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
几年前,读安妮宝贝的书,夹杂在吵闹课间的那种宁静,安妮的故事里总会有这么一个姑娘,清瘦单薄,四海为家,她站在那里,一双眸子就足够让我沦陷。
考完二级,准备晚上去看电影,订了《七月与安生》的票,算是给几年前的喜欢一份交代。
有一段时间,我对于读过安妮的书,喜欢过她感到羞于启齿,那个时候当大众都在批判说她顶着文艺的皮囊矫情做作无病呻吟,我连站出来替她辩白的一丁点儿勇气都没有,甚至我会否定自己曾今在她的文字里得到过安宁。好像岁数一到,就开始热衷于拨乱反正,将过往柔软的经验都拿出来一一批斗,把原本细腻的心思强制加粗,用玩笑来解构周围的一切,彰显出一种虚弱病态的成熟。
如今想想,实在没有必要太过用力的对自己的剩余情绪赶尽杀绝。因为,我们根本不用通过否定过去的自己,来证明今时今日的进步。
读《蔷薇岛屿》,至今依旧记得的是开篇的那个故事,一个男人喜欢上网络上一个不曾谋面的女人。对于《七月与安生》,大都已经遗忘,那句台词蹦出来的时候我才真切感觉到大脑曾今扫描过这个故事。“她们在书上看到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她就不会走远了。”恋爱的时候把回家的路往返的走上好几个来回,也曾像七月那样踩住他的影子,告诉他,听说这样你就不会离开我了。
我很庆幸导演没有把片子往以往闺蜜为男人撕破脸的方向去拍,结束的时候看到陈可辛的名字,突然就笑了,原来啊,陈可辛拍的亲情爱情从来都不会是他们本身,他的框架是生活中点滴细节出来的一段人生。
好像现在小说,电影都太过热衷于用这条线,可能是因为它太好博人眼球,太好叫卖了。但其实一个男人能怎样呢,他根本不会摧毁两个女孩的情谊的,对于男人也是一样,我始终不相信兄弟情谊会不堪到由一个女人瓦解。
出影院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苏家明渣,我至始至终都没有觉得家明渣。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活成安生的样子,自由自在的闯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压抑着在大人面前装乖讨欢心的七月。安生坐火车离开的时候,七月一直哭,当她看到安生脖子上戴着家明的吊坠时,她松手了,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从那尊佛像那就知道安生会把家明让给她,她知道安生是为了她的幸福出逃的,她知道安生根本就不喜欢那个流浪的吉他手,可是在安生大喊着问她“七月,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她没有说话,火车里的安生无奈的伤感的笑,那天的七月一直在哭,她伤心的不是安生离开了,她伤心的是她无法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安生。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和人分享。
为什么我不觉得家明渣呢,家明是那种介于安稳和流浪边界的男人,所以,他看到七月,他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看到安生,他又觉得大千世界,想要远走高飞。可是世界性的命题二选一,家明在劫难逃。七月说,我从来不来北京看你,不是因为害怕坐火车,而是我希望你回来,因为你回来,才能证明你选择的是我。
七月让家明在婚礼当天逃走,她说她不想和一个不够爱她的男人在一起。七月发现安生和家明同居的时候,她终于和安生大吵,她说,要不是我把你领回家根本不会有人爱你。安生说,我一直都在让着你。七月指着安生问,你的什么都是我给的你跟我抢你敢吗。七月知道,安生一直在让着她,也正是这样让她感到伤心,安生,我能为你做什么呢。七月和安生抱头痛哭,家明在门外最终等来七月给出的选择题,一个月后,你如果回来,我们就结婚。
后来七月开始变成了安生,安生变成的七月,七月挺着大肚子来找安生的时候说,你现在太乖了,我有点不喜欢你了。七月在生下童童后离世,27岁,孩子随了安生的姓。家明遇到安生的时候,安生告诉她,七月出去闯荡世界了,她没有告诉家明七月离世了,她要七月永远横在他们中间,永生不得安宁。
她们十三岁相识,一起洗澡,打家劫舍,见证着彼此的成长,计划着每一个有彼此的未来,后来呢,彼此恨过,却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你。如果让我在家明和你之间选,我肯定选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