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5T【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特种邮票
【2011-25】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2011.09.26发行 全套6枚 发行量1099.99万套
(6-1)T 1.2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6-2)T 1.2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6-3)T 1.2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6-4)T 1.2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6-5)T 1.5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6-6)T 3.00元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099.99万枚)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规格:230×145毫米(3版) 版别:胶印
整张枚数:12枚(6×2,每图六方连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资料提供:徐悲鸿纪念馆 责任编辑:王静
设计者:王虎鸣 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副白描人物手卷,也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宗教画,尺幅为292厘米×30厘米,绢本水墨。原画没有落款,画风与唐代画家吴道子一脉相承。描绘了道教两帝君带领真人、仙官、玉女、神将等八十余人和仪仗去朝谒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列队行进,姿态丰盈优美,其中帝君、仙伯、神将、玉女形象各具特色,顾盼有情,衣饰飘带、旌幡流苏皆富有动感。深褐色绢面上用遒劲而富有韵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那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飞杨,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全幅作品没有着任何颜色,却有着强烈渲染效果。作者运用流畅的线条,描绘稠密而重叠的衣褶,所有人物神情各异,神采飞动。构图整齐而不呆板,人物的安排也参差有致,组织地繁复而不显杂乱。画面强调照应,又适当注意变化,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服饰大致相似的人群,通过微小的转侧和顾盼,得到相互之间的呼应。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现,眉眼特别有神,皱眉肌的变化,以及眼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认为此卷“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因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而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
《八十七神仙卷》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千余年,其流传经过已成千古之谜。清朝末年流落海外。1937年5月,徐悲鸿在香港花高价从德籍人手中购得,并将此卷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亲手将一方刻有“悲鸿生命”四字的印章,小心地打印在画面上。1942年5月《八十七神仙卷》被盗,1944年花钱赎回,《八十七神仙卷》终于又回到了徐悲鸿手中。只是画面上盖有“悲鸿生命”的印章已被挖去,题跋也被割掉。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夫人廖静文将此卷无偿捐献给国家。该画现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并为镇馆之宝。《八十七神仙卷》栉千年之风,沐五朝之雨,送给今人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实在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011年9月26日,为了反映悠久灿烂的中国绘画艺术,中国邮政发行了《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特种邮票,全套6枚。
(6-1)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真人形象。
(6-2)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扶桑大帝形象。
(6-3)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东华帝君形象。
(6-4)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华盖玉女形象。
(6-5)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南极帝君形象。
(6-6)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画面取自《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甲胄神将形象。
本套邮票分别表现长卷中六个精彩的局部画面,设计新颖、独具匠心、注重创新,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邮票文化充分融合,使绘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方寸之间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无论从形式和审美上都比以往有较大突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版票采用小版张形式,12枚邮票按(6×2)居中排列,右则为直排“中国古代绘画--八十七神仙卷”标题;左侧为直排《八十七神仙卷》文字介绍;背景为一幅打开的画轴;左上角和右下角边饰为云彩纹样;邮票左下角为“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
吴道子(680-759年),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今山东兖州)县尉。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祥”。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他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之后画风变的雄放,线条遒劲,富于运动感,粗细互变,虚实相生,而且点画之间时间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将他的画风和张僧繇的并举,成为“疏体”,以别于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而吴道子所画佛像的衣褶,飘举飞动,后人称为“吴带当风”。其画喜用焦墨钩线,然后略施淡彩于墨痕中,意态丛生,又称“吴装”。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