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古文观止》】以史为鉴——《吴许越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文观止》的《左传》部分,出现吴国的还有篇《季札观周乐》,还有就是此篇《吴许越成》。这个题目解释一下就是“吴国答应了越国的求和”。
吴越两国相邻,就实力而言,吴国先远胜于越国,两国相邻相战。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即位。吴国却趁机伐越,越出兵抵抗,两军战于檇李,勾践派敢死队自杀于吴军阵前,吴军“看”傻了,越军趁机率军突击。结果吴军大败,吴王阖闾也被斩落脚趾,在回师途中死去。
这勾践真是狠角儿,使“自杀”这毒招,居然想得这招。吴王夫差的老爸阖闾死于此战。吴越两国仇恨更深了。此文中讲的是“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了越王勾践,报了父仇,并入侵了越国。
勾践这么狠的角色,吃了败仗便以求和的方式以存实力而东山再起。求和可成可不成。勾践“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这甲楯五千可不是一般的人了,差不多都是死士了。文中的“因”字很是耐人寻味。可否解释为“通过”、“依靠”?为什么越国要依靠吴国的太宰嚭来达成“求和”这一目的。嚭有一个本事——善逢迎。逢迎得还是吴国头一号人物夫差,夫差灰常灰常喜欢他,是夫差眼前的大红大紫的人。据说此君还贪财。搞定这样的人,谈和的胜算已过80%。
君有所好,臣有所趋。宋徽宗这一大艺术家被命运“捉弄”成北宋的国君。蔡京极具才华,书法更是了得。蔡京投宋徽宗之所好,当了宰相。这两人折腾在一块把北宋折腾到了灭亡之路上。害得以后的人再也不敢用“字如其人”来称赞人了。历史上很多奸臣书法都好得狠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嚭真谈成了!吴国夫差准备答应求和。其求和条件之一就是勾践本人与范蠡入吴为人质。勾践太狠了,能屈能伸到如此地步。春秋五霸最后一霸被他霸去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伍子胥看出勾践的狠来,对越国求和持坚决反对态度,还是那种彻彻底底型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到伍子胥每一个苏州人都感谢他,苏州城就是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一手筹建的。他建造了水陆并行、街河相邻的古城,还开挖胥江、疏通水道,避免水患,使苏州成了江南鱼米之乡、成为富庶之地。现苏州环古城的步道上有一处树立了他的高大的石像以此纪念。而最具纪念意义还是苏州八大古城门中的胥门。
伍子胥提出“不可”的理由太充分了。他首先提出中心句“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就是不能给越国有喘息的机会,趁此次机会彻底灭了,以绝后患。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以“少康中兴”的史实加以印证。又“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的比对来说明存越将祸患无穷。历史会重演。这还不够,伍子胥还把“勾践”分析了个透——“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这是伍子胥认识的“卧薪尝胆”之前的勾践了。
我觉着伍子胥与勾践是极相似的。伍子胥背着为报杀父兄之仇而出逃吴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见不着活着的楚平王,便掘了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是不是也是个狠的角儿。
狠的伍子胥也就懂得了勾践狠。正是基于此,伍子胥的坚决反对也就情理之中了。
只是架不住了吴王夫差的骄傲自大,架不住嚭的谗言。夫差不听。
伍子胥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这就是一个预言啊!果然!
吴国夫差有这么好的重臣谏言不听,非听个谗言,居然赐死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胥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吴国后果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自杀,自杀时悔不当初不听子胥之言。历史果然重演了一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再带上一笔“范蠡”,太过完美了。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帮着勾践复国强大之后急流勇退去,并隐姓埋了名。他也书信一封给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可惜文种还是晚了一步,不得不自杀了。
系列回顾
【歪读《古文观止》】带兵迎亲,不行!——《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初夏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