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龍氏家族後裔長沙團聚紀略(四)
龍起濤 撰文
八、湘雅尋訪篇
湘雅歷久,人本縈懷,救死扶傷,尤為感戴,民生康寧,重任於懷,崇尚醫德,經年萬載。
北有協和,南有湘雅;由此可知湘雅醫學院在湖湘醫學界的崇高地位。
湘雅醫學院前身是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創辦於1914年,由湖南育群學會與美國耶魯大學雅禮協會聯合創建,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學院造就了湯飛凡、張孝騫、謝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中國海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專家。
湘雅醫學院與龍氏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龍紱瑞先生曾被推舉為湘雅醫院首任董事長,龍毓瑩(伯堅)先生是(湘雅醫學專科學校)第三屆畢業生,《新湖南》(湘雅學生會期刊)首任主編,《國立湘雅醫學院院歌》歌詞作者;其子龍式昭先生就學於湘雅醫學院。
筆者祖父龍毓峻(鐵元)曾任湘雅醫學院預科國文教員(1929 — 1930年),筆者父親龍志霍曾任湘雅醫學院(遷至貴陽)英文並國文教員(1944年)。
經龍立平與張碩精心安排,在長沙的親友約好赴湘雅醫學院參訪,剛到醫學院大門,便看到電子螢幕閃動著歡迎詞語:“湘雅醫學院歡迎第三屆校友龍伯堅先生後人來校參觀指導”;黃珊琦教授在樓下大廳迎接,醫學院領導在樓上會見廳與眾親友合影留念。隨後,院方播放了湘雅醫學院成立九十周年的紀錄片,生動地介紹了醫學院艱苦發展的歷史和歲月變幻中所做出的業績;之後,周彪先生代表出席座談的親友發言,他說:龍氏家族能與聲名顯赫的湘雅醫學院有所聯繫,源於家族深厚的文化傳承和立志救國的信念,源於湘雅建院的宏大志向和救死扶傷的職業道義;後人應代代相承,銘記祖業。
會後,專門研究湘雅歷史,編撰《老湘雅故事》一書的作者黃珊琦教授領著親友參觀了湘雅醫學院校史館,黃教授指著一張張歷史照片和一件件實物,講解著湘雅的發展歷程,在親友心中,湘雅醫學院令人尊崇。
與黃教授合影後,龍薊蓀向黃教授贈送“遠山近水皆有情”山水畫一幅,龍立平贈送黃教授藏書章一枚。
向參訪單位及個人贈送龍氏後人的書畫作品與篆刻圖章,展示了家族後裔的人文禮節,頗有深意。為家族長沙聚會之和樂,龍景仁女士特地繪製三十餘幅水墨小品,畫面上鳥雀鳴叫,金魚漫遊,牡丹綻放,翠竹搖曳,極富生活氣息;在前日大巴上,服務團隊以“抓鬮”遊戲將一幅幅畫作送到每一個家庭,其時,歡樂氣氛盈滿車廂。
筆者與黃教授深入交談,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湘雅醫院原院長鄧一韙與筆者父親龍志霍曾是雅禮大學同窗(專業不同),畢業後雖在異地一直有聯繫;1936年11月,龍志霍(時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主任教官,上校軍銜)與鄧一韙(時任湖南省衛生處技正,赴南京參加衛生署開辦的第一屆公共衛生醫生特別研究班)及朋友同遊玄武湖並拍照留念;抗戰期間,鄧一韙先生任湖南省制藥廠廠長,筆者母親王耀球任該廠技師;筆者父母經鄧一韙介紹通信相識相知,抗戰勝利後在重慶舉辦婚禮。筆者向黃珊琦教授詢問鄧一韙先生的情況,並希望能與鄧一韙後人相識。黃珊琦教授經多方聯繫,與其後人互通微信,建立初步聯繫;黃教授在微信中感慨:“有道是:'終身不忘師,三代不忘媒’中國傳統之一。”
“終生不忘祖”,這是長沙聚會親友的共識。六天中,祭祖尋根,走訪座談,對家族的認知愈發深刻,對祖輩的敬仰愈發深沉。
歲月的風吹散了昔日的細節,狂暴的雨洗刷了過往的痕跡,但是,一代代的記憶是抹殺不掉的,更何況族親仍保留著龍氏家族之先輩曾多次修訂的家譜。
據記載,龍璋先生清宣統元年(1909年)纂修《梅城龍氏七修族譜》,其條目:卷首序、譜例,上編卷一源流、徙居考、像贊、祠堂記、祠規等,卷二服制紀、家規等,卷三祭祀、祭產、租約等,卷四墓表、墓誌、墓圖,卷五誥命、簪纓錄,卷六行實,卷七手澤,卷八藝文;下編卷一至三世系,卷四至十齒錄,卷末跋、領譜字型大小;堂號:武陵堂。
龍紱瑞先生等1939年纂修《梅城龍氏八修族譜》, 上編八卷,下編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堂號:武陵堂。
龍慶祥先生等1999年纂修《梅城龍氏九修族譜》,共七卷;卷一導引序言、源流變遷、封贈 誥命、奏疏上書、人物傳記、論著文藝:一、論記(辛亥革命……攸縣四龍),二、序引,三、詩詞,四、楹聯,五、述評,卷二祝壽序事、人文概貌、世襲,卷三,卷四齒錄,卷五,卷六無盡緬懷、一、哀挽,二、墓誌碑銘,三、讞批字約,四、服制,五、祭祀,六、祠產,七、墓圖,卷七、上卷(地木沖卷),下卷(五裏牌卷);堂號:武陵堂。
攸縣(梅城 槚山)是龍氏家族在湖南的根,是龍氏家族在湖湘的起源;長沙則是西園龍氏有序傳承之地,是西園龍氏奮起鵬發之地。
回望湖南歷史,龍氏先祖之勳業歷歷在目,令後人感慨不已;傳授家族文化,修身重道敬德,乃是後人之責任。
父親龍志霍(右二)與鄧一韙(右一)在玄武湖 1936年
龍毓瑩(右一)湘雅醫學院畢業 1923年
親友團聚選萃 暨 湘城閒遊隨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