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之229
■【原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①,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①口中和:即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释义】
阳虚寒湿证的证治。
“口中和”是少阴阳虚寒湿证的审证要点。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谓之口中和,知里无邪热,是以背恶寒当是少阴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治以灸、药同用,用灸法以壮元阳、消阴寒,可选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用附子汤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灸法与汤药配合使用,可增强药物温经散寒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证“背恶寒”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背微恶寒”的性质完全不同,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背微恶寒,是由于邪热内炽,汗出太多,肌腠疏松,津气不足所致,必口中燥渴引饮;本证背恶寒为阳虚寒盛,失于温煦所致,除口中和外,尚有脉沉肢冷而无热无汗等证。
本证“背恶寒”与太阳表证的恶寒也不相同,太阳表证的恶寒为邪袭肌表,卫阳被郁所致,必与发热头痛、脉浮等证并见。
本证的病机系肾阳虚而寒湿浸渍骨节,治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灸、药同用,其灸可选用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药物治疗用附子汤,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组成。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散寒邪,伍以人参大补元阳;凡阳虚者多水湿凝滞不化,故配以茯苓、白术健脾以除寒湿;佐以芍药以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本方以附子、人参为主药,故其治在于补益脾肾而固根本。
联系下面条文内容,将其辨治要点归纳于下。
■【辨治要点】
★主症:背恶寒,口中和,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成因: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治法: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方药:外用艾灸法,内服附子汤(附子、茯苓、白术、人参、白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