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时光重回老梅城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
这些珍贵照片
我敢说, 您一定很多没有见过!!!
1949年前梅江桥全貌
梅江桥上下人群
梅江桥上的小吃摊
梅城南门和对出的江面,摄于1893-1904年间。拍摄位置大致在现德龙大桥附近河床上,正处于程江与梅江的交汇处,这个地方是以前老百花洲所在地,名叫乌廖沙,旧时的百花洲好比是南京的秦淮河,是当时著名商业繁华之地。
南门凌风楼,摄于1913年。梅城江北江边有凌风东路、西路,皆因“凌风楼”而得名。可惜,凌风楼已因梅城扩建(老梅城的城墙在1932年被拆掉改为街道)而成为历史记录。
梅城南门城墙,摄于1927年
改革开放前凌风东路老码头到北方餐厅新码头江边
梅县区
从历史上看,梅县区与梅江区、梅州市历史渊源深厚、一脉相承。
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梅江区、蕉岭、平远全部及丰顺一部分。南汉乾和三年(公元945年)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因避赵匡胤(yìn)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因梅江为名,仍领程乡县。此后,梅州之名几废几设,直到民国元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1927年5月13日至5月 19日,在梅县境地 (原程乡县主要境域内)建立梅县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5月17日,梅县解放,5月24日,成立梅县人民民主政府,县辖梅城镇曾为梅州镇,后设梅州市(县级),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管辖。1983年9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称梅县市。1988年1月梅县市分为梅县和梅江区(县级)。
文革前梅城江北人民电影院
老梅城城市范围很小,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梅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在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是老梅城的特色之一。
三山是金山、银山、梅山;金山即现在梅县博物馆所在地金山顶,银山即现在梅江区 所在地,梅山在原梅县机关幼儿园;七海实际上是七口神塘,这些池塘分别在简臣庐、梅江区 、孔庙、池上堂、柳柒堂、三槐堂,侯屋内有一口塘,人们称之为七海;一坵田在侯屋侧,约二分地,今已不复存在。
东较场大门
1981年东山大桥开工奠基
江北老码头江边远眺
旧时的梅城没有时钟,晚上报时用更鼓,晚上又初更起至五更止,三更为子夜,五更是第二天的天亮时分了。猪条街在城墙背,原是城墙下的空地,因附近农民聚集在此卖猪条(小猪)而得名。马石下据说有一个绅士上下马时放置有垫脚石而得名。更楼下、鼓楼下、西箭角、猪条街、马石下等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东较场红门口
旧时东山中学校门
旧时黄塘桥
旧时千佛塔
凌风东路新码头江边
老梅城及周边范围有十多个寺庙,粗略算下:上市长巷口大觉寺,始建于南唐,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中华路有新庙、老庙;仲元西路有西门华光庙;老城内有三帝庙;孔圣庙即现在的学宫;金山顶下面有福寿庵和雨花庵;东教场背有关帝庙等。
老梅城内有六十个姓氏祠堂。旧时有九李、十三钟的说法。好些姓如陈姓、张姓、林姓、黄姓等都有祠堂,有些姓甚至有两个以上。因老梅城是嘉应州州官衙门所在地,科举时代嘉应五属,梅县、长乐(今五华)、兴宁、平远、蕉岭的考生都来这里考功名,考文秀才写文章以孔圣庙为考院,骑马射箭都在西箭角。参加考试的童生就住在自己的姓氏祠堂里。外县的童生坐船一直到南门码头停泊。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江南百花洲影剧院剪彩场景
江南河堤眺望
随着社会变迁,老梅城很多寺庙和祠堂已改建成学校了。如今,大觉寺改成梅师附小;火神庙改成江南育才小学;汉帝宫改成乐育小学。
梅州人是非常怀旧和感恩的,老梅城的街道多数以先贤或先烈命名。凌风路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文保路是纪念捐钱筑城的明朝叶文保;元城路为宋朝谏官刘安世(字元城)谪居梅州,在城内创建元城书院而得名。至于中山路、仲元路、大康路等等都是纪念辛亥革命 满清的大英雄。
文革前后凌风东路热闹市集
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后,梅州市区面积由原来的 298 平方公里,变为现 在的 3053 平方公里,扩大10倍。梅县区以原梅县的行政区域为行政区划,东起大埔,东北与福建上杭、永定毗连,西界兴宁,南邻丰顺,北接平远和蕉岭,中部与梅江区 环接。 梅县区政府驻地不变,下辖 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总面积 2502.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5 万人。
文革中民兵守卫梅江桥
民国时期义化路,以纪念程旷课旼以“道义化民”之德。这便是现在区政府门口至南门的“义化路”
解放前江北东湖路
1930年场景是搬运工人上下货物码头,现在是望江樓酒店。
原梅县人民政府
原梅县华侨戏院
原梅县体育馆
解放前江北东湖路
华桥城宪梓大道建设前后
原望江楼对面梅县华侨大厦
原东较场足球场
当年刚建成梅县机场国际候机厅剪彩场景
江北湾嘴塘原客都宾馆
新县城万秋楼
江南新建剑英图书馆剪彩场景
原东桥旁边新建的望江楼酒店
嘉应大桥旁建设的儿童公园
但不管梅州建 制如何变化,梅城历为县、府、州治所之地,是粤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多数梅州人的观念里,梅城和梅县区是分不开的。而现实也是如此。由于历史的沿革、文化的一体、地域的相邻和生活的交融,经过多年来的城市化发展,梅城实际包括了梅江区和梅县区新城,以及中部地区与 梅县区已经连 成一片,事实上早已同城化。2015年9月,梅州市申请将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得到了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2016年11月,国务院正式作出《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梅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国函﹝ 2013﹞113 号),同意我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看过这些老照片,
回忆着梅州的发展历程,
再想想我们今天的生活,
是不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