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里法大马路金陵路的时光阶梯
金陵路过街楼地块,我以为是上海最完美的建筑组合。
它充分符合了上海人的特点,外表光鲜(公寓式)内涵丰富包容(里弄式)。
圣亚纳公寓地处25-41号。建于1929年,距离外滩最近的骑楼。它的漂亮前文《骑楼圣亚纳紫金公寓&魔都3条大马路》已经描写过了。
笃行里三个字每次看到都会感慨当年的人们的淡定,骑楼下的石库门显得别具风情。
笃:
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
笃行:
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努力践履所学。
笃行里:
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的里弄。
金陵东路423弄,沿街带骑楼店面房屋10幢。石库门里弄笃行里,建于1932年,砖木三层有楼房25幢,建筑面积6987平方米。
10幢店面房子弄堂外两侧为商铺。依次为怡大丰参燕号、丰达参号、宝昌参号和养真参行等。弄内石库门房子租给掮客作“歇壁字号”(俗称拎包掮客)成为织袜、织染、电织行业接洽业务的场所。
居民大多是经商的逃亡的地主。一幢楼一户,住房和办公室都在内,兼营批发。
骑楼店面一直到1958年才有所改变。
2015年,金陵东路历史悠久的骑楼已被刷上“拆”字的消息不胫而走。其后,有关予以澄清不会拆除后期将结合城市更新,确定具体保护方案。正式签约的第一天,签约率达99.2%,创黄浦区旧改首日签约新纪录。
笃行里的居民已经搬迁的差不多了,整栋楼看起来都空荡荡,只有行人偶尔从这里匆匆路过幻想着,百年骑楼的新生。
时光阶梯中的金陵东路何去何从,命运牵动着太多上海市民的心。
PS:《大马路金陵东路简史》
大马路金陵东路已走过整整一百六十年。
东起中山东二路,经永安路、四川南路、溪口路、永胜路、江西南路、紫金路、河南南路、金门路、松下路、山东南路、盛泽路、福建南路、浙江南路、永寿路、广西南路、云南南路,西迄西藏中路,全长1402米,
1847年一艘名为LeDuguay Trouin的双桅横帆船在法国海港勒阿佛尔准备起航驶向遥远的亚洲,目的地是当时被称为Chang-hai(法语中“上海”早期的拼写)的地方,敏体尼的著作《中国的开放》谈到他们一行于1848年1月抵达上海。第三天,敏体尼和意大利人、江南教区助理主教赵方济商妥,在洋泾浜和县城之间的地界上租了一处房屋,建立领事馆。
此地块原为上海县城北门外张家祠堂。上海道台补偿县城内耶稣会老天主堂用地后由法籍主教罗伯济使用,并建有三幢小楼。同年4月,法国三色旗在领事馆升起。在旁建造供外侨使用的小教堂,为现今四川南路洋泾浜圣若瑟堂的前身。
一位名叫雷米的法国商人来到上海,向领事提出了租赁土地的要求。1849年雷米获得“两亩三分六厘”上海道台签署的地契约1500平方米的土地,这是法侨在上海获得的第一块“永租”土地合同。
1856年成立法租界道路管理委员会,其后,委员会决定在法国领事馆南侧辟筑道路。路定名公馆马路,字面意为领事馆路又称法大马路。这也是现今金陵东路最早的雏形。
1862年公董局成立。
1864年仅有雷米等4家洋行。同年新建的法租界公董局大楼(公董局迁离公馆马路,原址改建为十层大楼,赉安洋行设计,1935年年底大楼建成归麦兰捕房使用,该建筑现为黄浦区公安局)。法兰西外滩公馆马路2号周边一些商行及教会屋宇的兴起渐成闹市。公馆马路吉祥街、公馆马路郑家木桥街和公馆马路东新桥街就是现今的金陵东路江西南路、福建南路和浙江南路。
1867年建成的第一代法国领事馆,法租界第一批169盏煤气灯将公馆马路、天主堂街等道路照亮。
1874年,租界当局将公馆马路拓宽至13.3米。后以1200吨花岗石重铺40英尺宽的路面,又拨银1500两筑成碎石路。
1895年第二代领事馆大楼为文艺复兴风格,作为地标建筑,它的落成也带动了租界当局对公馆马路进行路政与两旁建筑物的改造工作。
1902年路面再度拓至现今的15米的宽度。由东向西,并逐渐向各条相交会的小马路延伸。19世纪70年代前后,公馆马路与宁兴街(今宁海东路)一带出现了上海近代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菜场,被称为“华洋菜场”或“中央菜场”。此后大康、东升、瑞丰、宝成洋货号、源源京货铺、包元和银楼、忠康福记洗衣作、钱万隆酱园、密采里饭店、鸿运楼、长兴、恒丰、天和客栈、新泰和呢羽、长丰拍卖行等相继出现。
1906年《上海华商行名簿册》载,公馆马路有商号192户,分属62个行业。其中钱业6户、银楼8户、铜锡业4户、玻璃店2户、颜料行1户、洋货铺28户、东洋货业5户、皮箱店3户、袜店2户、线带店3户、海味行3户、南货店7户、北货店1户、水果店1户、洋布店1户、布业2户、绸缎店1户、钟表店3户、衣业11户、皮货业5户、茶叶4户、茶食蜜饯铺4户、烟店6户、烟纸业7户、香烛店1户、酒业5户、鞋帽业6户、药业10户、杂业8户、糟坊4户、米坊2户、酱菜业3户、酱园1户、木器席业1户、藤椅店1户、漆业1户、麻业1户、熟货铺4户、火腿店2户、肉业3户、肉鸭业1户、质当业2户、押业4户、客栈2户、中西打字业1户、钻石业1户、煤炭店1户、报关行5户、帆船业1户、装船业1户、夹板公司1户、厢馆1户。
骑楼释义:
通常认为被覆盖的通道,特指一侧或两侧有商店的带拱廊的建筑。
敞廊建筑(也称回廊式、回廊式)在西方可以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其后扩展到欧洲各地。后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敞廊建筑又传到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地。《上海市政工程志》公董局公布的公馆马路拱廊条例:
民国16年,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至民国23年,廊柱式建筑长度南侧为841米,北侧为532米,整齐的方形高柱林立成行,行人穿梭于骑楼下既可避雨又免曝晒。
公馆马路成为上海别具风格的一条大马路。
1926年《申报》:
法租界公館馬路放寛辦法丶擬將路旁二面之屋丶於改造時丶下層留出一長廊丶俾行人往來丶天雨可以暫避丶目下已有數段實行丶將來全路兩面丶均有相連之長廊丶頗爲特別丶商店門面亦可改良不少丶工部局之地丶亦將改爲商店丶前面亦留長廊丶因將來工部局之新屋丶已指定在霞飛路法公學之地上興造丶明年可望完工丶又照原定計畫丶長廊寬度丶務必一律丶入夜廊下之燈丶歸工部局供給丶邊路可讓出爲馬路丶因此馬路可放寬不少云……。
1946年上海市政府法籍顾问雷米石的追叙式的文字,对修建骑楼的原因、方法、时间、规格,以及当时法公董局有关此事的几次会议内容,都记叙得十分具体、详细。继续拓宽金陵东路宁海东路的建议时,首先回顾了当年修建骑楼的情况:
“随着汽车数量日益增多,此路已经太窄,难以安全行车了,拓宽两侧土地,要引起业主丧失土地,因而提出一个折中解决办法”。
办法是,“维持道路与原有房屋的间距不变(50英尺),但每一房屋下要有廊柱式3.65米孔道留作行人之用”。
外廊式建筑骑楼适合暑热多雨天气,有利于在天气多变的情况下保持街道的商业气氛,但上海阴冷潮湿的冬季,骑楼和外廊式建筑在上海并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应用不多。
1943年上海特别市政府颁布训令 “查本市一、八两区及以前越界筑路路名多用西文,兹者租界收回,亟应更正,以肃视听,现经制定更正路名表,着自本年十月十日起一律改用新名。”
从那时开始,公馆马路正式更名为金陵路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