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治史,未尽实录”:《隋书》中的隐秘世界

文|江上苇

初唐贞观年间官修诸史,以《隋书》最受朝廷重视。太宗皇帝多次关心《隋书》修撰工作,并为之组织了最为强大的编撰队伍——时任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总监,秘书监魏征领修,其余参修的如颜师古、封德彝、孔颖达、许敬宗、令狐德棻等人,也尽是一时之选。

今本《隋书》共85卷。其中纪传部分共55卷,系由魏征主编,于贞观十年(636)修成,与同时修撰的梁、陈、北齐、周四书并称为五代史。朝廷藏之内府而暂未公布。由于这五部史书均只有本纪、列传,而无表和志,故至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又诏以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等人修撰五代史志,由令狐德棻监修。至高宗显庆元年(656)成稿30卷,由长孙无忌奏上,时称为《五代史志》。稍后,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公开发行。因隋居于五代之末,而《五代史志》又基本承袭《隋书》的思想,后遂被并编入《隋书》。

《五代史志》共有十志,包括:《礼仪志》7卷、《音乐志》3卷、《律历志》3卷、《天文志》3卷、《五行志》2卷、《食货志》1卷、《刑法志》1卷、《百官志》3卷、《地理志》3卷、《经籍志》4卷。虽然名为《五代史志》,但其实内容并不局限于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也涉及了大量与北魏及南朝宋、齐相关的内容。

“十志”或为典章制度,如礼仪、律历、刑法、百官;或为天文地理术数,如天文、五行、地理;或为经济文化成就,如音乐、食货、经籍。有力地弥补了梁、陈、北齐、周、隋五书只见人事兴衰,而不见典章制度、经济文化之遗憾。

“十志”之中,最为后世学者重视研究的是《经籍志》,最被吐槽的则是《天文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