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和为贵——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也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在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当时紫砂壶有两种风格,繁缛纤巧和朴实大度,时大彬坚持了朴实的风格。这种风格从现存的,或在明代纪年墓中出土的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中,可见一斑。如他的“六方壶”“如意纹三足圆壶”“扁鼎足盖圆壶”“僧帽壶”等作品,都反映出“时壶”的朴实风格。时大彬创造了一整套合理而完备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奠定了中国紫砂名陶的地位。他是继供春后,紫砂壶艺史上知名度最 大、影响力最深的一位壶艺大家,被推崇为“千载一时”“明代良陶让一时”。
时大彬(1573——1648)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 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 越的成就。
时大彬紫砂壶落款,受外洋市场的影响,国内紫砂壶的价格一直较为坚挺,名家壶一样平常约一至八万元人民币,珍品的价位要更高一些。因紫砂壶制作工艺重大,存世量极为有限,以是港台地域及东南亚的藏家以及商人纷纷前来大陆寻宝,苦求未果之后,便转向订制今世名家新壶,而名家产量有限,因此紫砂壶价格大幅上涨,顾景洲、蒋蓉等紫砂巨匠的紫砂壶动辄数万元以致十几万一把,紫砂的珍藏热潮迅速漫延。
时大彬初信供春,喜作大壶,后作小壶,所制砂壶,具有朴雅坚致的特色,是当时的制壶大师。他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时壶”现存世十余把,其中五、六把来自出土文物,十分珍贵。
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时大彬首创了调砂制壶法,即在紫砂泥料内调入硐砂。在紫砂壶烧制成型后,壶表会呈现细小颗粒,达到”银砂闪点“的效果,古人称赞为”砂粗,质古。肌理匀“。这种工艺是很多时壶的一个重要特点,紫砂提梁大壶和书扁壶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时大彬敢于突破传统,吸收其他艺术的精华,大胆创新。时大彬了解到制瓷中的“二元配”方法后,将其移植到紫砂壶的工艺中,首创了调砂的方法。在泥料中加入粗砂,一方面可以改变泥坯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的物理性质,使之不易破裂,另一方面正如明代许次纾所言:“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