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一的《孟子》都讲了什么?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分享《孟子》,一说到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人称“亚圣”。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 比孔子小差不多200岁,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思想家。在孟子的时代,也是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古代思想和文化高度繁荣的一段时期,当然和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有很多,比如商鞅、庄子、惠子、鬼谷子、公孙龙,还有稍晚一些的韩非子、荀子等等。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各家思想层出不穷,都有各自的思想和主张,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孟子》正是其中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的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灵魂。那《孟子》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值得千百年来人们传颂?在分享孟子的思想和贡献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孟子的生平。
孟子本名孟轲,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在今天山东邹城一带。他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孟孙氏,孟孙氏衰落后,一部分人迁到了邹国,孟子就在那里出生的,而到了孟子这代,他们家族也没有什么贵族光环了。所以,孟子其实和孔子差不多,也是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人。
孟轲在成为孟子之前,其实也是个熊孩子,好在他有一个精通教育心理学的母亲,传说孟子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懂得教育小孩的妈妈,有很多“孟母教子”的小故事。比如“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等等。
其中“孟母三迁”说的是,孟母为了不让孟子和其他熊孩子在一起,还曾搬了三次家,显然她已经懂得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当然,孟母的教育也非常严格。
其中“断机教子”说的是,在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母亲问他:“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被吓到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怠慢学习。
在母亲的影响下,孟轲果然学有所成,接着他师从孔子的孙子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而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五代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提出了“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的治国理念,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和孔子一样,孟子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都是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
在游历过程中,虽然孟子受到了列国的尊崇和礼遇,待遇比孔子那时候也强多了,可是他的思想基本没有被哪个国君推行,因为实际上完全做到“仁政”是很难的。经过二十几年的游历,没有啥实际成果,于是孟子归隐故土,和弟子们著书立说,写成了《孟子》一书。
说到《孟子》一书,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的灵魂和基础,《四书》是宋代每年的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也将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孟子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开始以“孔孟”并称。到了元朝,更是追封孟子为“亚圣公“,“亚圣”之名便成了孟子的代称。
孟子虽然并非功成名就,甚至可以说他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但是为什么《孟子》一书被封为儒家经典,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呢?接下来,说说孟子思想的几个关键点。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那什么是“仁”呢,其实就是“人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那怎么才能做到“仁”呢?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五点:
1、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3、尊人权。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4、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5、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不是孟子的原话,但在孟子的伦理哲学中,“性善论”是他的一个标签,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孟子也是一位教育家,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
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说,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好了,简单介绍了孟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接下来的文章,我将逐篇分享《孟子》的精彩内容。《孟子》一共分为七篇,每一篇再分为上下篇,所以就有十四个部分。篇名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完章、告子、尽心。前六篇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而只有《尽心篇》例外,它们都写了什么内容,值得我们千古传颂?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