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自我成长注意这3点,力量让我们成长
故事里咨询理论源自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按照时间维度很形象的变为三种自我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
个人比较喜欢从情绪角度予以再次解释,即对应为弱势情绪、强势情绪、示弱情绪,或者说是前两种为感性表达、后一种为理性表达。
具体到故事里的蛤蟆而言,就是经历过的抑郁情绪、愤怒情绪、平和情绪。对照自己而言,也许就是焦虑、愤怒、希望中的冷静。
这样进行叙述,容易给人误解,最大误解也许是好坏的价值判断,比如认为成人自我状态最好,儿童与父母自我状态最糟糕,实际上心理层面只有合适,没有好坏或者对错。
举个最简单例子,铁汉柔情表现的退行就非常正常,甚至很感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成人理性自我是大部分时间要做,或者是我们修炼的目的所在,但是表现出儿童自我或者父母自我也非常正常,这不仅仅说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从儿童时代走过,从独立自我走过,还因为我们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甚至利用儿童或者父母自我来获得乐趣或者力量。
因此,理论上分析,关于自我成长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三种自我都是状态而不是定型。
好比水是液体,也会变作固体冰或者气体水蒸气,自我也是如此,既然是状态就说明会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
这就如同情绪,喜怒悲恐,自然来到也一定会离开,怕的是我们固执认为来了就不走,自己画地为牢,制造了糟糕感受。
这一点哲学说的非常明白,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也因此佛学认为诸行无常,所谓事物不过因缘际会的偶然结果罢了。
生活例子太多,如今天和家人外出,开始平静理性,后来因路过哪个银行点合适,出现儿童般争论闹气,后遇到不顺出现父母自我指责状态,随之又平和表达恢复成人自我状态。
二是,每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而非单纯某种。
可以认为某人以某种自我为主,但是一定都有这3种不同自我状态,原因就是自我状态的推理,变化才是正常的。
比如任何一个爱指责抱怨愤怒的人,呈现强势无礼的父母自我状态,也不会一直如此,仔细观察一定会有弱势或者理性时候。这个给了我们启示,真的在乎这个人,就要发现他的差异点、闪光点、动情点,也就是用积极肯定代替消极否定。假设我们自己就是这样为主的人,也就可以不需自暴自弃,自我训练也就有了可能。
事实上,必须承认在自我情绪管理的过程,就是觉察父母自我状态的过程,我可能无法改变但是必须自我负责,当大量事情反复发生重复刺激,每一点积极体验也许就是量变为质变契机,说不定顿悟就在那一刻出现。这也即是思考与行动的意义,行动就有50%成功几率,不去行动只有100%失败。
三是,用理论检视自我行为,目的发展自我力量。
理论自身没有任何价值,除非用在生活实践行动中,自我状态理论也是如此,用来解释验证自己做出的事情,根本目的不是否定也不是得意,而是激发与积蓄自我内心力量,前行步伐更加踏实。
孔老夫子说的这句话非常好,“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先生存才能去发展,先有多余力量才会做多余的事情,这就是仓廪实知礼节。用在自我状态觉察学习中,就是先稳定情绪,接受自己的弱势和强势,承认自己不足,承担自己责任,才有可能呈现更多理性自我。
假如没有多余能力和力量,谈何自我成长,这不得不再次用学车举例,情绪紧张不知道踩刹车就无法学会开车。因此,自我成长的道路,自我赋予能量永远第一位的,或者说日常交流与心理咨询中,给予别人力量永远第一位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没有力量,我们所有美好希望注定化作虚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