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炳寰

饶炳寰

基本内容

饶炳寰(1901-1974),原名伟昌,广东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人。1923年参加革命,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8年与饶龙光一起领导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曾与张鼎丞罗明并肩战斗。1933年在上海参与组织“左翼记联”任常委,并编辑出版《集纳批判》。后受饶彰风委派担任省府地下工作组组长,策动吴奇伟等国民党将领举行粤东起义。参加了解放广州,接管广州的工作。解放后参与了广州市政协的筹建工作,为广州市政协元老之ー。历任太宁农会执委、太宁支部首任书记、中共大埔县委委员兼附城区委书记、工农革命政府秘书、广州市政协秘书处副处长,广州市政协委员等职。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有一座建于1763年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义训堂”。楼中曾有父子、兄弟、爷孙、夫妻、妯娌等35人参加革命。“义训堂”这个红色大家族,在大埔革命运动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3月21日,“义训堂”被大埔县党史部门确认为“大埔县革命遗址与早期大埔县委机关办公旧址”。 “义训堂”有一个农民运动先驱饶炳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建农协 支援北伐

饶炳寰出生于大埔县茶阳镇太宁义训堂中农家庭,从小受祖父饶果洪和父亲饶百我的教育和熏陶,就读中小学时,就积极参加了“五九”“反二十一条”救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参加工作后,又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

1926年春,饶炳寰与堂兄饶龙光、张高友等在“福兴寺”成立了大埔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太宁农民协会,饶炳寰任农会负责人,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实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展减租减息、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多次发动太宁及周围村庄农民到县城(茶阳)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集会请愿等活动。在太宁农民运动的鼓舞下,百侯中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揭露区长的劣行,将区长押捕游街示众,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其他各乡农民、学生积极响应,掀起全县农民、学生革命运动的高潮。

1926年9月17日,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福建,途经太宁。饶炳寰带队组织农协会员支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组成军需运输队,运送粮食和武器,支援前线,并和北伐军一起攻打永定县城。在永定见到苏联顾问鲍罗廷,并得到北伐军奖励锦旗一面:“民国十五年秋,我军入闽,经过太宁,深得乡人之赞助,特赠此旗以作纪念。县长叶醉生”。队伍在战火中得到锻炼,成为大埔组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

1927年1月太宁党小组建立,2月太宁农民协会成立太宁农民自卫军和中共太宁支部,饶炳寰任太宁首任支部书记兼农民自卫军负责人。同年9月,太宁支部扩大为中共附城区委,饶炳寰任中共附城区委书记,领导太宁、黄砂、漳溪、大靖、岩上五个党支部。太宁是大埔县最早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村庄之一。

二打县城朱德赠枪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暴行和接应“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同年6月大埔县委决定发动工农群众举行武装暴动。在罗明、饶龙光等人的帮助下,太宁农民自卫军负责人饶炳寰将太宁农军召集在太宁公学集合,汇合张鼎丞所率前来支援的永定农军40多人,在其他各乡农民的配合下,攻打大埔县城茶阳,占领了伪县政府,成立大埔县政务委员会,此次暴动称第一次太宁暴动,也称县城暴动。

“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在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下,南下广东潮汕地区。1927年9月16日,南昌起义军由福建省永定县沿汀江而下进入大埔县境,到达青溪镇石下坝。为迎接南昌起义大军,太宁农军首先进城,大埔县部委书记饶龙光和时任中共附城区委书记的饶炳寰等人率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第1连及附城各乡农军100余人,从北门和西门两个方向攻入县城,直捣县府,解除了县警队武装。攻下茶阳后,正式宣布成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建立大埔县第一个红色政权。

次日,由前委李立三彭湃任命饶龙光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饶炳寰任工农革命政府秘书。接着,在茶阳养育堂研究支援起义军事宜。太宁农军随起义军进驻三河坝,助起义军阻击尾追之敌,掩护前委及主力军南下潮汕。农军第一连驻守县城,为起义军筹粮筹款,同时饶炳寰组织宣传队、担架队、运输队,做好后勤供给、救护伤员等工作。9月20日,朱德率后续部队第11军25师入城,看望了在县城担任警戒的太宁农军,并赠送150支长枪,极大地提升了太宁农军的装备和战斗力。

1927年10月1日,朱德指挥起义军约3000人及大埔农军,于三河坝阻击国民党钱大钧部2万之敌的进攻,与敌血战三个昼夜,重创敌军,我军也伤亡不少。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带部队于10月4日撤离三河坝。10月 6日,朱德在茂芝召开军事会议,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经饶平、平和、永定又绕回太宁,太宁党组织及时供应起义军粮食。同时,派党员饶寿田、张佳来为起义军做向导。起义军于1928年4月底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所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中国革命复兴的种子和希望。

朱德起义大军离开后,太宁连遭反动军队攻袭,太宁农军为了保护家乡,立予迎击。击毙敌军连长士兵数名,同时被烧毁房屋十余间,饶炳寰的住家义训堂也被敌人烧毁。

协助暴动 投奔新马

1928年5月,大埔县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加紧扩大武装斗争,饶炳寰被派回埔北负责工作。为打开永定农运局面,饶炳寰受县委指派,与堂兄饶龙光、叔父饶寿田等带领大埔农军协助张鼎丞的永定暴动。张鼎丞率农军撤回金砂,建立了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军营和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苏维埃政府。永定暴动失利后,第一营在饶龙光率领下活动于闽粤两省三县(大埔、永定、平和),多次受到反动武装围剿,兵员和弹药得不到补充,仅剩百人、长枪五十余支,战斗力大为削弱,最后只得转入永定金丰一带深山密林中隐蔽。住在潮湿的煤窑,靠摘来的山果充饥,饶炳寰由此落下风湿痛病根,解放后曾一度双脚无法行走。

1928年10月,因根据地受反动武装的摧残、破坏,群众斗争情绪低落,广州暴动失败,党组织发出指示:要求疏散隐蔽,保存革命力量。经组织许可,1928年冬饶炳寰来到马来亚,由槟榔屿党的负责人梅英介绍,加入马来亚共产党,恢复组织关系,从事共产国际运动。

1933年1月,他担任新加坡普罗艺术联盟常委,在马来亚北婆罗华侨学校任职,加入国际反帝联盟。他编辑《戏剧导报》十五期,写戏剧理论,联系社会问题,教育群众,宣传进步思想。后来遭到英帝国主义破坏停刊。尔后与当地同仁开设南洋电讯新闻社。

策反起义 筹建政协

抗日战争胜利后,饶炳寰进入旧省府秘书处任科员。1948年11月饶炳寰与堂弟饶褒昌赴香港,接受了饶彰风领导安排的三个任务:1、策动局部和平;2、准备接管广州工作;3、吸收进步青年准备建团。饶炳寰以旧省府秘书处作掩护,任省府地下工作组组长。饶彰风介绍饶炳寰与萧文联系,策反国民党将领吴奇伟举行粤东起义。不久,吴奇伟起义了,饶炳寰却遭反动派追杀,幸得纺织厂厂长萧国藩的通知,得以离开广州,于1949年6月中旬到达香港。广州解放前夕,饶炳寰参加了南方局教导营,从香港回到广州,进行接管广州工作。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建国后,饶炳寰先后担任广州市政协秘书、广州市政协秘书处副处长,在政协连续工作23年,成为广州市政协元老之一。1950年,他参加全国第一次统战工作会议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