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治疗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临床工作这么久,我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受到的限制体会特别深。首先,理论理解不足造成认知上的局限。对个案的观察、倾听、共情、理解基于我们掌握的心理学各流派理论、个案临床训练积累和自己修炼。作为基础的心理学理论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治疗,不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门学问,不是随意的聊天,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有理论的掌握才能从来访的只言片语和言行举止中一点点探索出对于表征问题的假设,带来访者找到出路。我最近接待的个案,自伤的孩子比较多。如果不懂心理学的理论,只是单纯的对症状工作,就会很容易说一些劝导性的语言,比如:“这样做不好,你怎么那么傻呢?可不能再这样了,你怎么那么不懂事,让爸妈操心!……”这些话虽然听起来内容是对的,可是让人厌烦,让案主情绪更激动,更不愿跟你接近。如果你头脑里有理论,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对应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家长的应对方式是否符合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如果你这样思考,就会对他的行为多一分理解。也可以由症状想到关系:孩子与周围人的关系怎样?孩子是否在用症状说话,表达家庭中隐藏的、长期未解决的矛盾?由此对应分化、三角关系理论。同时,参考李维榕老师“孩子得病的方程式”,就有了治疗的方向和思路。理论缺乏,心理治疗犹如弹琴没有琴谱,一顿乱弹的随意发挥,不仅对来访者不负责任而且十分危险。对于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就是要突破治疗师对于常规认知上的局限。其次,临床训练不够扎实的受限。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练兵的过程。个案临床训练包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个人体验与个案督导。如果理论的掌握是获得琴谱,那么长期的临床训练便是刻意练习,是有了琴谱之后,按照琴谱弹一万遍的过程。如何从知道到做到?传统练功夫的人都有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心理治疗也是一样。跟着师傅手把手带教实践,做个案一段时间积累经验,然后再给师傅去督导,发现不足后再慢慢练习,才能在临床中摸到套路。新手心理治疗师都曾经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对话对不下去,接话接得答非所问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治疗师临床打磨不扎实的结果。记得起初跟随李维榕老师观摩录像学习、案例督导时,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手里拿着扫帚,不会扫地,手里拿着手术刀,不知道怎么用。经过7年的录像观摩和案例督导训练,眼睛根据来访家庭的互动、眼神、表情、行为、衣着等,识别出他们彼此关系呈现的不同;凭借他们说话的内容、说话的语调、说话的语气、听出话外之音听到人物关系,内心对来访家庭形成初始的画像。根据这个画像,治疗师思考怎么提问、怎么探索、怎么回应。从事心理治疗这个职业,临床训练会一直进行下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职业的一部分,直到你的理论观察思考变成临床工作的自动反应。第三,社会文化底蕴的受限。心理治疗师的基本工作是谈话,会听话、会说话、会接话是心理治疗的艺术展示。如何问话如何接话,不仅得益于专业的受训,更离不开心理治疗师自己的文化修养。因此,一个成熟治疗师的学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历史、地理等都要涉猎。对于一位资深治疗师而言,宗教、哲学、艺术都可以成为心理治疗,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我曾经接待过一对有不同信仰的夫妻,他们苦恼于长辈干预他们的信仰,希望他们能信仰一致。儿子说服不了父母,以至于,每次父母来家里做客,丈夫都要求媳妇在父母面前表演一下,媳妇有被强迫的感觉。公公婆婆一年来家里一次,住十几天,媳妇总是以加班为借口躲着,丈夫不高兴。在治疗中我对丈夫说:“她理解了你的为难,不要求你父母,你为什么还要求她呢?给她自由,你放开她跟你父母的相处不是很好嘛?彼此尊重,也照顾好自己。”那个小伙子思考了一下,好像目前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给我反馈,小夫妻在尊重彼此差异之后,日子过得很不错。还有一对中年夫妻治疗案例,两地分居时夫妻关系还好,后来在一起了,反而过不下去了。两人都说我们对物质要求不高,就是相处起来很不舒服,这样下去,不如一个人过。两人都算事业成功的人,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专业干部。原来两人背后除了不同家庭背景,还有职业受训背景的不同。大学教授对感情期待非常浪漫,特别喜欢语言沟通。而干部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卿卿我我,更多愿意用含蓄内敛的方式表达爱意。治疗的结果就是求同存异。既不能随意改变对方,也不能我行我素。婚姻里需要彼此尊重讲礼貌,也需要妥协理解。最后,心理治疗师个人风格带来的局限。每个治疗师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有人的风格比较灵动,有人的风格比较稳健。风格本身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但是,治疗师了解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且在治疗中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个人风格就很重要了。我们个人的风格有时对治疗影响很大,治疗师的自动反应诚实地照应其真实的样子,所以治疗中以及治疗后随时觉察自己,复盘治疗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记得有次督导中,维榕老师对我说:“刘翯你的治疗太专注,完全是大爱的投入,你的激情力量都在影响来访家庭成员,他们都很听你的,被你感动。我不改变你,我要尊重你身上可贵的天性!”维榕老师的话像镜子一样照见我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让我看见自己:我是如此的想帮家庭,这份真诚,这份激情,打动了来访家庭,获得他们的信任,这对于建立治疗关系非常有帮助。还有一次督导中,李老师看我的治疗录像,对我的坐姿、语言回应的声调与回应时说话的语言特点给予反馈,同时也让我明白,我的语言特点造成了这次治疗的卡顿。这样的督导是十分珍贵的,这是对于治疗师个人风格的督导,这个过程让我看见自己身上真实的部分,同时也思考这些特点如何在治疗中成为了我的局限,我该怎样突破这些局限。心理治疗的工作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一个家庭治疗师通过治疗改变家庭对于症状的认识,调整家庭关系,激活家庭原有的资源,帮助家庭顺利往前发展。也许整个治疗对于家庭而言,只是其生命长河中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改变带来的影响会一直传递下去,治疗师也在与家庭共舞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时代变迁,我们面对的来访家庭都带着当下时代的典型特征,而我们的治疗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融进时代的洪流中。
作者简介:刘翯,正高心理治疗师,中德系统式家庭治疗督导师,亚洲家庭治疗学院院士会员,李维榕家庭治疗高级督导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