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拼到最后不过就是拼的一个好心态,有的人,一遇到问题,只会一味地抱怨,生气;而有的人,遇到问题总会想办法去解决,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当今社会,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当你用一种悲观的眼光去看事情,看到的就是深渊;当你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问题,人生也会豁然开朗。所以,心态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走好这一生,一个好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摘自稻盛先生对心态的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
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这就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所以,心中描绘什么?抱有怎样的思想?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这些就是决定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既不是纸上谈兵的唯心论,也不仅仅是人生说教。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我大学毕业之后,那时我就职于京都的一家绝缘瓷瓶公司。当时,由于经济萧条,就职非常困难。经大学老师的介绍,我总算进入了这家公司。但进去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困难,已经处在银行的托管之下。同届入职的伙伴一个个接连离职,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无处可去。“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改变心态,努力投入工作吧。”我下了决心。我拿定主意,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也要尽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研发工作中,甚至住进了实验室。终于,研究开始取得成果,周围人对我的评价自然也就越来越好。我越发感到工作的乐趣,于是更加投入。这样一来,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更好的成果又出现了。进入这种良性循环后不久,我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精密陶瓷材料。当时,即使放眼全世界,那也是先驱性的技术。那绝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提升了,也不是因为公司给了我优越的工作环境。仅仅是改变了思维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我周围的境况便焕然一新。人生由心灵编织而成,发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这一法则,获得了确凿的体验。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反之,如果是内心阴暗、心怀不满且满嘴牢骚之人,其势必无法拥有精彩的人生。当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耐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拥有乐观,时刻坚信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一定会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不过,当我呼吁大家要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幸运、自己的人生终将精彩时,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样的想法太过天真——“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你叫我怎么能做到如此乐观开朗呢?”首先要坚信这点,然后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你的未来必将变得美好。现实的残酷往往容易让人垂头丧气,但我们一定要不断激励自己,并保持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开朗,积极行动,这是促使人生和事业顺利发展的首要条件。人类生存于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当中,只有当我们对所有事物都怀有感恩之心时,我们才能够得到救赎。日本神道的仪式必定会包括月次祭和感谢祭这两个祭祀典礼。月次祭是为了让神灵能够拯救那些由于业障和因果报应而遭受痛苦的人所举办的祭祀,而感谢祭则是为了向神灵表示感谢之意,这两个祭祀缺一不可。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灵魂是没有办法得到成长的。在我刚懂事的时候,大人就教我要随时念诵“南无、南无、非常感谢”,以此来为获得了生命而感谢佛陀。“南无”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我小时候虽然对此一无所知,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很认真地一直念诵的缘故,到如今我也会时不时地念上两句。然而,这或许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当前这种恶劣的经济状况当中,既有不少人失去了工作,还有不少企业经营者因资金不足而苦恼。但是,我相信即便是在这种困境中,那些心灵高尚、能够依然感恩生命、心中时常涌起“感谢”之意的人必然能够得到解救。我希望能够有尽可能多的人认识到,感恩心看上去微不足道,其实却拥有巨大的力量。正是由于小时候的家教,所以我才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感激之情,这些教诲早已融入了我的灵魂之中。反观现在孩子的父母,大都缺少教养和感恩心,教给自己子女的全是些自私自利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父母只会让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进好公司,拿高薪。只要5分钟没有氧气我们就将死亡,没有水我们同样无法生存,众生如果能够明白这些事实,认清自身存在的脆弱,自然就会对于我们的一切所获所得产生感恩之心。世间不是由上帝这样的超越性的存在组成的,而是由众多一个一个的凡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的。如果没有农夫耕作的话,我们就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必须催生出感恩、祈祷以及能够让众生融为一体的智慧、创造力和大爱,这是包括父母、教育者、政治家在内的所有人的职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来,整个日本社会一心追求物质享受,宣扬感恩心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当人类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抵达极限时,是自暴自弃地走向战争,还是开始选择向上帝祈求救赎,这就取决于我们现在是以怎样的形式来教育众生。我认为,不仅是商业领域,教育和政治领域里也同样需要这种带着美好的感恩之心的教育。我相信,如果众生能够以这些来作为心中的准绳,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的话,那么就必然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获得幸福富裕的人生,对此我们丝毫不用怀疑。所有人都拥有灵魂,因此,即便小孩子不懂得里面的含义,父母的教诲也必然如本能一般为小孩子处于不同维度的灵魂所吸收。然后等到小孩子长大成人时,这些当初的教诲必然会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不管是父母的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都应该是为了能够让受教育者觉悟灵魂,发挥自身的爱、智慧和创造力,以此来为众生服务。
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充裕,如果无限度地追求欲望,就会感觉不足,心中就会充斥着不满,就无法感受到幸福。
相反,即便是在物质匮乏、一贫如洗的状态下,如果具备知足之心,就仍能感受到幸福。
就是说,幸福与否,是由人的心灵状态决定的。“满足了这些条件就能幸福”,世上没有这种普遍性的标准。
在临死时,能够感觉到“我的人生是多么地幸福啊”,塑造这种能够感觉到幸福的心灵,才是重要的。
如果没有这种能感受到幸福的“美好心灵”,就绝不会有幸福。那么,要塑造这种美好的心灵,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据说人有108种烦恼,释迦牟尼说,这些烦恼是陷人类于痛苦的元凶。这些烦恼中,最厉害的有三种,就是“欲望”“愚痴”“恼怒”,被称为“三毒”。
我们人类是在这“三毒”的控制下度日的生物。想比别人过更好的生活,想轻松赚钱,想尽快出人头地。
这种物欲和名誉欲,隐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如果这些欲望无法实现,就会转为恼怒:“为什么事不如意?”恼怒之余,就会对那些成功人士心生嫉妒。
一般人随时随地都会被这样的烦恼所支配。但是,人要听任“三毒”摆布,就绝不会感受到幸福。
从出生到死亡,人需要单独走完全程。这个过程中,不仅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也时常受到源自我们内心“三毒”的威胁。
所以,释迦牟尼倡导持戒(持有道德规范,并努力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抑制利己心,抑制烦恼。
当然,利己心和烦恼,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能量,不能一概否定。但是与此同时,它们有剧毒,让人陷于痛苦,甚至断送人的一生。
这样的利己心和烦恼,是把我们引向不幸、毁灭我们人生的元凶。
但另一方面,人类原本也具备美好的根性,它与烦恼处于对立的位置。比如乐于助人,为他人尽力就能感觉到喜悦等。
这种美好的心灵,每个人都具备。但当烦恼过多时,这样的美好心灵就不容易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摆脱欲望。要完全消除“三毒”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努力控制它们,抑制他们。这样的话,美好的心灵就自然会呈现出来。
为此,释迦牟尼告诉我们要有“知足之心”,就是培养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灵,这才是重要的。
不要贪得无厌,不要怒火中烧,不要牢骚满腹,重要的是努力培育一颗仁厚充裕的心灵。
每天带着知足之心、感谢之心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就能变得丰富多彩,幸福美好。
其实世间事,即使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也绝不会像预想的那么糟糕,关键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以烦恼的心看世界,世界处处烦忧;以明朗之心观之,生活处处可爱。学会把烦恼留给昨天,把简单留给今天,把期待留给明天。
当你的心态对了,生活也就不会那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