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战斗英雄穿越西藏,寻找藏民,发现后为何也不敢轻易靠近?

横穿无人区,茫茫雪原找藏民。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过程,有着多少这样艰难的心理沟通啊!

已经记不清翻过了多少雪山,趟过了几条冰河。骆驼蹄和马蹄磨破了,鲜血染红了高山雪地,他们便割下帐篷布片,包扎后再走;干粮袋口朝下时,就打猎充饥。

15天,整整15天的茫茫雪山寻藏胞,跑遍两水泉方圆数百里,仍然一无所获,没有见到一户人家,没有发现一处有人生存的迹象。

这是真正的无人区。

特级战斗英雄、副连长彭清云带领一个侦察分队继续向多个方向寻找。

'哎,羊蹄印!'一位战士突然惊喜地叫道。

'呀,还有狗蹄印!'又一个战士有了新发现。

印迹是新鲜的。既然有羊、狗蹄迹,就可能有人。大家一下子忘记了十多天来的疲劳,立即顺着印迹找去。

火光!燃烧的一堆篝火把傍晚的雪山映照得鲜亮鲜亮。彭清云带着分队隐蔽靠近。只见两个藏民和四个小孩围坐在火堆边,身后有一顶帐篷和一群羊。

此时,天色已晚。贸然前进可能吓跑藏民。彭清云便一边派人返回,向几十公里外的李狄三报告情况,一边在附近的垄坎下伏兵守护。

整整一夜,他们不敢合眼。既不能燃火取暖,也不能扎帐就寝,大家就这样观察着藏民的动静,生怕艰苦奔波数日来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藏民消失掉。

'不好,藏民要走了!'一位战士发现,藏民正在收帐篷,赶放羊群,准备启程。

为找藏民,他们付出了怎样的辛劳啊,怎能让他们就这样离去!彭清云急忙带战士跳出垄坎,准备与藏民见面。

看到这些带枪的兵突然出现在面前,藏民一下子慌了神,忙不迭地丢下帐篷和羊群,向山上猛跑。

彭清云心下明白,如果硬追,只会把事情搞糟。于是,他一面招呼战士把跑散的羊赶拢,一面让乔巴克等几个少数民族战士,用维、蒙、哈等几种语言向藏民喊话,说明自己是解放军,不是坏人,请他们不要怕,不要跑。

藏民停了下来,但却朝他们举起了叉子枪。彭清云向前走,藏民就往后退。战士们不往前,藏民也停下来。就这样,一个上午,他们都在一定距离内僵持着。

接到报告的李狄三,带着翻译赶来了。一见这阵势,他便转动起脑筋:藏胞不敢靠近我们,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而那么长时间又不肯离去,恐怕是舍不得他那一群羊。把羊群暂扣住,有可能造成和藏民接近的机会,但他们心里一定不乐意。要是把羊群还给他们,他们说不定会走掉,却可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疑虑。与其让他们担忧而留,倒不如还羊把藏民放走,好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了解第一次踏上藏北的这支人民军队。

侦察分队的同志一致同意这个分析。于是,李狄三便解下枪支,带着翻译,手捧哈达,赶着羊群,向藏民靠近。

藏民见来人不带武器,是真心诚意送还羊群,并无恶意,便收起了叉子枪。

哈达献到了藏民手中,笑意挂在李狄三与战士们的脸上。藏胞眼里涌出了泪花,拉着李狄三的手就往帐篷里走。

花布、茶叶、方块糖……战士们进藏时携带的一些生活用品,成了给藏民的礼物。乔巴克又用自己的面粉,做出热腾腾的面条,请藏民全家吃。李狄三耐心讲述了我军的纪律、任务和党的政策。当翻译把这些转述给藏胞时,他们第一次听到了'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这些字眼,虽然不完全懂得它的含义,但从这些兵的表现里,相信他们是好人。

一天过去了,藏胞开始和战士们建立友好的关系。他们拉拉这个的手,摸摸那个帽上的红五星,大人小孩都一个劲地说:'夏保,亚古都!'(好朋友)

'金珠玛米到藏北啦!'自从见到这家藏民以后,这消息就渐渐传开。几天之后,先遣连驻地附近又来了一批藏民,都受到了指战员们的热情接待。从藏族老乡的嘴里,先遣连了解到,两水泉这个地方,人烟稀少,只有少数游牧藏民,离群众太远,地形又不好。先遣连便在两水泉和多木两个地方,留下少数同志继续坚持群众工作,绝大多数人则在李狄三带领下,又向前推进了100多公里,来到了离今改则县西边不远的'扎麻茫包'(意为毛刺多的地方),安营扎帐,进一步发动和团结藏族群众,开展解放阿里。历史把他们推向世界屋脊的擂台,他们赢得了最高水平的比赛。这些大智大勇的'红星兵'啊……

来到扎麻茫包,先遣连把发动群众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他们深入到藏民中看到,许多农奴只有一件破兽皮,昼以当衣,夜以作被;吃的野兽肉,喝的臭骨汤;有的农奴被领主剁手、抽筋、剜眼后,丧失了谋生能力,只能四处乞讨……

亲见的事实,藏民的控诉,三大领主残酷压榨、剥削、迫害农奴的一桩桩残暴罪行,火辣辣地撕扯着战士们的心。他们把自己的衣服,分出一部分给贫苦牧民;运出有限的军粮,救济群众;为无依无靠的藏族老人打柴背水;卫生员徐金金,还精心为他们治病。藏民没盐吃,李狄三就组织战士们到盐池里挖盐,分头送到他们帐中……这些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广大牧民,越来越多的藏民了解了先遣连,称道和传颂着解放军的恩德。

一天,阿廷芳和两位战友外出放马,遇上了暴风雪,有两匹战马冲散了。他让一个战友把马群往连队赶,自己冒着风雪去找离群的马。他翻山涉水,找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但与战马在一起的,还有一头挂着铃铛的耗牛。他想,耗牛是藏民的命根子,丢了它的牧民还不知有多急呢!他决心把牛送还失主。但自己的干粮已经吃光,又到哪里去找牛的主人呢?这时,他想起了小时候放牧时迷了路,就让牲口在前面领路回家。于是,他骑上马,跟着耗牛慢慢地走着。已经断口粮两天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全身发软,但他仍然顽强地坚持着寻找失主。

丢失耗牛的藏民,几天没找到牛,正在围着转经台祈祷。突然,阿廷芳把耗牛送到了帐篷前。老人牵过耗牛拍了又拍,眼挂泪花,不停地说:'土吉其!土吉其!'(谢谢!谢谢!)这位老人见阿廷芳已十分疲劳,特地给他烧了酥油茶。但阿廷芳想到军队的纪律和牧民的苦难生活,坚持一口没吃,忍饿骑马返回了连队。从此,'雪山红星'送耗牛的故事,在藏民中传开……

先遣连的指战员们,用真诚的情感,赢得了藏胞的心。慢慢地,藏民也为部队做了一桩桩解难的事。

一天,战士杨天仁和赵玉海外出执行任务,走到一座大坂时,45岁的赵玉海和骑的马都犯了病。杨天仁就让年长的老赵骑上自己的好马在前面走,他牵着病马在后面步行。走着走着,病马突然倒地死了。杨天仁觉得马鞍子是宝贵的,如果不带走,将来没有鞍子也不能骑马。于是他便扛上马鞍继续走。他身背马鞍又爬了一架山,越走脚步越沉。已是离开部队第三天的黄昏时分,他隐约看到前面有几顶帐篷,一缕青烟,就再也迈不开腿了。他大叫了一声'夏保'(朋友)!就昏了过去。

等杨天仁醒来时,他己躺在帐篷里,一位藏族老人正在给他一口一口喂着酥油茶,旁边还站着几位藏胞。原来,这里共住了三户藏民,一位叫道不冬的藏民隐约听到喊声赶来发现他后,把他救了过来。他在道不冬老人家养了几天病,为不打扰主人,坚持睡在羊圈。临走时,杨天仁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三块银洋硬留给老人,这位藏胞亲自带路把他送到了连队。当连队同志寻找了13天的杨天仁被老人送来时,全连同志都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和藏民之间已经完全建立了信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