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兵力不足千人,却成为雷霆救兵,取得彪炳史册的大捷
在二战期间的缅甸战役中,曾出现非常奇特的一幕:数千名英军官兵,竟对一支中国军队竖起大拇指,感激涕零地高呼“中国万岁”。
要知道,在此之前,以“日不落帝国”皇家军队自居的英军,对于远征缅甸的中国军队,态度是颇为傲慢的。那么,他们为何一改此前的倨傲之态,向中国军队如此恭敬呢?
事情得从1942年4月上旬说起,当时驻缅甸的英军遭到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三路围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竟落到一溃千里的地步。
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惊惶失措,万般无奈之下,于4月13日请求中国军队施以援手。
中国远征军当即予以响应,派出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前去解救英军。
但中国远征军尚未到达,英军已经陷入极其危急的境地。日军推进速度极快,在缅甸仁安羌一带,将英缅军第一师及战车营共七千多名官兵重重围困起来。
与此同时,英印第十七师、英缅军第二师和装甲第七旅等部队均被日军切断了增援和退却的路线。
可以说,此时的英军被日军分割成若干块,形势危殆,处处告急!
其中,被围困在仁安羌两昼夜的英缅军第一师情况最为不利,他们不但弹药匮乏、粮食告磬,就连水源也被日军切断了,正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此万分危急之际,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副师长齐学启亲自率领一一三团赶来解救英军,没过多久,师长孙立人也赶到仁安羌地区指挥作战。
这真是一支及时杀到的雷霆救兵!如果再晚来几个小时,英军可能就已经被日军全歼了。
孙立人亲临前线,指挥一一三团官兵激战十多个小时,一鼓作气消灭了据守的(宾)河北岸的日军,使日军无法全歼英军。
此时已成惊弓之鸟的英缅军,不断发电报向中国军队求救,孙立人立即率部出击。
但孙立人分析敌情后,认为他手下仅有一一三团区区一个团的兵力,马上南渡(宾)河与日军正面交锋几乎毫无胜算,他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后,在次日拂晓再攻击日军。
然而,英缅军第一军团长斯利姆上将却急不可耐,再三请求孙立人:一定要马上向日军发起攻击,把第一师解救出来,决不能拖到第二天!
他的理由是:英缅军第一师已经到了最最危急的时刻,随时有可能被日军瓦解。
孙立人重新评估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和态势,对斯利姆无比坚定地回答:“只要英缅军第一师再坚持最后一天,我一定率领部队,在明天下午六点之前,把他们全部解救出来!”
斯利姆仍然不甘心,追问道:“孙将军,你究竟有没有这个把握?”
“我向你保证,”孙立人朗声答道,“我和我的部队将竭尽全力与日军死战,即便战斗到只剩下最后一人,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你的部队救出来!”
斯利姆听了这番话非常感动,他紧握住孙立人的手,连声说道:“拜托了!拜托了!”
次日天刚亮,孙立人就率领一一三团将士强渡(宾)河,向驻守南岸的日军发起了猛攻。
由于日军此前节节胜利,思想上有所松懈,因此面对中国将士突如其来的攻击有些猝不及防,一开始就被打了个下马威,一一三团进展颇为顺利。
但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很快组织起凶猛的反扑,双方对阵地展开了反复争夺。
孙立人知道,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必须以智取胜,用疑兵扰乱敌人的部署。
为此,他指挥一一三团采取以小股兵力袭扰、主力部队突然猛攻的战术,使日军弄不清我方到底有多少兵力。
激战中,一名营长壮烈牺牲,激起了全体将士的斗志,他们面对强敌全无惧色,争先恐后地奋勇冲向敌阵……
经过长达一天一夜的激战,一一三团终于夺回了仁安羌主要高地,并取得歼灭1200多名日军的骄人战绩,把原本已陷入绝境的7000多名英军和500多名英军俘虏、新闻记者、美国传教士等全部解救出来。
日军从英军手中掳去的1000多匹战马、100多辆汽车也都得以物归原主。
那些本已陷入绝望中的英军,万万没想到打败日军、成功解救他们的竟是仅有区区一个团兵力的中国军队。
对于中国将士所做的一切,英军官兵们无不感激涕零,竟不约而同地全体高呼“中国万岁!”
当时日军以强大的战力纵横亚太战场,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在仁安羌一战中,数千日军竟被孙立人率一支不足千人的部队一举击败。
这也是盟军在缅甸战场第一次对日作战中唯一一次大捷,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中国远征军的实力才开始得到盟军各国甚至是对手的认同和重视。
毫不疑问,这是一次彪炳史册的大捷,甚至有不少战争史研究者认为,这是二战期间最了不起的一次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