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记((六十九):三轮复习,最该做到的
2021.5.10 阴
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要高考了,复习到了最紧张的时候。按照惯例,经过了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对考点题型的归纳这所谓的两轮复习后,被称为三轮复习的强化训练又开始了。
可以说,经过了前面的系统复习,学生对知识点、题型、答题规范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做了大量的题目,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作为前面两轮复习重要补充的三轮复习,就是要通过定时定量的强化训练,进一步熟悉考试的各个环节,熟悉可能考到的题型,进一步对答题思路和规范进行固定,巩固落实前面的复习成果,以期做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
要在三轮复习中达到好的训练效果,下面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饱满的热情
不管做什么,热情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只有保持对某件事足够的热情,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一轮、二轮复习的结束,有些学生开始出现疲惫的情绪,大量的知识点记得焦头烂额,大量的思考更是头脑发胀,再加上大量的训练,也让自己精疲力尽。有人可能因为劳累,显得无精打采,对日复一日的复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这些,都是要不得的。越是到了关键时候,越是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要让自己充分认识到最后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保持饱满的热情,每天做到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才能提高。要知道,笑到最后的才是真英雄!
二、细密的思维
复习到了最后,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查漏补缺,打磨好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经过了前面的两个阶段,几乎高考能出现的题型都已经见过,大面上已经没有多少陌生的地方了。这时要做的就是把每一个细节打磨好,保证最大程度的得分率。有些题目明明会做,可是总得不到满分,这除了主观题本身的特点——个人理解和表达与标准答案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外,还有对文章、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答题的基本术语的使用、答题的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还有对于一些新的情境的认识和理解,要能还原到一些常规的考查角度上去。因此,要认真思考,分析出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提高点,以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到极致。
训练的过程,也是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不足的机会,如果有自己感到陌生的拿不准的知识点,要及时补上;不熟悉的题目,要及时研究透彻,并再找几个同类题目进行训练,及时弥补缺口。
三、适度的紧张
紧张,是每一个人在面临重大事情时都会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学生到了高考前期,出现一定的紧张情绪,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其实,适当的紧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有学生觉得自己有些紧张,以为自己心理状态不好,担心会影响复习,有些家长也不断地安慰孩子“不要紧张”,作用适得其反,他们正是通过这种心理暗示,让孩子更加紧张。
适度的紧张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对时间的一种自觉的把握,学生会觉得还有许多知识点要再一次归纳,许多题目要进一步熟悉,而时间算下来又不够用,心里难免会有一定的紧张,这样,就会不断地提醒和督促自己,更加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适度的紧张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合理的作息
有人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有那么多需要做的事,根本没有时间来安排,于是就选择了加班加点,吃饭时看书,晚上会学习到下半夜。这样做,不是科学的选择,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透支,头脑不清醒,学习效果自然不好,反而还会增加自己的紧张情绪。
强化训练,除了老师正常的安排之外,自己能控制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每天,要及时做好计划,保证各科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巩固落实,查漏补缺。特别是要规划好一些小时间,比如饭后、课前,可以处理一些需要记忆的细碎的东西;整节的自习,要针对训练过程的薄弱地方做深入的总结和巩固练习。这样,完成了每天的任务,就可以按时休息,没有必要再额外占用时间,况且,休息好也是学习好的保证,不要只看一天一时,要考虑到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如果把身体搞坏了,那耽误的时间就更多了,所以,有人慨叹“连生病的时间也没有了”。
有几个环节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一是课间,不要总坐在座位上,坐的时间久了,会腰酸背疼,再加上教室人多,空气不好,大脑也会出现缺氧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因此,课间出来活动活动,透透气,如果不想出来,也要起来站站,活动活动手脚,看看窗外。当然,不管是在教室内还是教室外,都要避免说一些没用的话,避免过分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要做一些剧烈的活动,避免无谓的受伤。
五、稳定的心理
为了更好地呈现训练效果,各科往往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完了,打一个分数,便于学生对每一个题型有更加清晰、细致的认识,找准薄弱点。这样,基于自己的基础和能力,以及复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成绩上的起伏,要保持稳定的心理,不要计较一次考试的分高分低,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
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巩固并保持强势的项目,及时弥补缺失的地方,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然后及时改正,就是最大的收获。如果考好了就沾沾自喜,心会浮起来,很难更深入地投入到复习中,也很难发现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如果考得不好,就过分地责备自己,容易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中,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信心,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都不是应该有的心理状态。
古人也说“胜不骄,败不馁”,“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训练更要稳住心神,高手之间的较量,有时就是比心理,谁的心理素质过硬,谁就更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复习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十几年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到了最紧要的一次测试中,一定要全力以赴,力争把自己最佳的状态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