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随便”
生平最不喜欢与爱说“随便”的人打交道。
很多人可能以为,“随便”是一种宽容随和,不挑剔。你愿意怎样安排就怎样安排,我都没有意见。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够随和,让人喜欢吗?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举一个例子。
某一位朋友,你请她出去吃饭,问她想吃什么?她说随便。于是点了“辣椒炒肉”,她说那道菜辣椒太多肉太少;点了“水煮活鱼”,她说鱼吃起来一股子腥味;点了“爆炒肥肠”,她说肠子嚼不动;点了“枯爆泥鳅”,她说泥鳅肯定没有炸酥。好了,那就点个小菜吧,她说饭馆炒小菜一般油放太多。那么你急得跳脚,请她自己再点菜,她说:“随便,我吃什么都行。”
这个世界上,真应该做一道叫“随便”的菜,建一个叫“随便”的地方,这样遇上喜欢说“随便”的人就好办了。甚至零食、奶粉、牙膏、洗衣粉、衣服等等各类商品,都应该创一个“随便”的商标,想必是能够大卖的。然而也未必。因为爱说“随便”的人,大多数其实都不是真正能随遇而安的人。
上面例子里这种随便是一种随和没架子吗?其实不然。如果是真的随意,哪怕别人点的再不好吃,也不会在口头上说什么,只默默地吃完就是了。既然你说了随便,那就只能跟着别人的喜好来吃。又说了随便,又随意否定别人的建议,那就是一种矫情。他们的“随便”,只是想展示给人看的一种姿态,是带了伪装的。
国人爱说“随便”,也许是缘自中国文化里的“中庸”情结。不出头,不拔尖,藏匿个性,收敛锋芒,做什么事都和稀泥,就不会犯错误,这可能是大多数人这样说这样做的缘由。然而实际上,爱说“随便”其实是在给别人出难题。因为别人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的喜好,你一说“随便”,别人便无从着手。而在别人给出的范围内,坦然说出自己的喜好,对方才好做事。这种态度,不卑不亢,坦诚透明,不是刁难,反而是一种尊重。说明你认真倾听了对方的问话,认真地按对方给出的范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对方也能感受到这种坦诚与尊重。
木心先生在《双重悲悼》中这样写道:“'茶?还是酒?’一到画室坐定,林先生惯于这样问,我择其一,从不说一个'随便’,如果我问客人,也愿他有所指定。”在给出的范围内,坦诚说出自己的选择,不挑剔,不刁难,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贵族的教养。真正有态度的人,其实不轻易说“随便”。
如果你爱说“随便”,就请你真正随遇而安,这也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