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心归处是敦煌》——人生之初
2020,我领了本《我心归处是敦煌》来领读。不是因为读过,也不是因为了解樊锦诗;因为“敦煌”——神秘,因为“书名”——安心。
之前领读都惴惴不安,现在还是,只是程度上轻了些。一则脸皮越发厚了,二则读友宽容。而我真正想说的:领读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领读者本人。
之前害怕,不敢往前冲,领读总拖在下半年。2020,我想勇敢点,二月份就准备分享领读完。
昨晚此书拆了封,略看了些。想着借自己公众号这个平台边看边做些笔记。这样不免偏颇,但绝对新鲜。
此书是在2014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顾春芳老师对樊锦诗老师长达十天的访谈的基础上写成的。顾春芳老师为了写好此书,为了更好的呈现樊锦诗这个人,呈现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呈现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她补充了敦煌学的方方面面的资料,历经四年的时间,于2019年10第一版,抢购一空,同年11已是第3次印刷了。可见此书的受欢迎的程度。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她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这个守护,一守便是一生。她1963年从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毕业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已是近六十个年头。她一个江南的女子来到这荒凉的戈壁,若不是坚定的信念,伟大的责任感。又会是什么?而责任感的背后就是“爱”。
自古事业家庭难两全,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孩子是有愧意的。但我相信她的孩子一定为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而倍感骄傲自豪。
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实至名归。
全书十三章,粗看之下应是以时间为脉络的。
先来说说第一章——人生的不确定性
因为不确定性人生才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这章里樊锦诗老师回忆了她的童年。父亲清华大学毕业,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何等得了不起。这样的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思想先进,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坚决所有的孩子都要入学堂读书。发了新书很有仪式感的一起包书皮。还要工工整整的写上孩子漂亮的名字。真是脸上倍有光,特别值得炫耀。
父母最大的炫耀是孩子,孩子最大的炫耀是父母。如今有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让中国众多父母焦虑,花了大价钱把孩子丢进了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去拔苗助长。其实那条起跑线一定是父母。说透了,就是拼爹拼妈,不是拼爹妈的财大气粗,拼得是格局。
在教育上樊锦诗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极好的。樊锦诗的父亲让他们背《古文观止》(今年我准备看《古文观止》了,感谢马老师的组织),带他们看电影,给他们讲文天祥、岳飞、戚继光的爱国故事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
当时还没有解放,上海被日本侵占,受尽日本人的欺负与恐吓,以至于很多很多年之后,虽然日本学者为敦煌艺术做出了贡献,樊锦诗都不能完全释怀。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态度是有历史原因的。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日本都怀有恨意的,旅游绝不去日本。你非亲身经历,你就没有资格让别人选择原谅。人有恨的权利,当然也有原谅的权利。这是种选择,无关胸怀。
一对双胞胎 樊锦诗右 樊锦书左
樊锦诗说到童年时期特别的爱看书,真是千错万错读书不错,她看书很杂,用她的话说“瞎看”。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用阅读提高全民素质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亲爱的,今天你读书了吗?
从小的教育里除了爱国教育之外,榜样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樊锦诗最崇拜居里夫人。榜样的力量在于会直接影响追寻者会循着榜样的足迹前进。榜样就是明灯。只是当下年轻人追明星,追网红的多,让人不免觉得风气不正。
说到考大学,樊锦诗说“别无选择”,其实就是想上北大,一心想上北大至别无选择。清华毕业的爸爸说北大是最好的大学,她就想上最好的大学,可见她的自信了。她喜欢历史,北大历史系是最好的历史学系,北大有最好的教授,就选北大。最戏剧性是她自作主张的填报的,没有和父母商量。那时的父母可能为了生计,也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业。也至于樊锦诗高中毕业了,父亲都不知道。这事放在今天绝对是“天方夜谭”。现代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明显过度焦虑,我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的。这里也看出樊锦诗对于自己的人生路是虽模糊,但还是有方向的。可以为自己作主,父母也尊重孩子的选择。真好。
关注
扫描二维码
你
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