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砖塔文峰塔

中国文峰塔数以百计,层数最多的在重庆,512四川地震都没震倒 。文峰塔,应该是全国同名最多的古塔,是一种主要用于祈祷文运昌盛的塔,又称文昌塔、文笔塔、文光塔、尚元塔、巽峰塔等。它在国内的分布极广,但又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乡镇都建有文峰塔,而相比之下北方相对要少,东北及西北地区更少。

文峰塔的样式来自于佛塔,二者的思想根源都是神权,所以许多文峰塔与佛塔无二,塔上甚至还刻有佛像。全国以文峰命名的塔以前可以说是数以千计,即便是现在,保留下来的,或者重新修建的,全国加起来也不下100个,但在众多的文峰塔中,大多数都是七层或在七层以下,只有少数能达到九层,极个别的才有十三层,而位于合川的文峰塔便是那极少数的十三层文峰塔之一,说它是全国层数最高的文峰塔也是实至名归。

文峰塔有佛塔相似,但又与一般的佛塔不同,它建塔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和科举制度有关,建文峰塔是象征或者说希望该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其二是和风水有关,希望建造文峰塔来弥补风水上的不足;其三是起到装饰作用,文峰塔可以起到地标作用,来使该地看上去更加宏伟壮观。

重庆合川的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涪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文峰街上,因塔身呈灰白色,所以当地人又俗称其为白塔。据《 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文峰塔又名振兴塔,由合州知州董淳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据合川的朋友介绍,文峰塔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当初只建了9层。后面的四层是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由时任合州知州李宗沆增建上去的。整个文峰塔坐西南面东北。古塔用条石砌筑,上建密檐十三缎砖塔,通高62.2米。塔的底层每面宽4.05米,高5.23米,塔檐用砖叠涩挑出,每层塔门均设在东北面。底层门作拱形,门额上刻浮雕八仙人物,横匾上书“文峰塔” 三字,边饰浮雕“二龙抢宝”与“双凤朝阳”。第二至十三层塔门匾上分别刻有“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人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四言句。

这座塔最开始只有九层,为什么后来增加到十三层的,这个增建的过程说来话长,得从当时的合州知州董淳说起,这个董淳,字朴园,山东州邹县举人。他三月上任,就开始集资创修振兴塔,董淳离任时这座塔并未建成,他的继任、安徽歙县人曹蘧继之,又历时一年才得以竣工。其塔共有九层,高十一丈一尺八寸,题名“振兴塔”。可是这个塔建成之后,道光十四年八月,合州诸生参加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举人的仅有两人。翌年秋,又值恩科,合州考生竟无一人上榜。在此之前的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及十三年的三次乡试中,合州也无一人中举。

这样的科考结果对于山川秀美,人才辈出的合州来说,无疑是难以启齿的羞愧之事。大失所望的合州五老七贤们一致认为,合州原本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造成这一文风不振,人才难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南津街的振兴塔欠挺拔,未有唐代诗人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诗句中的非凡气势,更与鼎足而立的学士山养心亭和东山顶上的文笔塔不相适应,名为“振兴”,实为“不振”,以至合州文风不畅。于是,以傅思任、李廷韺、刘泰吕彭懋琪等为首的士绅纷纷投书时任知州李宗沆,要求增加振兴塔的高度更名为文峰塔。

后来,李宗沆曾在《增修文峰塔及合宗书院小引》中作了详细说明,其大意是:身为合州的知州,对于合州文风不振的状况也是非常关注的。查阅合州的史乘,过去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仅在明代的三百年间,不计会试恩科和乡试的考中者,仅就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会试正科中考取进士的合州人就有44人。现实与前朝的盛况比较起来,的确是很令人失望的一件大事。正当考虑补救而又无所适从的时候,州人提出了增修振兴塔的建议,由此于道光十六年夏集资对文峰塔及合宗书院进行增建。合州民众为此纷纷解囊,两项工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未料到年底时,李宗沆又离任而去,文峰塔增建工程尚未完工。

李宗沆走后,陕西韩城进士强望泰知合州,他在了解到事情的缘由之后,遂按原计划将塔增加至十三层,通高十八丈六尺八寸(合62.2米)。望泰《增修文峰塔碑记》说:丁酉夏,州治南之文峰塔增修功竣,予减从往观。严以崇门,绕以周垣,中有文昌旧殿,加之丹黝,后置环房三,前列碑亭二翼,如屹如焕乎,一新少焉拾级而上,层历十三,高十八丈有奇。东望鱼城,西望龙游,南望铜梁,北望云门,郁郁苍苍,朝供如笏。下视嘉陵、涪宕,三江汇流塔下,蜿蜒数十里,出峡而东,如襟如带,予不禁恻然叹曰:壮哉观也,江山灵淑,俱萃于斯,奕奕奎光,照耀四境,合阳贤哲,从此兴矣。

最终修好的文峰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石砌塔基,宝瓶塔顶。塔身呈八边形,底层边长为4.82米,周回38.56米,内空直径约4米,然后逐层上收。塔的11层以下塔心为实体,至顶层为通间内空直径约2米塔内有螺旋形踏道207级绕实心柱盘可上至11层在塔的每层原祭祀有神像龛,第12层以下各龛为石刻圆雕,第13层为木刻奎星执笔立像,俗称“魁星点斗”,其性质同奎阁。塔外每层洞门上方,均有楷书横额四言句,如“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入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系用青花瓷碎片镶嵌,迄今仍灼灼生辉。

历经200多年风雨,合川文峰塔风化曾较为严重,特别是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顶端葫芦形塔刹发生倾斜。后来当地政府又斥资维修,直到2009年修缮工程结束。2012年12月30日才又重新对外开放。登塔远眺,两江碧流,蜿蜒如带;山峦起伏,万千苍翠;浩天白日,灵景合阳;壮丽之景,令人陶醉

【山西汾阳文峰塔】

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区以东2km的建昌村,该塔共13层,维修后精确高度为84.970米(维修前残高80.12米),在中国古代砖塔中高度位列第一。2006年5月25日,汾阳文峰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

常山县文峰塔

传说明代时,常山塔山脚下住着一对淳朴善良的詹家夫妇。一天夜间,詹家太婆,做了一个“黑龙盘塔”的梦。第二天就听说有位严姓江西书生赴京会试途经常山,因长途跋涉加上累饿冻病,穷困潦倒夜宿常山“集真观”。

詹家太婆认为这真好应了自己昨夜的梦兆,这落难书生,日后必做高官。因此,便与詹太公商量,找族人帮忙将这位严姓书生抬回家中,请来大夫为其治病,并悉心照料。

半个月后,这位严姓书生身体恢复健康,内心非常感激,恳求詹家夫妇收他做义子,并对天发誓:“日后若有寸进,定报救命大恩”。詹家夫妇本无子女,正中下怀,从此,待严姓书生如已出。这位严姓书生就是曾官至明嘉靖朝首辅(相当于宰相)的严嵩。

不久严嵩康复如初,因考期逼近,便拜别二老继续登程进京,二老又赠给他一笔盘缠。后来,严嵩果然高中进士甲科,被选入翰林院,授内阁大学士。从此,严嵩飞横腾达,专权独揽,勾结奸党、陷害忠良,贪污受贿,祸国殃民。

詹家夫妇耳闻目睹这些境况后,便渐与严嵩疏远。果然,严嵩因作恶太多,被他人弹劾,削职为民,讨乞为生又来到常山,混迹于常山龙门路一群乞丐当中苟延残喘,后因其见“麻雀走路”惊喜异常而露出狐狸尾巴,结果被这群充满正义感的乞丐合力推倒一堵泥墙葬生于龙门路。

严嵩从当初的潦倒常山,发迹常山,最后又葬身常山,这也应了一首打油诗:“乌龙盘塔千年梦,得意还需扬正气。真情帮扶常山人,守住底线才是真。

许昌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许昌文峰塔又称文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许州知州郑振光倡导创建。塔通高51.3米,呈平面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文明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该塔位于东经113°49′52.4″,北纬34°01′076″,许昌市博物馆院内。

江苏扬州文峰塔

江苏扬州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路旁文峰寺内。文峰塔建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这种在城市东南方向建塔,提振文风的做法没,在重视科举的江南很普遍。

扬州文峰塔,是明万历年间,在时任知府虞德晔等地方官员的赞助支持下,由僧人镇存卖武募化建成。关于此事,明代文学家兵部侍郎王世贞《文峰塔记》中说:“此僧在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日镇存,把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塔建成后,当时中丞邵御史闻而喜之,题名“文峰塔”,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十八“寺观”记载:“文峰寺,官河南岸,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七级浮屠,并建寺。兵部侍郎王世贞为之记,则曰:僧镇存托钵维扬三年而塔成。大中丞邵公榜曰:文峰塔。”仅从以上记载看,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塔,建塔的资财由镇存募化,而建寺的却是住持僧真玉。可以说,文峰寺的修建过程与文峰塔的修建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是文峰塔名盛,寺因塔而成,加之王世贞为文峰塔作记,故留存下来的文字多为塔的叙述。

王世贞《文峰塔记》记录了修建文峰塔的过程,说镇存曾“为僧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曰镇存,托钵维扬,至南关之外福田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希有想,拟创宝塔……”镇存俗姓杨,名天祥,出家嵩山少林寺,托钵云游扬州,并想创建宝塔。当时的扬州按察御使邵公“闻而嘉之,给帖化募。”镇存文武双全,文则“儒生所不及也。”武则“超出流辈远甚。”为了修建宝塔,他演习武艺,募化资财。扬州多“名商贾客”,见镇存“距跃曲踊技击剑舞之状……而骇焉,争出其资以佐木石砖甓之费,可三千金。不三载,而塔成。”塔建成后,御使邵公即题名“文峰塔”。 “盖取于堪舆家言:为一方科甲助也。”其意为文风昌盛、文脉顺达。文峰塔的建成将文化、宗教、民俗合而为一,在扬州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的双重意义。

清康熙七年六月(公元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了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8.5级,波及扬州,文峰塔塔尖倾倒坠地。次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得良材一株,将塔尖增高一丈五尺。塔尖合“大放毫光,万缕千丝,盘旋而上,如孤峰耸秀,矗入云霄,水陆之人皆仰瞻惊叹。”其实,在文峰塔建成后的明天启三年(公元1624年2月10日),扬州也曾发生过6级地震,震中即在扬州。《明实录》亦记载:“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文峰塔虽经历了严重的地震灾害,仍巍然耸立。

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三下扬州与清军激战。文峰寺地处险要,遭遇兵火,文峰塔木质结构全部毁损,只余砖构塔身。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文峰塔均未修复。清代诗人范当世曾作《过扬州废塔》诗:“世界华严日,其如蹇陋何?”阮思霖也作《寒塔》诗:“吾乡更有伤怀处,旧寺销沉劫火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峰寺历经战火的衰败景象。

民国初年,青权、宗仰、峰屏、寂山等发起重修文峰塔,奔走募化,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文峰塔合尖,十二年(公元1923年)落成,计用银币三万二千八百余元。现今文峰塔北门东壁上,嵌有扬州文化名人陈含光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撰书的《新文峰塔记》石刻,各面壁上还嵌有重修发起人、捐助人姓名及收支项目等内容的碑记。其时,扬州学者徐谦芳写道:“今扬州南有文峰塔,经僧募修,焕然一新。”表达了欣喜之情。直到1949年前后,尚有德林法师住持文峰寺,讲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弘扬佛法。

1957年9月,扬州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进行修整,并重建了塔院廊房。1961年5月再次修整文峰塔,将塔围木栏改为混凝土石栏,致使古塔风貌受损。1962年,文峰塔因两次修整改变了文物结构,由省级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文峰寺交由扬州市园林部门管理修缮,1980年10月辟为文峰公园。1996年,文峰塔经扬州大学抗震勘查测试,虽发现多处隐患但总体抗震性能仍令人乐观。2001年,文峰寺批准为对外开放佛教寺院,并于同年7月12日正式开放。自2002年7月始至2003年1月,文峰塔经过五个月的大规模修建,较正塔身,撤除所有的水泥构件,恢复木结构原貌,新增了佛像。至此,文峰塔始复旧观,还原了历史本色。至2006年6月10日,文峰塔重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9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1套6枚,当中的第5枚是江苏扬州的文峰塔。

文峰塔为七层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身青砖青瓦,下为砖石须弥座,底层副阶围绕,副阶有砖壁封闭,与众多类似古塔不同,但和苏州北寺塔旧照形制相同。二至七层为挑廊做法,塔顶为八角攒尖屋顶,通高44.75米。塔门紧锁,不得登塔。从远处眺望,文峰塔既玲珑又雄伟,体现了中国古塔建造的高超技艺,是目前扬州市所有寺院中唯一的一座古塔。登临塔顶,有“云来衣一拂,天近首难搔”的爽朗之感。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亦赞叹:“危楼切太空,尘埃俯冥蒙。”每当朝阳升起,文峰塔影倒映在古运河的水面之上,恰似笔蘸砚池。清代诗人李豫“九峰砚池塔作笔”,郝壁“拔地浮屠蘸水涯”等诗句,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绮丽景观。

2012年6月2日拜访。此文非本人所作,略作改动,感谢原作者。

分享:

安阳文峰塔

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塔刹属藏式喇嘛塔,为清代砌筑。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为国内外所罕见。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座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其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文峰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2.6米,平面呈八角形,基上有螺髻状莲瓣七层,上下交错,砖质磨成,塔身座在莲瓣上。塔身第一层高大,以上四层低矮,直径逐层增大,以上檐水不滴下檐为限,形成上大下小的优美外观。每层檐下有砖质斗拱承托出檐,二至五层塔身有相互交错的通风口,使塔身不因通风口集中于一条垂直线而出现裂缝。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体由八角形基座、须弥座、圆形金刚圈、瓶身等组成,高10.8米,基座上留有两个对称的通风窗。塔内壁有72级台级,可旋转登上塔顶。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身第一层令人惊叹的是精美的砖雕,塔身四个正面有门,正南为实门,其余为砖雕假门,门楣为拱券形,上雕二龙戏珠图案,龙在云中飞行,张牙舞爪扑向火焰珠。砖雕假门上按木制门形式雕刻,门框周边雕满西蕃莲。八根龙柱每根雕刻腾龙两条(火焰流云环绕龙的四周,布满龙柱),龙身卷曲弯转,努力向上,似欲腾空飞去,于是龙柱上八条铁链既固定了砖雕砌块,又挽住了神龙。门窗之上是八幅高浮雕佛传故事,雕刻人物甚多,形象逼真,画面生动。

正南面为三身佛,中间端坐法身毗卢遮那佛,右为报身卢舍那佛,左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西南面为释伽佛说法像,释伽牟尼端坐中间,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佛龛前立两位护法金刚。

西面为太子降生图,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画面正中祥云笼罩,帐帷垂挂,内中雕刻人物较大者为一贵妇人,身后紧跟侍女。外有一裸婴立于桌上,左右二力士相护,天上九龙吐水沐浴太子。整个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故事表达完整。

西北面为释伽佛雪山苦行修定像。佛祖端坐于莲花座上,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左为猴献仙桃,右为鹿献灵芝,山上苍松翠柏枝叶繁茂,画面上部又有三尊小铜佛。传说悉达多出家修道,在雪山修行,决心使众生脱离诸苦,了脱生死。他来到雪山,自断其发,苦行六年,得大神通。猴与鹿献食,供养佛祖。

正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南海观音端坐于莲座上,背光周围流云环绕,右侧净瓶端放,善财童子、龙女、文武侍者立于波浪之上,分立菩萨两侧。菩萨用法眼观闻众生求救的呼唤声,然后使众生得以解脱,故名观世音。唐代因李世民之名讳,省去世字。此为菩萨在佛祖说法时在其背后护法之情状。

东北面为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为飞天,雕刻释迦牟尼佛涅盘经变。画面中央佛祖侧卧,头顶现出佛光,佛光顶端立一小佛像,象征佛祖已转世,弟子们围绕四周,痛苦万分,前蹲一力士,一手托腮,一手抚膝,极为悲哀。室外狮子痛吼。两侧双树,说明此事发生在娑罗林双树之间。右侧树上悬挂大钟一尊,其旁一武士作敲钟状,诏告佛祖涅盘。整个画面制作精细,人物表情丰富。

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佛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一贵妇人,高髻,长衣宽袖,双手合十;右侧一人头戴王冠宽袖长衫;其后一人躬腰双手捧贡物。

(0)

相关推荐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6)

    本篇要目: ************************************* 1451.肖金塔 宋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1452.塔儿湾造像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5)

    本篇要目: **************************************** 441水目寺塔 唐至明                 云南省祥云县 442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 唐.清   ...

  • 文峰塔

    凤冈游 贵州游侠 一.文峰塔 驱车经数条高速公路到达凤冈县龙泉镇下.来到一中附近的文峰塔. 文峰塔又名"白塔",位于县城东北部,于清代嘉庆年间奠基,光绪十八年修建塔身,光绪二十一年 ...

  • 三晋古塔--- 静升文峰塔

    [魁星之笔] --- 静升文笔塔 --- 文峰塔,名字很多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只能陈列一些常见的,如:文风塔.文笔塔.文昌塔.文星塔.文光塔.文明塔.文德塔.文魁塔.文兴塔.文奎塔.魁星塔.奎星塔.奎 ...

  • 三晋古塔 --- 北宜武文峰塔

    [北宜武文峰塔] 北宜武文峰塔,俗称北宜武砖塔,又因塔身洁白故称白塔.该塔位于清徐县徐沟镇北宜武村南口,塔身通体青砖砌筑,实心不能登临,外观为六角七级楼阁式,通高约15米.现存塔体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 ...

  • 【辽宁古塔】万佛堂文峰塔(圆塔)

    万佛堂文峰塔(圆塔-明代) 塔址: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大凌河北岸 纬度:41°57'30.20"N  经度:121°15'51.49"E 海拔:90.84米 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 ...

  • 王屹峰 | 古砖花供:全形拓艺术及其与六舟之关联

    一 全形拓以及全形拓入画,是清代著名金石僧六舟的两项值得骄傲的艺术成就. 清道光十六年(1836 年),当程木庵看到六舟所制的全形拓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居然用"饥渴"一词来形 ...

  • 【讲述永州故事】精巧别致的“瑶族第一”古塔江永清溪文峰塔

    [讲述永州故事]精巧别致的"瑶族第一"古塔江永清溪文峰塔 在江永粗石江镇的清溪村,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塔--文峰塔,座落于湘桂毗邻"龙虎关"燕子山脚西南方向,距江 ...

  • 古玉界:见微知著的高古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 全民疯找高古玉:不起眼的一块“差玉”竟然价值千万

    想发财该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这个财富平台 有不少项目等着你共享资本红利 5月10号~11号杭州有一场项目对接峰会 报名火热进行中,席位有限,参加从速 报名咨询联系人 郑老师:158 5810 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