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斯坦因1906~190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全书五卷,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米兰佛寺、吐蕃城堡、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所发现的遗物主要有雕塑、绘画、简牍文书、织物、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兵器等。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涵盖了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地理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并配有大量遗迹插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资料性强,可利用率高,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中所刊布的资料至今仍是各有关领域的基础资料,有的甚至是唯yi的资料,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大众多翻译为《西域考古图录》,根据原版书籍“图录”根据原书名直译“报告”更专业些)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文献中亦见“司代诺”、“司坦囊”等。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德国地理学家费尔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于1876年用德语首创的“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概念,旨在替换古希腊地理学家推罗的马林乌斯(Marinus of Tyre,1~2世纪)和克劳德·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先后记录的“赛里斯之路”,也就是马其顿商人梅斯·提提亚奴斯(Maes Titianus,活跃于68~80)的代理人于1世纪后半叶为了购买丝绸,从西向东走到赛里斯(Seres,丝国,即中国)都城赛拉(Sera,即洛阳)的一条商路。这条“赛里斯之路”或“丝绸之路”的原始线路,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今叙利亚阿勒颇东北)出发,经过今伊拉克、伊朗、阿富汗,越帕米尔高原入中国,再经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陇右、关中,最终到达东汉首都洛阳。斯坦因中亚考察,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他著名的四次中亚细亚考察,考察的重点地区是我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斯坦因的一生异乎寻常,他的确将他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他所认定的事业,尽管这事业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密切联系。为了他的事业,他终身未娶,在考察中冻掉几个脚指头也无怨言。他一生节俭,没有房屋,没有私产,只有书籍和“私人信件”、“工作记录”、“地图资料”等的箱子。他精力过人,终日写作不辍,著作等身,信件多到无法统计。斯坦因在西方学界的地位极高,当代历史学家欧文·拉提摩尔(Owen Lattimore)誉之为――“他同代人中集学者、探险家、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于一身的最伟大的一位人物”。但是在我国,斯坦因长期以来多被称为“强盗”,而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却鲜为人提。斯坦因在其中亚考察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由于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保存在流沙层中的文物毁于—旦,他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但我们评价斯坦因,和评价其他任何历史人物一样,都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一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殖民主义的熏陶,使他不可避免地做了许多违反东方人民意愿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他的确是一位有创新的大学者,他的许多发现和学说都极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