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

I导读:肠胃病之所以能使精神失常,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或其他现在尚不明了的原因所致。抓住疾病的本质,从肠胃论治精神、神经疾病可收到良效。(编辑/闫奇峰)

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

著/李克绍

由肠胃病所引起的精神失常和神经障碍,只是肠胃病全部症状中的一部分,但有的却很突出,常使其他肠胃症状显得极不重要,使患者和医生根本不去注意,这就常常抓不住病的本质,只对症处理,久治不愈。

肠胃病之所以能使精神失常,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或其他现在尚不明了的原因所致。这在中医术语叫作“肠胃不和,则九窍不通。”

肠胃不和为什么能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呢?这首先应从肠胃的功能说起。肠胃主管吸取营养和排泄糟粕。营养物质通过肠胃到达耳目口鼻,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就灵敏,就正常,这叫“清阳出上窍”。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所剩下的糟粕,又经过肠道的泌别与排泄,下出前后二阴,人的大小便就正常,这叫“浊阴出下窍”。如果肠胃有病,不能充分吸收营养以增强上窍的功能,或者排泄障碍,糟粕不能彻底地、及时地出下窍,这叫“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这样,耳目口鼻得不到正常营养,反受浊阴的蒙蔽,就可能发生幻听、幻视、幻觉等不正常现象。尤其是精神较为脆弱的人,或者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人,就更会这样。耳、目、口、鼻是七个窍,加前后二阴两个窍,共九个窍,所以叫作“肠胃不和则九窍不通”。前几年出版的《沈绍九医话》中提到“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也是这个道理。

肠胃病所导致的九窍不和,常见的症状是头晕、目眩、耳鸣,以及烦躁、失眠,甚至谵妄、发狂等。后者属于意识障碍,中医术语不属于清窍,而称为迷了心窍。

下面讲述几个肠胃病所引起的精神、神经失常症状和治法,以供临床参考。

一、发狂案

名医张子和,路过古亳(河南省亳县),逢见一个妇女,嬉笑不止,已有半年。请过好多医生治疗,总不见效。张子和诊视后,令人把约二两重的一块沧盐,在火上烧红,放冷后研成细末,另取河水一大碗煎盐,三五沸后,离火放温,分三次饮下。饮后用钗(古时妇女插在头上的有柄金属装饰品)向喉咙探吐,结果吐出热痰约五大盏。又给予大剂黄连解毒汤。几天以后,就不再喜笑了。

二、癫痫案(肠胃虚弱)

尚小宝,女,7岁,沂源某工厂工人之女。1976年6月中旬,其父领来求诊。

其父代述:患儿2岁时,因感冒发高热后又受惊,致癫发作。每日发作三四次或四五次,从未间断。长期服西药冬眠灵,每日3片,亦未停止发作。余因其系高热引起,怀疑是脑炎后遗症,因给予《金匮要略》风引汤方,嘱其回家连服几剂后再来复诊,观察疗效。

1976年7月25日复诊,前方连服3剂,无效,反夜间盗汗,即在白天,也比从前容易出汗。并且面色㿠白,脉细兼弦,虚象比初诊时更为明显。其家长追述:此女二三岁时,曾患过很严重的腹泻,昼夜不计次数,甚至卧着时大便也不自觉地流出,服药无效,后经针刺治愈。根据这一病史,结合目前虚象,知与肠胃虚弱有关,因另拟一暖脾兼镇静之方。

党参15g,炒白术9g,茯苓9g,橘红3g,炮附子3g,炙甘草6g,僵蚕3g,全蝎1.5g,远志3g,柏子仁9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半夏6g,肉桂1.5g,石菖蒲1.8g,每日1剂,水煎服。

上方共服25剂,冬眠灵已由每日3片改为每日只服1片。患儿面色红润,盗汗已止,精神远比以前活泼。癫痫虽然仍有发作,但已极轻,只几秒钟即已过去,陌生人一般不容易看出。其家长并说,此女孩从前烦躁易怒,现已大为改变。且已经入学,并担任班长云云。诊其脉象缓和,舌诊无异常。上方去僵蚕、全蝎、半夏,加入熟地黄9g,肉桂改为1g,嘱其续服,巩固疗效。

三、癫痫案(痰结胃脘)

王某,女,年约五旬余,住济南市白马山。

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天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中西药通尝不效,后经人介绍求我诊治。

望其舌上,一层白砂苔,干而且厚。触诊胃部,痞硬微痛,并问知食欲不振,口干欲饮。当即告诉病人,此系痰饮结在胃脘。但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癫痫,并不以胃病为重。我想:癫痫虽然是脑病,但是脑部这一兴奋灶,必须通过刺激才能引起发作,而引起刺激的因素是很多的,譬如用中药治癫痫,可以任选祛痰、化瘀、解郁、理气等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可能减轻发作,甚至基本痊愈,就足以证明。本患者胃脘有停痰宿水,可能就是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果消除了这些诱因,就有可能避免癫痫的发作。据以上设想,处方如下:

茯苓12g、生白术10g、炙甘草6g、白芍9g、枳实9g、僵蚕6g、蜈蚣1条、全蝎6g,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于一年后又来学院找我看病,自称上方服了十数剂之后,癲痫一次也未发作,当时胃病也好了。现在胃病复发,只要求治疗胃病云云。因又给予健脾理气化痰方而去。

四、烦躁失眠案

李某,女,年约六余,山东大学干部家属。

19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须服安眠药片,也只能少睡片刻。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黏腻。并问知其胃脘痞闷,丝毫不愿进食,多日未大便,但腹部并不胀痛。这是湿热结于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要想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12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枳实9g、炒麦芽9g、苍术12g、炒神曲6g、大枣2枚,水煎服。

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大见好转。接着略作出入加减服了几剂,终至食欲增进,大便通畅,一切症状,大有好转。

本患者治愈一年后,失眠症又发作过一次,也是伴随肠胃症状出现的,这足以证明,其失眠的根本原因在于肠胃不和。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李克绍医学文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