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和嬴政的决裂,是因为大权旁落,还是理念失和?
吕不韦和秦始皇的组合一度被认为是吕不韦权臣当道,嬴政则是因为年纪小,所以想方设法夺权。似乎两人从一开始就是对手,然而吕不韦在嬴政之前却和秦国有着一段甜蜜期。吕不韦在秦国的崛起已经是家喻户晓,靠着奇货可居的策略,成功地将嬴异人扶持上了王位,而作为头号功臣吕不韦也是很顺利的走上了台前,并且成为了相国。
吕不韦
可是吕不韦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嬴异人只是在位三年便去世了,如果说前面的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去世是吕不韦的幸运,那么之后嬴异人在位三年的短暂,就是吕不韦的不幸了。这一切的开始就从这里开始,在嬴异人时期,二者的关系非常融洽,融洽的根本就是嬴异人以来欠着吕不韦的人情,而来嬴异人当时面对的局面太过复杂,而吕不韦的理念刚好符合了秦国的发展规律。
秦昭襄王
那么吕不韦的理念是什么呢?秦国的迅速崛起可以追溯到商鞅时期,当时秦国确定了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是耕,第二个则是战。而等到嬴政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时期,更是将这两点发展到了极限,秦昭襄王在位56年,整整半个世纪,硬是打了无数的仗。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昭襄王是奠定一统基础的君王原因所在,但穷兵黩武所带来的隐患也是共存的,而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随后这个重大的担子就到了嬴异人的手里。
此时是吕不韦站了出来,吕不韦或许不是一个好政客,但绝对是个好商人,在赚钱这一块是吕不韦的拿手操作。此时秦国巨大的战争机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和上油,恰好吕不韦就是这润滑油。
吕不韦
吕不韦的做法很简单,无非是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这一点在吕不韦所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当中体现得很明显,《吕氏春秋》主要是一部集合各家学说经典的著作,其中道家所接纳的思想是世间万物皆是在天道下有条不紊的运行,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说无为而治就是吕不韦想要的,而这也是嬴异人能和吕不韦相处融洽的原因,嬴异人管不了但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吕不韦想要管正好又有权力。
然而嬴异人一去世,这些就出了问题。嬴政在13岁的时候登基,吕不韦认为嬴政的年纪小,自己还是一样能够按照过去的方式来操盘大局。但吕不韦小看了对手,更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对手。
嬴政
嬴政的履历虽然不长,但是却足够精彩,出生的时候就是人质。而且嬴政在三岁的时候,父亲老人家就跟着吕不韦跑了,这一下嬴政的地位可想而知。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嬴政最缺少的就是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来自对身边所有事情的不可控制。父亲走了不能跟随,想要离开赵国不能得逞,仇恨时刻都伴随在嬴政的身边。而正是这么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物,一朝成为了王,还会甘愿过着无法控制的生活吗?
嬴政
恰好的就是吕不韦正是想要让嬴政当一个吉祥物,大搞无为而治。嬴政感受到了威胁,仿佛又回到了在赵国的时期。难道当了王还不能改变这一切吗?而且更重要的是嬴政的性格和经历促使了嬴政和法家的缘分。法家所强调的就是君王的权力,嬴政要的也是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吕不韦
所以再来看看吕不韦的做法,就能明白吕不韦被流放时为什么选择自杀了。吕不韦和嬴政的权力斗争相对温和,没有刀光剑影倒是有着纸墨书香。吕不韦先是呈《吕氏春秋》给嬴政看,企图让嬴政认同自己的观点。可嬴政压根就不愿意搭理吕不韦,随后吕不韦则是再一次采取措施,那就是让天下人来看《吕氏春秋》,获得文人的支持。
吕不韦
而这就是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开,并且说能改一字赏赐千金的原因。如果不仔细看,如何能改一字?所以说吕不韦此举是带着文人集团对嬴政的挑衅。不过吕不韦得罪了另一批人,那就是武人集团。武人集团在秦昭襄王时期屡立战功,然而多年来因为吕不韦的原因是的寸功未建,可以说是各个都想要冒尖,而这也就是嬴政的机会。
所以在嬴政亲政之后,恰逢遇到了嫪毐叛变的事情,顺手就将罪名扣在了吕不韦的头上,而吕不韦也知道自己终身抱负到此为止,唯有自杀结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