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各体
行书运笔,有时近乎楷书,可是多了弧笔、转笔了;笔与笔间或相连,或不相连,而有了吸引力了;竖笔多了“勒”意(勒马缰之力,本是从外向内—渐近自身);“磔”也可用藏锋了;作“点”可从空掷笔或用“啄”意(这“啄”还指手中笔的动态);“掠”笔可加长加峻了,“生动、调畅”,都要结合腕力。
大图模式草书运笔,略同行书而加以放纵,有了惊涛骇浪之势,但放中也需有敛意,大参差中仍须有平衡感,提笔挥洒虽似流逸,仍需力行有筋感。更可加上“滚笔”、“捻笔”(都是腕指与笔俱动)与“换笔”(手中笔杆转换方向,纸上笔画方向不变)。行草书以腕运为主,但也不宜死指不用,较大草书更用肘、肩、腰力了。
大图模式这“格律”与“气概”都可溶入楷、行、草中作养料。篆书运笔全用中锋、藏锋,认真地作横画,先从笔画中段落笔,向左行(逆入)至首端折成圆锋(也叫“藏头”),乃向右行至末端又折成圆锋(也叫“护尾”),回收至中段与落笔处相接而起讫。一笔上了两次墨,故能道劲浑厚了。隶书用笔也须中锋厚重,不必如书篆之用复笔(书篆也有人不用复笔的,但锋尖不出),藏头略带斜方,除长横与捺脚有波磔出锋外,都要护尾。
大图模式章草”是从隶书的便写、捷写而来,末笔多波磔,笔断意连,流动而韧练,字字分清,较有规律可循,故为学行草书的好阶梯。
大图模式费新我说,学书法各种书体有了目的,就会自觉地认真地去探索它们的规律和特点,并从中择取值得吸取和借鉴的地方,细心学习,期在必得,不至于如过门而不知进,又如入得宝山不知宝在何处,空手而回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