概有四钱。我用这个方子治过风湿热,很好使,加石膏就是越婢汤的临床实际应用。那么头前讲的呀,就是要利小便。
解析:此条揭示了风寒湿流入筋骨关节,结于关节而疼痛,气血运行受阻,病久不解而正气受损而瘦弱,邪充三焦,胃有留饮而温温欲吐,肌肤有湿而脚肿如脱,邪范上焦而头晕短气,呈现气血两虚,寒热夹杂。本方以桂枝加术附汤的基础上,去大枣,加知母,防风,麻黄。用麻黄桂枝防风,发汗解表,泻经络之湿,白术甘草培土泻湿,知母清表闭肺郁之热,芍药泻木陷之风热,滋血脉之内空以行营卫之断泄,附子温寒解痹,生姜降逆止呕。从分量看,脚肿如脱,故重用白术,温温欲吐重用生姜。
方 解: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卓著。该方由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9味药组成。方中芍药酸苦柔筋,活血逐痹,用以抑制卫气,这里的抑制不是单纯的打压之意。而是调节的意思,对于卫气实而亢奋者,使其疏通而不涩滞。现代药理也表明白芍中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通过对免疫T细胞及B细胞具有调节作用,并且能够杀死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1(IL-1)等细胞,通过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及具有抗炎、止痛、保肝的作用。白术、生姜、大枣、甘草皆可补益中焦脾胃,恢复营气的物质来源,从而卫强荣弱的营弱得治。且湿为痹症之关键,故重用白术甘温入脾胃中焦为臣,以健脾化湿,杜湿之源,治之求本。以上药物全面针对卫气亢盛,营气衰弱的病机,此举与现代医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使用免疫抑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较有区别的是中医不是一味的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打压,而是通过调节来调动自身正气驱除邪气。而桂枝、麻黄、防风、附子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则是针对痹症的启动因素——风邪。桂枝辛甘温,辛甘化阳,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神农本草经》谓其能“利关节”,《名医别录》中载其“温筋通脉”,现代药理学也证实桂枝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等作用[李丽萍,徐锋];附子辛甘大热,通行十二经,长于温经散寒止痛,《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治“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现代药理证实抗炎镇痛、提高免疫作用佳[袁雯]。麻黄、防风透络达表,散寒祛邪;且防风长于祛风除湿止痛,李时珍谓其为“风药中走卒”。四药合用,能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知母苦寒,《神农本草经》云:“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以知母、芍药之苦寒敛降为佐,防其余药辛温发散药太过。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与芍药相合,又能缓急舒筋止痛。全方合用,扶营阴,抑卫阳,祛风通经络,全面针对病因病机。白芍、桂枝还可调和营卫。同时知母苦寒,清络热,镇痛; 白术、白芍、甘草化湿;白芍、甘草还可缓急止痛。全方合之,寒温并用,补益肝肾与袪邪之药物同在,散时有收, 不耗伤气血。《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中曾言道“桂枝芍药知母汤邪正兼顾,既可养阴气,又能助阳气”,正是此意。
药解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母。生川谷。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御览》作痿)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艺文类聚》引作山筋),生山谷
防风:味苦,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御览》作痛),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御览》作芒)。生川泽。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 ,解毒。久服,轻身、 延年(《御览》引云: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
14、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麻黄 黄芪各三两 芍药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取出乌头)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者,尽服之。
伤寒悬解:风湿寒邪,伤其筋骨,筋又聚于节,则疼痛不可屈伸,乌头汤主之。乌头去筋骨之湿寒,麻黄开皮毛以泻水,黄芪大补肝脾之气以逐水,甘草芍药,培土而滋肝,舒筋而止疼。
陈修园:尤在泾云、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徐忠可云、病历节.括足肿发热言.承上文也.按足肿而膝胫不冷.似可加黄柏知母(曹颖甫讥讽之,夫使胫膝不冷,岂用乌头五枚?)
解析:此为寒湿历节,以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并可见手足、肢体不温,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解:乌头温经散寒,麻黄通阳开痹,芍药甘草养血止疼,黄芪补气达表,驱逐寒湿。
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区别:桂枝芍药知母汤为风寒湿痹阻关节化热伤阴,关节肿疼,可伴发热,身体消瘦,治疗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为主,寒热并用;而后者以寒湿痹着关节,损伤阳气,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为特征,治疗则温经散寒,益气逐痹。
与麻黄加术汤的区别:麻黄加术主治寒湿在表,以关节疼痛剧烈而烦扰不宁为主,伴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实证,病位主要在肌腠;而乌头汤以关节疼痛剧烈,不可屈伸为主要特点,病位在筋骨。
1、麻黄温经散寒,麻黄是痹症主要药物之一,同时可以透发伏邪外出;
2、乌头祛风散寒止疼痛;
3、芍药甘草缓急舒筋止痛,芍药甘草汤帮助附子止痛(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之义),同时可以缓解大剂量乌头的燥性,让乌头的燥性从小便利走;
4、黄芪一是益气固卫,走气分,白芍调营血,形成气血同治;二是助麻黄、乌头以温经止痛,又可防麻黄过于发散;三是同时黄芪扶正,运大气,利水湿,气的充足可以带动血液的运行,正气的强盛有利于邪气的排除,水湿的利走;
5、白蜜甘缓,能解乌头毒。
6、炙甘草可以解乌头的毒,同时可以固中焦脾胃。
运用要点
1、本方是太阳表实合并少阴证,属于麻黄和乌头类方。
2、本方有麻黄应该是不出汗的太阳表实状态。
3、本方疼痛比较剧烈,痛得不可屈伸了,所以乌头用到了五枚对付剧烈疼痛(50--75克),乌头要和(生姜,最好再加)蜂蜜炙甘草先煎一个小时以上,量越大煎煮的时间就越长;其他药物不能浸泡,直接加干药与煎煮好乌头一起混合,不能加冷水,开始煎煮乌头时一次加足量冷水。
4、本方中的黄芪,其实三两都偏小,表实虚弱无力驱动的痹证,只有大剂量的黄芪,才能够有气力推动痹证的外出,黄芪可以用到200多克,只有气足才能活血,气血才能流动,气血流动才有利于痹证达表而解,就是李可大师说的“黄芪运大气”
5、本方的麻黄一定要用生麻黄,麻黄是起透发伏邪,解表而蠲痹的,用量也要大,才能透发伏邪,必须先煎,不管有没有泡沫,必须先煎煮5分钟倒掉水留药渣再跟其余药物煎。
6、本方的痹证是寒证实证的痹证,是见冷加重,加热缓解,脉浮紧或是沉紧。
病机辨证:太阳表实证合并少阴痹痛证
类方区别
1、《千金方》的乌头汤是桂枝汤的加味,属于太阳表虚,属于桂枝类方,还有,有乌头,细辛,花椒,附子四味猛烈止痛药物,效果非常好;本方属于麻黄类方。
2、附子汤是少阴阳虚疼痛证,是桂枝附子类方,温阳益气止痛,可能要出汗,有背心冷,四肢冷,四肢无力,疼痛。
3、甘草附子汤也可以治疗剧烈疼痛,它是太阴少阴寒湿痹痛证,伴肿和出汗。
4、真武汤是少阳寒湿水饮证,水肿证为主,其他为辅助。
历节小结
历节病(类风湿,痛风,坐骨神经等可参照历节)以多个关节肿痛甚至变形、身体尪羸为主症,其形成有肝肾亏虚、胃有宿食温热、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内因,加之汗出入水中、饮酒汗出当风、久伤取冷等外因,形成风寒湿闭阻关节、气血受阻而致病。
历节兼有伤阴者(津液受损)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寒湿者用乌头汤,温阳驱邪。
黄元御认为,历节病主要部位在足三阴,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偏风轻证,若病重寒湿者,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
即在下肢“”足之三阴,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之经也。寒湿,地下之浊邪,同气相感,故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色目非一,而究其根原,正自相同。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必无湿热之理。《金匮》义精而法良,当思味而会其神妙也。
历节风证,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温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若其病剧,不能捷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
15 《千斤方》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而生,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黄连),腹满家枳实一枚,气逆家人参三分(一般加生姜半夏) 心悸家牡蛎三分,渴加瓜蒌根三分(阳明内渴一般加石膏),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方用细辛 黄芪治疗关节痛。麻黄,独活,黄芩是发表解热。独活类似葛根,为滋润清凉性发汗药,但发汗的力量不大。古人一两为四分。此方为有外证,表证,无汗出,但是恶风相当严重,同时百节疼痛。
16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主要症候为少腹不仁,就是小腹特别的虚软无力,主治小焦虚寒。
此方主治血液、津液虚,同时小便不利,血痹不行,肾机能沉衰的一种病,方用地黄治疗血痹,清烦热,山茱萸强壮,与山药配伍健胃强中,泽泻、茯苓利湿,附子主代谢机能沉衰。桂枝温阳。
17、《千斤方》越婢加术汤 治疗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白术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此条为表不解,汗出,身上浮肿,小便不利,行走困难的一种症候,如果关节疼,加附子。
18、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干姜 甘草 石膏 当归 人参(各三两) 杏仁(四十粒) 川芎(一两五钱)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徐忠可云、痱者.痹之别名也.因营卫素虚.风入而痹之.故外之营卫痹.而身体不能自收持.或拘急不得转侧.内之营卫痹.而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因从外感来.故以麻黄汤行其营卫.干姜石膏调其寒热.而加芎归参草以养其虚.必得小汗者.使邪仍从表出也.若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此风入而痹其胸膈之气.使肺气不得通行.独逆而上攻面目.故亦主之.
方解:续命汤是大青龙汤变化而来
麻黄汤: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续命汤: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杏仁(四十粒) 石膏 当归 人参(各三两) 川芎(一两五钱)
从以上对比可看出,续命汤桂枝,麻黄、甘草各加了一两,生姜变干姜,以以增添发表散邪之力,增加石膏三两以清内热。再此基础上增加了当归(活血补血)、人参补充阳气(与桂麻等份)川芎活血。从而达到外散风寒,里清邪热,同时行血散风之功效。
18、矾石汤
矾石三两 治脚气冲心。
以地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曹颖甫:陈修园以此方作为外治方。但曹颖甫特记载了一个经验方:、
白矾二两,地浆水十大碗(掘地灌水和泥取出,名曰地浆),新杉木三四片,煎六七沸,用杉木桶盛之,浸脚,留一半徐徐添入,上用衣被围身,使略有微汗,洗毕,饮温稀粥一碗。如不愈,前方加硫磺三钱(虽燥,能引大大肠污秽下行),无不愈矣。然则矾石不如皂矾(引浊下行)
颖甫按此为仲景原方,错漏特补此。矾石燥湿,地浆水“以土伏水,风自平也”,杉木治疗脚气肿疼。
柳子厚救死方:得脚气,夜半痞绝,肋块如石,晕困且死,郑循美传衫木汤(杉木节一升,橘子叶一升,枣儿槟榔七枚打,童便三升煎,一服下,之后服)食顷大下,块散而气通。
(三)血痹虚劳篇
19、《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曹颖甫:此为阴血不充,阳气郁塞,而导致的气血不通,身体麻木不仁,如风痹,甚则两足萎弱,麻木不知疼处。所以用解肌之桂枝汤,去甘草而用黄芪,以补里之虚而达表。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修园:血痹(症脉之通体)阴阳俱微.(前言微涩.今言微而不言涩.以涩即在微中也.)寸口(脉在)关上(者亦)微.尺中小紧.(前言紧在关上之寸口.今言紧在尺中.非前后矛盾也.邪自营卫而入.故紧止见于寸口.既入之后.邪搏于阴而不去.故紧又见于尺中也.)外证身体不仁.(虽)如风痹(之)状.(其实非风.以)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经云.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调以甘药.兹方和营之滞.助卫之行.甘药中亦寓针引阳气之意也.)此节与上节合看.其义始备.其方即桂枝汤.妙在以 姜易草.倍用生姜也.
方义: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倍用生姜而加黄芪,是增强温阳走表之力。
运用:本方为治疗素体营卫不足,外受风邪所致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脉微为辨证要点。加减化裁: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
《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