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人到中年依然碌碌无为,牢记这句教诲,助你早些出人头地

有人说,吃苦是人类进化的动机,是种种事业的根本。

这句话对好人适用,对坏人也适用。比如读书学习就是如此。好人可以通过刻苦读书改变人生,坏人也可以。

我们请和珅,和大人上场。

通过《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老师的渲染,相信大家已经对和大人很熟悉了。论演技,王刚老师真可谓是神还原,但是论长相,恕我直言,王刚老师的颜值实在是配不上历史真正的和大人。换句话说,论长相、论才学,张国立扮演的纪晓岚,才是符合历史上和大人的神韵。

和珅虽然是满人,但其实是个苦孩子,九岁前,爹妈全部去世了,甚至差点被赶出家门。但是小和珅很争气,小小年纪就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

后来科举失利,名落孙山。因为是满人的缘故,以文生员的身份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这个“补粘杆处”其实就类似明朝的锦衣卫,不过此时的和珅不过是个普通的侍卫。可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人的。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有两大爱好,其一是附庸风雅,其二是沽名钓誉。但也因这两大爱好,给了和珅机会。

为了追求“十全老人”的名誉,乾隆发动“清缅之战”。此时的和珅便是是乾隆爷身边众多侍卫里的一员。

有一天,乾隆接到奏报说牢狱里有犯人逃走。乾隆听勃然大怒,居然有逃犯在天子脚下溜了。于是在众侍卫面前口吐芬芳,注意,不是骂人,是真的口吐芬芳。

乾隆仿佛孔乙己附体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话音刚落,一众侍卫大眼瞪小眼,除了跪地上实在也没别的法子了。为啥呢?因为听不懂,不知道万岁爷到底讲了啥。

彼时的乾隆怜悯的看着手下这些侍卫们,很想安慰一句“读书少不是你们的错”。突然心头又一阵寂寞——居然没人理解朕。

这时候,突然从墙角发出一个声音: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你没猜错,正是和珅。乾隆发现在一帮“酒囊饭袋”中居然有个人能听懂,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再定睛一看,小伙长的不错。于是说道:

你,以后跟我混了。

不久后,和珅被提拔为乾隆的贴身侍卫,和珅也就此开启了其在官场上的平步青云之路。

坦白讲,此时此刻的我们其实跟那些跪在地上可怜虫侍卫们没什么区别,比如很多人依然不知道,乾隆皇帝到底说的啥意思?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句话出于《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意思是说“逃犯逃走究竟应该是谁的责任”。乾隆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借由《论语》中的经典,询问责任。

而和珅则将计就计,回答: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这句话是出自宋朝理学大家朱熹对于《四书》的批注,意思是说“负责看守的人不能推脱责任”。

一唱一和之余,主仆二人心意相通了,鬼谷子将之描绘为“同声相呼”。

这实在也不是阿信胡诌的,记载在陈康祺所著的《朗潜纪闻》中:

一日,警跸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三语。扈从诸校尉及期门羽林之属,咸愕眙互询天语云何。和珅独曰:“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上为霁颜。

你看,如果和珅对儒学经典不熟悉,机会就算摆在他面前,那也跟他没关系。

我们在感慨和大人能够随机应变的同时,不得不赶快他的能得到乾隆爷的赏识绝非偶然,这离不开他多年的勤学苦读。

你看连坏人都这么努力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

作为弱者,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人生处境,要是想出人头地,就免不得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此,鬼谷子其实也是认可的,比如他说了下面这句话:为强者,积于弱也。

强者本来也是弱者,但是懂得吃苦,善于积累,所以成了强者。

人生在世,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