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的字一样高级,崔寒柏挺丑书,源于对传统不理解
兰亭奖金奖获得者崔寒柏自从获奖之后,便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老百姓也认可了他的字。人就怕沾沾自喜,一旦陷入自我崇拜中,就容易做出错误的主观判断,甚至会仿效真正的英雄人物,去改变时势。丑书由于背叛传统已经引发了普遍的反对,在这个时候,崔寒柏凭借兰亭奖这个金字招牌,试图给丑书正名。
其实这个招牌的含金量真算不上有多高,本身奖项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设立的,颁发的对象又是中书协会员。这好比一个村集体,为了鼓励农民为村里多创造效益,设立一个劳模大奖,参加评选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本村村民,邻村的的大爷、大妈地种的再好、猪养的再肥,也没有资格参加。所谓的兰亭奖,说白了就是中书协自己给自己发奖。得这么个奖,并不意味着就成了王者,拥有指鹿为马的超凡能力。要让人信服,还是得有经得起检验的理论。
崔寒柏作品
他挺丑书的文章中,一些论点明显就没有说服力。文章中称: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喜欢相对周正和完整的字形,人们也很容易把书法家定位为能把字写得(外形)更完美的人。大家最能接受的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来静态的完美,永远不会被大众认为是丑书,但在书法家们看来却了无生机。因为书法中蕴涵了美的变幻,那是用很多变量中的笔、墨、纸、字型等技术上的元素,及作者情感、随机的兴致、内容的影响、当时的发挥等附加成分,使作品呈现出鲜活,而不是刻板。
田英章作品
这番话其实是西洋美术式的剖析,看似有道理其实很偏颇。很明显他完全否定了书法的平正一路,其实平正一路照样能够出高级的书法作品。且不说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早就说过: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尽能险绝,复归平正。否定周正和完整,其实连高级阶段的平正也一块儿否定了,这是对传统书法理解不深造成的。
古人的书法实践早已证明,孙过庭才是真正的书论大家,历史上把字写得周正、完整的大家并不少。远的不说,就说清代就有两位大家把字写得周正、完整,而且还极有规律。金农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字不仅面貌独特,而且极有规律,被人称为漆书,看上去就像当代的工艺美术字。另一位叫伊秉绶,虽然写的是隶书,但他的隶书一改汉隶的生动、古拙,他的字平正周正不说,其规律性比起金农来一点儿都不逊色。
金农作品
按照崔寒柏的理论,或者说王镛的艺术书法理论,这都算不上高书。实际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两人不仅在清代是数得上的大家,就是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没有人敢说他两人的字了无生机。尤其是金农,不仅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充分证明了古人“书画同源”的理论十分正确。字的确能够通画,当然传统书法的练法才行,创新书法没戏。金农和伊秉绶的例子说明,字的好坏并非以周不周正论,写得周正的字一样可以是很高明的书法,写得不周正的未必是高书。
金农作品
评价书法重要的是要看神彩,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就说:“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书法好坏起决定作用的是神采,而不是形式,丑书之丑就是因为只注重西洋美术式的形式变化,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神采,这样的字难能不丑。崔寒柏挺丑书,其实就已经证明他看不懂神彩。
伊秉绶作品
崔寒柏之所以会认为周正、完整的字不高级,实际是刚过书法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孙过庭说的,既知平正,务追险绝。险绝之后还有一档子大事儿,就是复归平正。从书法史上来看,平正、完整的好字并不在少数,只是当代这些所谓的丑书大家看不懂,包括兰亭奖金获得者崔寒柏,也一样不懂书法,只看形式忽略了内涵。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