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隐画家——邵弥全集

历代名家册页:邵弥

作者:《历代名家册页》编委会 编

当当

邵弥是明末重要画家之一,位列“画中九友”;相比九友中的其他人如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等,邵弥的生平史料非常匮乏。目前所知最详细的文献是吴伟业撰写的《邵山人僧弥墓志铭》。据言,邵弥,字僧弥,长洲人,诗文书画皆擅,平素爱收藏古玩,斋号“颐堂”,曾受到文震孟和姚希孟的推许。邵弥性舒缓,有洁癖,为家人所不喜。中年时候得了消症,查书自医,但似乎没有效果。死后,家庭败落,长子邵豫过河时溺死,小儿子邵观是个瘸子,出家当了和尚。由于墓志铭是在邵弥死后多年后补写,吴伟业已经搞不清楚邵弥确实的卒年了,只好写道“僧弥之卒以某年月,其葬也以某年月”,至于生年,更是成了谜。

题首“霞表澄观”后署“墙东徐树丕”,钤“徐树丕印”、“字武子”印两方。

徐树丕,字武子,号活埋庵道人,明亡后隐居,著有《识小录》和《活埋庵集》,其中《识小录》中记载的“梁山伯”情节,被认为是“梁祝”故事的最早文献记录。在同纸尾处,翁方纲还注了两行小字:“金匮钱梅溪泳所得汉熹平石经残字即徐武子所摹也。

壬子(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七月望方纲记。”

卷后第一跋是金俊明所书,金俊明(1602—1675),字孝章,号耿庵,又号不寐道人,苏州吴县人,著名的藏书家。他先是抄录了南朝梁时陶弘景的《寻山志》,又题道:“右陶贞白寻山志也……,令仪世兄持示瓜畴(邵弥之号)遗墨,爱其缔结奇迥,绝非凡境,有类隐居之命旨者。壬辰(1652)中秋望后四日耿庵金俊明。”

这段文字,既提到了当时此卷的收藏者是“令仪”,又点明了画家有“类隐居之命旨”。明末乱世,“归隐题材”很为文人和画家们热衷,并且“遁世寻山”也是《寻山志》的主题。

在金跋之后,翁方纲附纸书写了一段考证:“曲阜颜心斋所藏瓜畴画册,亦有金孝章题‘霞表澄观’四字,后题写‘丁酉花朝坐春草闲房,客有持示瓜畴遗墨者为遍题之心斋’。嘱余题句,因以此卷对看,丁酉是顺治十四年,又在此后。九年,盖孝章记忆此卷徐题四字以书于彼册前也。然其册八幅皆孝章自题句,则又不若此卷书贞白寻山志之超然绝尘矣。以此对看,则此卷之胜正恐东吴陆氏所见六景绢册也,亦无以易此耳,丁巳(1797)端午前一日方纲识。金孝章此迹在顺治九年(1652)四十一也。”

翁方纲曾见过另一本邵弥册页,上面有金俊明在1657年的“遍题”,内容也是“霞表澄观”四字;翁方纲揣度,这是金俊明回想起前些年见到的徐树丕题字才如此书写的。

其后,是方夏的题诗及跋,录于此:“开门恰受村边书,决牖全收湖上山。

岂少亭台占胜地,主人能得几人闻。(另一首)画中山水梦中身,忽忽泉台又十春。况是毛公坛畔客,今秋亦复做陈人。瓜畴此卷盖为中行施君作也,瓜畴化去已十年,今中行亦复厌世,兹卷遂归之令仪兄,寒窗展玩,率书二首以志情感。壬辰嘉平月下浣知斋方夏。”钤“方夏”、“字南明”白文印两方;另写一行小字:“中行,名大政,一字不大,文行高洁,吴之西洞庭人。”钤“知斋”白文长方印一方。

方夏的题跋,揭示了此卷的受画人是施大政。施大政传略见李楚石《齐溪小志》(引《足徵集》):“字中行,号不大。少孤,与兄中立两相师友,学日以进。天启中,诏修神宗光宗两朝实录。……实录成,议叙授府通判。大司马袁崇焕巡抚辽东,奏请为参军,边事攸赖,表授守备,又以却敌功,升都司,当是时,司马倚如左右手。然见司马之恃功,而喜自用也,策其后必败,乃坚以疾辞,归隐山中。迨袁氏败而人服其先见焉。”施大政此人,倒是文武双全,修得了实录,上得了战场,又懂得避祸之道。

都说杀袁崇焕全是因为崇祯的昏聩,从这则史料看,似乎不完全是那么回事,袁崇焕的行事,恐怕也确有短处。并且从此传可知,施大政辞政后归隐了山林,这也契合了金俊明书写《寻山志》的意指。

方夏之后,是杨补的诗跋,录于下:“予与僧弥未束发时同学,制举僧弥即喜弄笔墨为画,工楷书,既壮,屡试弗售,遂寄情吟咏,专精书画,成名家矣。予为点染亦当年熏习耳。僧弥仅长余二龄,屈指亡琴已十有一载。此卷为施中行作,中行吾中年友也。抱负敦义善诗文,昨年亦复逝去,展卷低回不胜存亡之感。予既衰且病,世事转非,良友已矣,吾谁与归。笔墨小道亦罕嗣,美况风流儒雅如二子者哉?令仪为孟式长君,世德济美,此卷得其所归,又一可喜事也。因题数语识之。癸巳(1653)四月十六日,杨补。”钤“杨补之印”、“古农”二印。

在这里,杨补提到邵弥是自己少年时的同学,年纪只比自己大两岁,多次科举不第,邵弥在“癸巳”的11年前去世。按古人纪年法,实际上推10年,即崇祯十六年(1643)去世。施中行在癸巳的“昨年”,即清代顺治九年(1652)去世。

杨补,字无补,号古农,祖籍江西。他的父亲杨润(字伯雨)年少时跟着长辈到苏州做生意,谁知长辈暴死,留下杨润独在异乡。商人杨润也喜欢医术,著书立说很有造诣,到了50岁时,才生了杨补。

天启初年,父母双亡的杨补去了北京并留居了5年,博取了诗名。又南下金陵,流连江南各地,期间结识了如董其昌、陈继儒、王时敏、杨文骢、文震孟、姚希孟、徐汧、瞿式耜、钱谦益等名流;后因甲申国变,隐居邓尉山中。诸人的诗文集中,对杨补有多处记载,如徐汧之子徐枋《居易堂集》卷六中收录的《杨隐君曰补六十寿序》、卷十二收录的《杨伯雨传》和《杨无补传》,都是研究杨补的第一手资料。近年,王安莉在《杨补与〈画禅室随笔〉》一文中指出,杨补其实是名著《画禅室随笔》的编辑者,这无疑是研究杨补的重要补充。

徐枋《杨隐君曰补六十寿序》撰写于清代顺治丁酉(1657);上推59年,即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这就是杨补的生年。杨补说“僧弥仅长余二龄”,以古代纪年法,长二龄,当上推一年,是为1597年。

所以,邵弥的生卒为1597到1643年,享年47岁。

邵弥作品赏析

广告

明代绘画精品辑录

作者:王国栋

当当

奇幻艺术绘画技法丛书 想象绘画

作者:(英) 罗恩·蒂纳(Ron Tiner) 著,王才美, 王一鸥 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