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铭医轩|《伤寒耕读录》学用杂谈:茯苓、干姜的作用探讨与延伸

● 干姜

● 干姜改善下利的作用

● 对于小便不利与渴,可使栝楼根和干姜与之适应

● 干姜的增量,因为是更能改善水分缺乏的作用。过于发汗或过于服泻药,因而造成体内水分欠缺,岀现一种烦躁状态,白天不呕吐,也不口渴,变成脉沉微,又无热状的患者,这时用干姜附子汤这是改善体内水分缺乏的良药,也只有在这时才可以用。附子也已经像上面说过的那样,因它具有强力改善水分欠缺的作用

● 有人下利之病态和体内水分缺乏状态使用基本的干姜附子。见《类聚方广义》有白通治下利腹痛厥而头痛者,加葱白的特殊作用,似乎能改善些。可以肯定的说有改善腹痛与头痛的功效

● 甘草在《康治本伤寒论》中,一般用二两稍多一点用三两,只有甘草泻心汤中用四两。不管怎样要弄明白,没有体内水分停滞的现象,才用(甘草干姜)基各种各样的基本药方都是这样形成的。

● 干姜附子具有改善体内水分缺乏的良效

● 甘草干姜具有相当强的阻止体内水分排出的作用。甘草有在体内存积水分的作用,甘草不管水分从皮肤,还是胃肠管,如与排出不相适应,一般能停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专有能力。

● 一般人的生活反应(体力)减退,胃肠机能变弱,水分泻下的状态,甘草干姜汤成为专有停止水分泻下的作用。

● 据吉益东洞《药征》所言:其呕吐者,咳者、痛者、下利者之等,壹是皆水毒之结滞者也。

● 生姜主呕吐,干姜主水毒之结滞者也,不可混矣。厥冷者,毒之急迫也,故甘草以为君,而姜、附以为佐,其用姜、附者,以逐水毒也。按:通脉四逆汤加大干姜用量可为证明,甘草干姜汤有厥用三两,半夏泻心汤亦为三两,黄连汤胃中有邪气(个人以为就是水毒)欲呕吐。

● 纵观条文,含干姜的方剂里,均有烦躁之证。远田裕正说:“烦躁(干姜附子汤)为体内水分欠缺所出现的一种状态。”

● 远田裕正还说:干姜不用说也有止呕吐的作用,在《康治本》中索性称为止下痢的药方,成为使用极多的一首。

● 按:(这句话是在讲甘草干姜汤时说的)此处说的使用极多的一首,不知是否是指桃花汤(独有干姜,无附子甘草)。但本人于“索性称为止下痢的药方”处有不同看法——甘草干姜汤本身,并没有涉及到“下”的情况,纵观下之后的条文,大多都有甘草生姜,尤其是甘草(黄芩汤)乃至直接论及下利者。

● 与甘草干姜(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相比,干姜附子(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的情况仅少一方!从药量来看,泻心汤方均为三两,可知,干姜于此处是为了逐水毒,也就是为了缓解的症状。更有趣的是,甘草泻心汤中,出现了心烦的症状,于是甘草就加量了,所以可知真正改善体内水分欠缺的,尤其是引起烦的症状的,应该是用甘草和附子来改善。四逆汤基(茯苓四逆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甘草,干姜,附子三者共有。甚至有些下利的条文还有生姜(葛根汤,生姜泻心汤,真武汤。)同样的,涉及水分缺乏的情况,诸如汗下之后,或者下利,干姜的用量一般为一两或一两半。综上,大剂量(3两)用干姜有逐水毒的功效,小剂量(1.5两)用干姜有补充水分的作用,但是需要和甘草或者附子配合使用。从四逆汤到通脉四逆汤,以及11条中四逆汤和甘草干姜汤的比较,都是从1.5两变化到3两。这么看来干姜的用法算是很清晰了。

● 猛然一想发现更加微妙的一个现象:甘草和附子都是极强的补充水分的生药,如果补进去的水无法运化而堆积在一起了,反而成为了淤堵的水邪,于是乎,加入干姜具有逐水毒,也就是能推动水分运化的药,使其补而不滞。我们可以把干姜想象成水中的喷泉,如果喷的慢那就是一边运化一边补水了(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一两,甘草二两),如果喷的很快,像高压水枪一样,那是十分有杀伤力的,(干姜三两,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甘草四两/三两/二两)。世界上最有杀伤力的刀,是高压水刀!有水结的情况,必用三两!缺水一般为一两半。【干姜一两的情况只有2种——桃花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一两,甘草二两炙)】【甘草二两都有附子,无论干姜作用是3或者1.5,甘草三两有人参】

● 甘草干姜基列队如下(8方):

● 甘草4     干姜3    甘草干姜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

● 甘草3     干姜3    人参3   半夏泻心汤

● 甘草2     干姜3    附子1   通脉四逆汤

● 甘草2     干姜1.5     附子1    四逆汤

● 甘草2     干姜1.5     附子1     人参2     茯苓四逆汤

● 甘草2     干姜1     柴胡桂枝干姜汤

● 甘草3     生姜4     人参3     生姜泻心汤

● 在以后的比较中,药量和条文中提到的证都应该标注!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地从方推中知道每一味中药的功效!

● 补充: (此处还宜加入生姜泻心汤的比较,这是三泻心汤中唯一没有干姜的。且从组成来看,是半夏泻心汤用三两干姜替换成四两生姜而成!!!!!!!!)

● 35.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心下满鞭痛者,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 3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 生姜泻心汤的生药排列为:生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半夏

● 半夏泻下汤的生药排列为:半夏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甘草大枣。

● 耕铭说,他临床一般用干姜代替生姜!一个现实原因是——生姜容易变质,所以常常让患者自备,但患者往往回去后就忘了加生姜了。按: 通过以上研究,及黄煌老师相关医案,我得出生姜3两=干姜1.5两的结论,1两也可以

● 《经方100首》p50: (小青龙汤)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按: 由此可见,临床上生姜完全可用干姜代替,可以免去生姜容易变质的问题,除非当呕吐明显的情况,用生姜是更好的,毕竟是呕家圣药!

● 2021.7.14摘录于耕铭医轩:

● 《扶阳变通于干姜》

● 干姜附子汤是四逆汤类方之父,而甘草干姜汤是四逆汤类方之母。父亲授之以温阳之力,母亲授之以培土之性。

● 怎么去体会呢?

● 首先看干姜附子汤的“不呕不渴”。从原文来看,按理说对于没有出现的指征仲景是没有必要去写的,可仲景却又单单把这两个未出现在患者身上的指征写了出来。似乎他是想要强调什么,强调什么呢?患者的阴液未出现严重虚损,同时不需要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改善休克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没有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的必要。

● 再看四逆汤,无非是比干姜附子汤多了一味甘草,可是却多出了上吐下泻的典型的津液亡损的病理状态。也由此,根据后世的增补条文我得以推断出《伤寒论》的29条一定是有后人嵌注和错简的。反复推敲琢磨,最终“如履薄冰”地擅自对原文做了改动——若重发汗,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四逆汤主之。这才应该是条文的原貌,否则29条绝对会起临床误导作用的。可见四逆汤多出的甘草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来源于29条的甘草干姜汤。

● 日本汉方家经过研究,明确指出甘草、干姜配伍对于阴性体质有明显的反津血亡失的作用(反汗,反吐,反下),由此仲景在干姜附子汤的基础上合上了甘草干姜汤来防止津血过度亡失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后世则称其为培土筑本,固护脾胃中州(我也在《伤寒亦婆娑》的整篇连载里多次强调过脾胃中州的问题,这绝非偶然,而是必然,整部《伤寒论》就是一部古代集大成的“津液代谢论”

●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或许仲景并没有着眼于生附的用量,此时重不在附子,而变通于干姜!再仔细琢磨琢磨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似乎变来变去,有一味药始终就没被去掉过——就是干姜!所以仲景冥冥之中一直强调的核心是干姜的应用,由此我们进一步推出,干姜对于生附的作用机制似乎有促进作用,单纯应用附子并不是仲景的特色(想想后世的参附汤),在附子与干姜的配伍中,干姜似乎更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 按:今天早上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感慨我们的默契度哈哈哈,因为我最近把远田裕正的译文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整理,上次问你干姜生姜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在整理干姜的过程中引发的疑惑。你提到的干姜更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应该就是我当时想到的那个水下喷泉的比喻哈哈哈。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医科学化”思潮代表谭次仲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附子强心,能治轻度心力衰竭,若重证非合干姜不为功。”所以,在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增效生附的回阳之力,第二是加强甘草的固护津血的作用,也就是后世中医所说的培土建中州。老师所认为的干姜燥阴散阴仅仅是根据它辛辣的性味而体悟出来的,这还是比较肤浅的。服完干姜后的确会口干口渴,但这并不是耗阴的缘故,而是因为干姜能够抑制腺体的分泌。所以干姜法是仲景针对阴性体质的固阴大法(防止津血的急性损耗),加上甘草就会养阴,加上人参则会生阴。所以,如果说干姜附子汤是爸爸的话,甘草干姜汤就是妈妈,而干姜就是他们的孩子,也是整个四逆汤类方家族沟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 茯苓

● 茯苓能治心下动悸

● 茯苓改善身体强烈动悸镇定不安及兴奋的作用。

● 茯苓已经在本文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研究过,因它有一种镇静作用。今用在(四逆汤)基之前,正是茯苓四逆汤表示的特征——使用于四逆汤的基本病态又有烦躁者

● 按:通过对苓桂甘术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苓桂甘姜汤)三方的对比以及五苓散的参考。对所谓的“苓桂”剂,以及“白术”,“茯苓”这两味生药和“白术,茯苓”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在此前探寻治疗经方对牙疼的治疗时,发现苓桂术甘汤也有运用的例子,患者伴有胃部不适和头晕。我想这应该就是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的表现。于是,在我服完3副葛根芩连汤后,我打算服用苓桂术甘汤来作为善后方。因为近来连着几天熬夜学习,整理资料,以及吃了上火的东西。结束服用葛根芩连汤后第二天,开始服用苓桂术甘汤期间,又出现了牙龈出血。且自身对于服用苓桂术甘汤并没有特殊的感觉——仅有放臭屁哈哈哈。于是,我决定,再次研究一下“白术茯苓”基,以及这两位药。说实话,关是知道个有利水作用可不太行!

● 于是去公众号看了李冠杰老师的《康平本讲记》希望你能得到一些启发。无意中发现还有一个汤叫“茯苓甘草汤”,以及他也讲解了“五苓散”。

● 突然,我发现他们的药物组成,是一个模板!于是我立刻把他们的生药排列罗列出来,以及条文中提及的证。一比较下来,发现了一个规律——随着冲逆程度的递减,苓桂两味药的药量也在递减!这时我想起来茯苓具有镇静的作用,或许,这就是茯苓降逆作用的体现!!!所以,茯苓桂枝有共同使用的机会。

● 我查资料前,也意识到,自己的思路应该是被“白术,茯苓”基给局限住了,不能因为这个基的利水作用,而局限了对这两味生药的认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我自己实验了苓桂术甘汤并无特殊感觉后,意识到我的“迷信”,于是我需要重新认识这个基及其生药。

● 在去看笔记的时候,注意到细节了,这个基更准确的来说——是通过利尿来改善种种不适症状!我仿佛意识到什么。五苓散中,似乎也是用猪苓泽泻代替了甘草,该方重点落在了渴和小便不利!于是我认定——真正在利尿的,应该是白术,茯苓是在起辅助作用。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干姜附子。于是我像上次研究干姜这味药一样,跑去看了《药征》,的的确确,白术的作用是——“……皆水病也。凡小便不利而兼若证者,用术而小便通,则诸证乃治。由是观之,术之利水也明矣。”可见,白术是通过利尿来体现出它的利水!

● 这时我就知道了,茯苓才是真正在治水!它的范围和格局,远在白术之上!所以,皇室“四逆汤族”才会邀请茯苓加入!

● 我也去看了《药征》——“主治悸及肉 、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与白术相反,它是在利水中,包含着利尿!

● 但我还是更倾向于远田裕正先生关于茯苓的药解——“茯苓有改善身体强烈动悸及镇定不安及兴奋的作用。”这里的镇定就是对“烦躁”的改善,我也是基于此,才联想到茯苓的功效是直接作用在治水的层面!甚至有补充水分,调节水分的作用!

● 再看茯苓甘草汤的条文——

●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 茯苓治水是很确凿了!

● 所以,我从我自己的这次经方实验,以及做了如上的研究,我得出了结论——利尿当用白术,治水则不必白术!虽有“白术茯苓”基这个强大的治疗水饮的药基,但此基是侧重于利尿,通过利尿来改善种种不适症状,而非直接治水!

● 我又想起,我应该要看看耕铭兄是怎么讲这几个药的(我之前已经习惯了一章一章学习耕读录,然后做笔记给你反馈的模式,今天突然意识到,我还可以把他当成工具书啊——同样是在公众号里搜文章,为什么不在耕铭医轩也这么做!?)

● 上次也和你提到,我看了《康治本》和《药征》中关于干姜的内容,当时做了笔记,我本来打算等全部内容整完了发给你,现在先单独摘出来附在下面哈哈哈。所以今天我也一并看了你有关干姜的文章,

● 于是找到了《庖丁解茯苓》《茯苓配伍不简单》《变通于干姜》,我对于茯苓大格局“治水”的猜测,在这里完全得到了验证,(还有干姜!!!妈耶,我们真的太默契了)耕明十分精确且详尽的阐述了这个“治水”的具象,读完大快人心——

● 2021.7.14摘录于耕铭医轩:

● 《庖丁解茯苓》

● 古人与今人的发病原因可能已经随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了些许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它们背后病理机制统一性的探讨。结合我们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我主要总结了两大病因:病理性应激反应与不良生活方式隐患的累积。以上两种病因具体到《本经》原文中则引起了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或脱水(dehydration)这两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基本形式,中医称之为“水饮”“水痞”“水逆”“水滞”等,日本汉方则称之为“水毒”,总归是“死水不去”或“活水不生”。

● “死水不去”主要表现为水潴留,好发于脏腑空腔、组织细胞间隙和血管腔中,我们称其为“水中毒”;“活水不生”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液的水分相对减少,我们称其为“脱水”。而根据水、钠之间的相对比例,又可以将脱水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部分。临床中“死水”与“活水”的发生与转变互为因果,往往存在着互为消长平衡、互根互用的生理关系,所以在自然病理状态下往往相伴随发生(排除非自然病理状态以及突发应激过程),这就是人体疾病发生与演变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由于低渗性、高渗性、等渗性以及脱水量与潴留量的双重病理性,它们所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伴随出现的多种病理现象也不具备明显的二元对立属性。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萎靡或者兴奋,高血压或低血压导致出现的体位性眩晕,脱水或潴水导致的发热或者恶寒,发热伴有汗出或不汗出、口渴或不渴、小便利或不利,水的重吸收与病理性外排等。

● 以上症状的罗列大致就是《本经》对于茯苓主治的论述。比如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类似于胸腹水潴留的“心下结痛、烦满、咳逆”等。由此我们得以推出茯苓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本身是具有双重性的,关键茯苓并不仅仅是一种成分,更是一种功能复合物,仲景使用的药物经常会彰显出这种特色,于此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下去。

● 《茯苓配伍不简单》

● 针对以上的水中毒,为了方便理解起见,我尝试把三焦膜腠按病理次第粗略地分为三个病期:

● 当水中毒牵扯到肺生理过程的异常时,患者可能会伴有咳嗽、胸闷、哮喘、尿失禁等症状,考虑用茯苓-麻黄法,如果患者体质比较虚弱,加之心功能不全的话,考虑用茯苓-杏仁法;

● 当水中毒集中出现在中焦脾胃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下利、腹痛的现象,西医诊断中也常伴有DOB的升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发生,考虑用茯苓-苍术法;

● 当水中毒进一步深入,连带以上两个病期的同时出现了精神方面的异常焦虑与过度敏感时,考虑用茯苓-半夏法,这个病期水毒开始出现功能性“凝聚”现象(而非形态学改变),比如半夏厚朴汤的梅核气、钾代谢紊乱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等,水毒也变得比较顽固,久而亦会出现水毒郁而化火的“火半夏人”体质。

● 针对脱水现象,根据脱水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三种配伍形式:脱水程度较轻可以考虑茯苓-甘草-大枣法;进一步加重可以考虑茯苓-人参法;严重脱水必须配合输液,在古代仲景用的是人尿与猪胆汁。根据功能衰退的方向不同,也主要有三种配伍形式: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考虑茯苓-柴胡法;中土脾阳不固津液失运考虑茯苓-干姜-甘草法;肾阳不固而伴有多脏器衰竭考虑茯苓-肉桂-附子法。

● 实际上,我们中医往往将水饮归结于肺、脾、肾三者主司水液代谢的问题,这其实与病生理的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原理是相类似的,本身就是人体体液至关重要的特质。体液的分配问题、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问题都是许多慢性痼疾后期的继发性改变(与脱水、水中毒相似,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往往也是相伴发生,互相影响,具体机制留给大家自行思考),一旦发生,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和复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 娄绍昆的老师张丰先生就曾说过:“《伤寒论》里有关死亡的条文所论述的病况,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好多死亡的病例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失调。”所以,后世所谓的“敛元固脱,维系阴阳”,其实就是调平水和电解质平衡。因此,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许多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

● 《扶阳变通于干姜》

● 再来谈谈茯苓四逆汤,在四逆汤原方的基础上加了四两茯苓、二两人参,强调的是四逆汤证基础上出现了功能型电解质紊乱的证象。加了人参一方面亢奋津血(补充电解质),另一方面配伍附子从阴引阳;加了茯苓针对的是“虚阳浮越”背后的病理本质——功能型全身性电解质紊乱,细胞的内环境已经乱成一团了。之前梦回杏林老师也讲过,如果针对虚损型电解质紊乱可以加上人尿以迅速补充电解质,因为人尿和人体的体液是相似的,并且不必再经过肠胃的消化,直接经肠胃吸收进入人体,可以迅速恢复内环境稳态,起到“急则治其标”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死水不去,津液不复”的道理,配伍茯苓利水渗湿,减轻心血循环的负荷,也恰恰迎合了西医治疗重症心衰的三个方针——强心,利尿,扩血管。可以说,茯苓四逆汤是治疗重症心衰的一张好方,李可老先生用了数十年经验总结了一张“破格救心汤”,在《伤寒论》里,似乎找到了更为简约大气的“张氏”处方。

●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茯苓是一个具有十分特殊且具有灵性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体现于镇静安神和改善悸动,然而其本质,则是作用于全身的水分!(你发给我的那五篇石膏附子的文章,石膏也是作用于全局)也就是对人体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个作用则需要病生知识来指导临床运用,有待我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解后在做进一步探讨)在逐步学习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的的确确也发现了,仲景的论治,很大一部分是着眼于固护人体的津液,正如耕铭所说——整部《伤寒论》就是一部古代集大成的“津液代谢论”)。我觉得,茯苓这味药真的很值得再去挖掘和拓展它临床运用。

● 我还有一个想法,基于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茯苓甘草汤),始终不变的是茯苓桂枝甘草。我隐约觉得这和附子干姜甘草所组成的四逆汤基有着某种相似度。茯苓好比附子——对人体的状态(缺水)有着某种补养性质的改善,若附子用于人体处在程度较重的阴性条件下,茯苓当为阳性;桂枝好比干姜,都是起到一种运化的能量疏引(疏通、引导两种)作用,两相结合体现出补而不滞,动静结合,阴阳交融的美感。或许这茯苓桂枝甘草也能成一个方吧,四逆汤的四如果不只是局限于“四肢”,而是体现了代表全局的“四方”,那这个方,就是“拟四逆汤”!那么具有中医药特殊的名字我实在想不出来了,先把文章发给你,改天再想叭(哈哈哈我刚刚跟她说我不知道叫四什么汤好,我跟她简单描述了一下,然后我对象说那就叫“拟四逆汤”吧)

● 至于甘草,看看远田裕正的论述就可以了——“甘草这味生药,可以与很多的而且各种不同生药相配合而形成为汤的。一定是由于古代人因为它味甘,刺激五官使人 感到舒适便于饮用,才配合到各种生药中的,这一单纯朴素的理由,也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理由姑不多论,甘草配合成汤,可以说是汤的形成过程的第一原则。甘草一般有在体内存积水分的作用。在汉方治疗中,对甘草这种贮留水分的作用中,说不定成了医中高手的呢。”

● (16)茯苓四逆汤

● 22.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参二两

●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茯苓四逆汤的生药排列为:茯苓甘草干姜附子人参

● 这是茯苓+(四逆汤)+人参是早已理解的。茯苓已经在本文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研究过,因它有一种镇静作用,今用在(四逆汤)基之前,正是此汤表示的特征。又如附子汤研究的那样,有改善水分极为缺乏和改善恶寒与烦躁的状态,已经知道这是追加人参的原因。

● 此汤的条文第22条“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使用于四逆汤的基本病态又有烦躁者,使用此方。

● (46)白通汤

● 58.少阴病,下利者,白通汤主之

●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白通汤的生药排列为:葱白干姜附子

● 至于此汤加猪胆汁和加人尿,称做白通加猪胆汁的时代是《宋版伤寒论》的时代。因而,在《康治本伤寒论》并不使用人尿这是正确的。

● 从葱白之白名为白通也是应该的。此汤的基本组成为干姜附子及具有特殊作用的葱白因此汤所治为第58条:“少阴病下利者白通汤主之”。有人下利之病态和体内水分缺乏状态使用基本的干姜附子,在这里只使用葱白有什么样的特殊作用,并未明显表示出来。见《类聚方广义》有白通治下利腹痛厥而头痛者,加葱白的特殊作用,似乎能改善些。可以肯定的说有改善腹痛与头痛的功效

● 不过最近,《日本东洋医学杂志》等35卷4号(1825年)载文为白通汤确为宝贵的治疗验例。即用四逆汤不能治的特殊下利。这种下利也没有头痛,腹痛。人尿没有用。用此方而得到了好的疗效,这是笔者所没有想到的。

● 耕铭医轩:

● 回归《康治本》原文,我们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一下条文——“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脉沉而下利者,白通汤主之”(两条条文合成一条,白通汤方在四逆汤方基础上加桂枝、人参)。

● 按:顺着耕铭的思路,再参看茯苓四逆汤,四逆汤基础上加茯苓、人参。远田先生认为“又如附子汤研究的那样,有改善水分极为缺乏和改善恶寒与烦躁的状态,已经知道这是追加人参的原因。”两方都加入了人参,这不难理解,都是基于“阴证”的人体严重缺乏水分的状态。那么特殊加入的桂枝和茯苓,他们的特殊作用也得以体现。桂枝方面,需要耕铭为我论广。对于桂枝这味药,某一天我有了一个“纳象”的灵感,附于下文。那么关于茯苓,条文则确凿证实了它的核心作用是使用于——改善人体因缺乏水分所导致的症状,此处体现为“烦躁”!

● 中药真的好难背,然后又和我们经方的用药理念不是很吻合,我复习考研的时候就挺抗拒,因为我真的很讨厌背书啊啊啊啊啊啊!然后又一个我学了会经方,然后去复习考研方剂的时候,突然对桂枝这味药有了想法,既然后世的理论都是舍本逐末的细枝末节,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试着反推出这个本呢?于是就来了灵感(目前只有桂枝这一味药哈哈哈,我打算接下来复习考研中药的时候,结合考试要考的功效把常用的药纳出来,现在干姜和茯苓应该快纳出来了)——

● 桂枝能量纳象——它是一个位于中心的具有热量的阳性能量辐射团,总的机能为助阳化气。因此向上于外,它能发汗解肌,向下于内它能平冲降逆。作用于全局,则有温通经脉之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