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师承导师生涯一周年记

去年七月,我开始带了四名规陪医师,他们一起开始了根师的生涯,后来因为志趣相投,又有几位医师跟随一起学习及交流,转眼之间,一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所走过的路,感慨万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体会就是教学相长。

一、三年生涯的规划

对于刚出校门,走进社会的他们来说,开始的时候有困惑及迷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与大家聊了三年的规陪生涯规划,也就是我们要走什么样的一条路,是要提前设计好的,我们三年要学习的四本经典为主,《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也就是读经典,做临床,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及方向,他们其实刚开始会不理解,为什么会要回过头重温经典,随着临床带教的深入,就会深有体会,促进彼此的学习。

二、分解目标及梦想

有了总体的规划后,我会告诉他们细化自己的目标,如伤寒论的学习,每天背诵一条,这样一年下来,基本能够背完伤寒论,每天要求自己进步一点点,努力一点点,不追求快的速度,慢就是快,在慢中沉淀,在沉淀中收获。

三、坚持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见很大的困难,及有时会觉得这条路到底要怎么样走,我发现问题后,马上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讲了《坚持的力量》这个小课程。

(1)坚持路径第一步:梦想,规划。

(2)坚持路径第二步:聚焦

(3)坚持路径第三步:分解目标

四、在临证中总结及成长

在跟师出门诊的时候,要求他们记录患者的病史特点,在临证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医案特点,遇见问题马上解决,如不能解决就回去查找资料,每个案例要求有自己的思考,依据,中医经典的使用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明白经典在临床中的运用,如师承学员刘敏在六经辨证的过程中总结了六经的问诊,这就是在临床中思考的结果,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
    
林老师和我讲了六经辩证的鉴别阴阳问诊思路,觉得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开始,根据六经辩证的提纲入手,先来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无阴即阳。确定了主经病后,再判断有无合并它经病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辩证思路,正确的辩证方法,处方用药方可一击即中。

1、有无怕冷、下利清谷、呕吐、神倦乏力、闭目似卧等虚寒表现,或表现为心烦、不寐等阴虚内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3、有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表现,如口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等上热征象,同时伴有腹泻等下寒征象,考虑有无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4、有无恶寒发热,头痛项僵,鼻塞流涕等营卫失和表现或者说表证,考虑有无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5、有无口干、口苦、心烦欲吐、寒战发热、头晕目眩、纳差等胆经郁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6、有无便秘、痞满、潮热、腹胀、口干欲饮等邪热盛极之象,考虑有无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我认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不断地强化临床思维,如果这样分门别类去学习记忆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也就像我们西医问现病史一样,从起病情况到主要症状的特点到伴随症状,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缓解或诱发因素等等。按照这样有步骤地有思考地去采集病史,方能形成对疾病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五、在工作之余,记录完整的带有启发性的医案

一例头痛患者的经方辩证思路

尚某,男,70岁,2017.04.25首诊

颈项后部头痛1年余,一年前出现颈项部后头痛,以针刺样疼痛为主,在当地检查MRI检查未见异常,反复中西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依然头痛。

刻诊:头痛,颈项后部头痛,左手麻木,背部(只是一小块地方)冷,鼻塞流涕,咳嗽,少许痰,晚上口干口苦,无呕吐,无头晕,无腹泻腹痛,无肢体冰冷,出汗多,饮食正常,二便调,脉浮缓,舌淡苔白,中后部根腻。

头痛—太阳中风,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0g

甘草6g, 葛根30g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反复头痛1年余,作为慢性病,杂病,依然有表证,有表当先解表,汗出,脉浮缓,为太阳中风症,选用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患者合并有头痛,颈项部疼痛,符合项背强几几的表现,予桂枝汤加葛根。

二诊:2017.04.28,患者诉头痛明显好转,依有颈项部不适,出现口干口口苦明显,背部怕冷(在当地用过60余剂中药依然不效),无鼻塞流涕,无咳嗽,无汗出。

舌淡红苔薄黄,中后葛根苔腻,脉弦细。

患者表解后,显现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予葛根汤,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和解少阳,温化痰饮。

葛根90g,麻黄6g,桂枝10g,甘草6g

干姜10g,生姜10g,茯苓30g,苍术20g

柴胡20g,黄芩15g,白芍20g

四剂,日一剂,水煎服。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患者依然有太阳阳明的表现,加大葛根用量,清热生津解经脉痉急。

葛根

《神农本草经》:【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名医别录》:【葛根】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患者背冷如手掌大,让我想起《金匮要略》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从其舌脉来看,有水饮停滞,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合并太阴,苓桂术甘,干姜温化痰饮,健脾化湿利小便。

2017.05.02三诊:

患者基本感觉不到头痛,口干口苦减轻,背部怕冷成为其主要症状,要求重点给予解决。无咳嗽,无腹泻,无手足逆冷。

守上方减葛根60g,去柴胡,黄芩,加用附子10g,予观之。

患者觉得疲倦,累,但欲寐,有少阴表现,让我想起: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艾灸大椎,关元,加用附子,与前方白术,茯苓,白芍合成附子汤之义,太阴少阴合病。

从这个案例,治疗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中医六经辨证的魅力,从太阳阳明少阳,再后慢慢显现太阴少阴,这个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患者一年的头痛基本治愈,强调了在复诊的过程依需要详细六经辨证,查舌按脉,综合分析,体现了伤寒论整体性,全局性的辨证思维过程。

通过自己的总结医案,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医案总结的重要性,及经方,经典带给他们的思考。

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

我们建立了每周二晚上讨论伤寒论条文的机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每周讨论三条原文,不同的思维碰撞,交流,真的很精彩,我还建立了中医经方临证微信群,邀请我的大学的老师给大家讲课分享自己中医人生路上的所得,所获,所思。

坚持中医经典的查房带教,每周四下午我会选择一个病人,大家一同查房,问诊,四诊合参,拟方,反馈,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通过一年的带教,也让我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记录《我的中医人生》已经坚持到216期,我觉得最要感谢的是他们,感谢他们能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谢谢陪伴走过的每一个清晨。

(0)

相关推荐

  • (十一)葛根汤——产后伤寒,小儿乙型脑炎,小儿急惊风

    87外感加内伤--曹颖甫医案 余昔在西门内中医专校授课,无暇为人治病,故出诊之日常少.光华眼镜公司有袁姓少年,某岁八月,卧病四五日,昏不知人.其兄欲送之归,延余诊视以决之.余往诊,日将暮.病者卧榻在楼 ...

  • 桂枝人参汤——肠胃虚寒证三条

    16流感呈胃症状--朱木通医案 十七岁少女吴某某,于二三日前自觉有感冒气味(近月来流行感冒又复猖獗),头痛.体倦.鼻渊.喷嚏.微微恶风.同时胃部胀闷不快,因而食欲锐减.乃于1961年6月28日由其父口 ...

  • (六)葛根汤——硬皮病,肉疣,失语,肩凝,面瘫,口噤

    46硬皮病--顾仲明医案 患者,男,44岁.患者两前臂皮肤变硬半年余.发病初有劳累后受凉感冒史.经皮质激素及维生素等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但近月来病情加剧,前臂屈伸困难.皮肤科检查:两前臂外侧皮肤呈 ...

  • 经方医案之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

    经常有患者带着CT片过来问诊,主任:我颈椎病,肩周炎等类似疾病,口服抗炎镇痛等西药,疗效欠佳,这病吃中药会好吗? 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 ...

  • 解析葛根汤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 ...

  • 【心得】经方医案的读书思考

    案一:吕某,男,9岁,1985年07月0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葛根汤医案解析(57)

    3.4.1-葛根汤医案解析 这个葛根汤的医案,一个是许叔微的,一个是罗千福的,我想这两个都是很标准的啊,所以就知道恶风.无汗.脑勺僵硬,连到背上僵硬那就是用葛根汤,这个我们都知道.那主要是他们在解释这 ...

  •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中医(专长)医师考试,这三种有什么区别?

    GIF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哪类人群可以报名中医专长医师的考核? 答:(1)专长于中医的乡村医生(及退休乡村医生): (2)自学或跟师学习中医时间已有5年以上者: (3)从事民间中医 ...

  • 零基础想学中医?快来看看中医师承——国家大力扶持

    近年来,中医的发展如火如荼,而作为千百年来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师承教育也是日渐瞩目.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师承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便是中医零基础人员对师承教育的高度关注. 为了众多中医爱好者们可以系 ...

  • 中国国家画院 唐秀玲导师工作室 设立十周年记(学习篇)

    用画笔记录   我们的成长 用作品讲述   我们的故事 2011年春季,唐秀玲重彩绘画名家工作室在中国国家画院设立.导师唐秀玲以独到的创作理念和扎实的教学举措,与前后十个年级的83位学员在中国画及重彩 ...

  • 一位中医的学徒生涯

    一.家学渊源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却并非书香门第,祖上是农民,原籍湖南岳阳彭家大院.清朝道光年间,曾祖父彭银樵不满包办婚姻,从老家出走,一担青菜挑进长沙,成了城里的打工仔.有一次,看到钉马掌的工匠在削马 ...

  • 中医师承学习

    中医师承适合哪些人群呢?许多人觉得中医师承需要消耗的时间太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是一些重点的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你可能不需要这个流程.就可以进行一些医师或者助理的考试,毕竟大学 ...

  • 大华中医师承技术服务中心

    <中医师承班>是贵州华源医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范围内匠心打造的高品质中医人才培养班!旨在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中医药的繁荣发展培养优秀接班人. & ...

  • 揭开中医师承的“遮羞布”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批评当时的医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 ...

  • 中医师承报名

    近代历史上,中医药经历了几次磨难,严重时几近废除,如今中医药又重新焕发新生,但是中医人才的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人才紧缺的情况更加严重,很多初次接触中医的人都会对认为中医难学,那么想 ...

  • 中医师承学习、病从哪里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环境中,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