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精神的真谛——抛开身份地位的至善
武训精神的真谛——抛开身份地位的至善
文/虹野
兴办教育的人很多,但是像武训这样具有“义学症”的人却不多,而用乞讨的方式终其一生不留半点私心的办学的人,千百年来仅此一个。或许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武训这个人,即便有人记得,也是批评电影《武训传》中略有印象。
或许武训终其一生就办了三所义学说不上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为何这么多人去怀念他?
1896年,清廷授武训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1906年,武训去世10周年,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1903年山东巡抚衙门为武训修葺了陵墓、建造了武训祠,并立碑为纪。
到了民国时期,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重建了武训祠。1932年,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纪念在临清倡办义学的武训,建造了“武公纪念堂”,并在纪念堂两侧建造了两个“武公纪念厅”。
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黄炎培、邓初民、李公朴等民主人士,蒋介石、汪精卫、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段绳武、张自忠等军界人物,陶行知、郁达夫、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或撰文赞颂,或题辞纪念,或为以武训为名的义学捐款。
当时武训的兴学事迹被正式列入学校教科书中。全国共有七省三十多处学校以武训名字命名。后来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全国甚至出现了武训出版社、武训街这样的名称。江苏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山东民众甚至称其为“武圣人”,足见武训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广。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曾发表过称赞武训的文章。为纪念武训,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冀鲁豫边区政府曾明令将武训的故乡堂邑县更名为“武训县”,柳林镇更名为“武训镇”,并在武训诞辰纪念日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同年,中共冀南行署在柳林镇还创办了武训师范。
总之,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即1951年《武训传》遭受大批判以前,中国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届政权,对武训和武训精神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在清王朝时期,还是民国时期,甚至在汪伪政权控制的敌占区里,武训都是正面的、被赞扬的、受崇敬的形象。
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有很高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因为他没有文化,故称他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看到这么多人纪念武训,生前死后得到这么多荣誉和人们的推崇纪念,或许有人会问,就三所义学而已,值得人们如此大动干戈的推崇吗?
严格的说,武训之所以被尊重,被纪念并不在意其花多少银两去修建学校,而是其至善的行为,他认为办学是善事,他就做到了极致,终其一生,空乏其身,为办学而操劳,至死初衷不改。试想,一个人行善到了极致,为何不能得到这样的尊重呢?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