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签约诗人草根吟叟(王世金)《导师教我写诗填词》 | 《郭铭璐画展》

(插图系画家郭铭璐画作)

草根吟叟作品

《导师教我炼诗家语》
'诗家语'具有语言锤炼之特点,即用字凝炼而精确。
凝炼关系作品之质量。所谓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诗家语'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出于常理之外,入于情理之中。修辞上有语言艺术夸张之特征。用语往往率直、天真、主观、情感化而非理性之抽象概念化用语。
其基本特点是:

(一)诗家语常常是不合'法'的法。

(1)语序异常。如'轻轻地我走了'(徐志摩)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这就没有诗味。

(2)句法异常。如'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变,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天上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岑参)如果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就不知所云了。

(3)省略主语。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都省了'我''吾'之主语。(4)拒绝精确、准确。如'一轮明月照故苏',追究明月只照故苏吗?如果准确了,则无诗味了。

(二)诗家语常常是不讲理的。所谓'不讲理',就是违反习以为常的生活罗辑思维,也就是通常情况下的常理。'无理而妙',妙就妙在'无理'中更强烈地表现出诗味与诗美。如张子野《一丛花》最后两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李,犹解嫁春风',春风如何能嫁?这是'无理',但有诗味。
(三)诗家语是'无言'的。'至言无言',诗是将'可述性的意义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艺术。诗在想象世界里是极端自由的。以'可说出来'代替'说不出来'。如'鹦鹉前头不敢言'、又如'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诗在笔墨之外,诗在诗外。
   诗家语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是形象性,诗语是形象而不是概念。二是动作性,让形象呈现动态,给人以动感。即巧用动词。三是色彩性。写形象不是素描画、黑白片,应让形象充满色彩。四是音乐性,寻求音乐与节奏的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要形象自然,感情自然,则来之语言的自然。切忌拗口、造作、苦涩、生硬,更不能生造或拼凑辞汇。
《导师教我写'奉和''酬唱'体式诗词》

奉和,即为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历来奉和的诗词很多,志趣相投的文人们,趁雅兴酌酒吟诗,以表达情谊和抒发胸臆。因受限制,和诗写来较首唱更难。赓和之作,往往需观原诗之意,以求和原意,和诗需重在自谦便合赓和之意。依据自己的感受而酬和。

形式上,可步韵(次韵)、依韵、用韵、另韵、借韵;立意上,可顺其意或反其意或另立意(借韵)。分别是: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的原韵。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敬步''敬和''原玉',是三种和式的谦虚口语。
《导师教我写绝句》

绝句章法千变万化,但主线不可缺少。因其编幅小字数少,故其开端不能迂回曲折,或随意铺排,而应直入本题,从靠近诗的主旨着笔,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平平道来,从容承接。

'转'通常在第三句,由人的活动到景物状况,由景物状况到人物行动或思想活动,由别人行动到自己行动、见闻,由过去的人事到如今的情景,由现在到将来,由眼前到幻想,由叙述自己爱恨之因等,都可以'转'。后两句比前两句重要,第三句尤为重要。

'转',要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转出新路、拓出新意、深意。第三句的'转',为了拉出、铺垫、反激、强调的作用,前人常用下列词:不、莫、独、更、如、若、何、谁、纵、欲、愿、今、至今、昔、遥知、早知、须知、谁知,等。

'结',是精彩之处,画龙点睛,结句一好,全诗尽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以理结,多半是伴随抒情、议论,寓理于事;二是以情结,由景及情,或是情的深化;三是以景结,情寓景中,则神韵自出。

归结起来,拟括为八个字:平起、顺承、跳转、妙合。

《导师教我写律诗》

律诗共八句,其中的起、承、转、合,可以分别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来完成。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而诗中波澜不需要太大,精彩处体现在中间两联上,大开大阖,主要以铺陈为主。

律诗写作有九忌

一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诗词立意贵集中、创新、深远和真挚。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

二忌,少形象,缺意象,多政治术语。诗不同于政论,必须有诗味,有意境。意象是意境的基础,有情有景产生意象。意境则是比意象高越一级的美学范畴。只讲道理,有了'意',但沒有'象',就谈不上诗味,更难表现'意境'了。

三忌,对仗不工、偏枯。对仗,要使用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

四忌,合掌。'合掌'指对偶句中出现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和,乃作诗之大忌。如'怀先哲''忆昔贤'即为合掌。'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的出句与对句所用词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也谓'合掌'。又如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时,也容易出现'合掌'。同义如'犹''尚'、'因'为'、'听''闻'、'知''觉'、'如''似'等等常会构成合掌。

五忌,四平头。所谓'四平头',如连用四个地名,或两联中各句开头'冬日''夏天''春来''秋至',均以季节词开头,是为'四平头'。

六忌,音步应谐不谐,应变不变或应同不同,应异不异等。

七忌,出韵。

八忌,诗中词语多处犯复或犯题。如诗中出现'阳关''雄关''立漠'大漠''流沙'等即为犯复。

九忌,章法欠周到。即章法、结构、起承转合,应合理安排妥当。

《导师教我诗词贵含蓄》

诗词贵含蓄。首先,从含蓄立意上有三种类型:
第一,醉翁之意,意在言外。诗词常常借助客观的物象寄兴言志,将诗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得含蓄深沉。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人将思绪定格于一个寂静、空灵的画面,托物言志,借景抒怀。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没有一个悲愁字眼,但读来令人断肠。再如,古人要表现节操,一般喜欢用松竹菊梅荷等具体事物来代替,如果直接说出人的某些节操,而不使用借物言志之法,这样太直接,易写成'老干体'。
第二,王顾左右,意在言他。即落笔往往不在正面的具体描写上,而是从侧面、对面迂回地表情达意,务求从虚中见实。如高适《除夜》,其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用衬托手法,落笔对方,不写自己思念故乡,而是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把思乡之情抒发得婉转、真挚。或以反面衬托手法来表达含蓄,是古人使用最多的手法。
第三,正话反说,意在言深。反笔和正笔相反,是指构思从反面切入,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表意曲折而有情致,体现出立竿见影或见影知竿之妙处。如唐彥谦《小院》:'小院天人夜,烟斜月转明。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此诗抒写离情,前三句层层烘染、蓄势,'不必有离情'却从反面写来,以'反'见'正',深刻表现了离情的郁积难遗,妙不可言。
其次,从含蓄造景上,归纳为三种模式:
第一,以景启思,半露半藏。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诗忌露忌尽,下语三分,话不说完,留有'空白',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诗也就耐人寻味了。如元稹《古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作者只是淡淡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引而不发,却意在言外,通过一个细小的生活断面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内含丰富。
第二,层层布景,亦景亦情。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步步展示出诗人顶风冒雪投宿山村的情景。着墨不多,而人物却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第三,拈景结情,余韵余味。《乐府指迷》云:'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诗词以情作结,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用景结很容易做到结的深远,结的有味。如元稹《西归》:'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以景结之,情韵悠长,神余言外。
再次,从含蓄炼句上,归纳为三种方法:
第一,弃直就曲,引人入胜。含蓄炼句自当求个妙处:明是心愁而眼中泪难止,偏怪风儿往眼里吹;心中有结,而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第二,疑问作结,发人深省。问而不答,构设悬念,供人思索玩味,使诗具有含蓄不尽的韵致。如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第三,避实就虚,授人以柄。特别以梦境、声音作结,创造一种清幽缥缈的境界,也是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