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神医,第一位提出“不生瘤”的解决方法,名字很熟悉

在我国古代,医药行业是被视为贱业的,比如东汉末年著名的神医华佗就曾经后悔当医生,《后汉书》记载: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说明华佗本来是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的,但是既然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接着干呗。

为什么华佗会后悔当医生了,也就是医生这个职业在当时而言是一个贱业,只有士大夫才是为人所尊重的,比如曹操就很不屑的称呼华佗为“小人”,这个小人并不是说华佗的人品怎么样,而是指代其地位卑下,后来曹植得病治不好,曹操这才后悔杀了华佗。

不过在这种社会偏见之下也还是有很多的人愿意从事医学,比如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他就是因为家乡的瘟疫大流行而立志学医终于成为了一代医学大师,他所创立的辩证治疗依旧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唐朝初年有一个药王孙思邈,他也是因为年幼之时身体多病,然后矢志学医,最后活了142岁,在唐朝那个人均寿命只有27岁的年代,他就像是一位仙人一般,即便是放到现在,孙思邈也是一个长寿之人。

​孙思邈不仅对中医颇有研究,还第一次提出了“不生瘤”的解决方法。他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提出“积郁成瘤,故淡泊心性可解”,这句话不仅提出了瘤子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积郁”,一个人长期的闷闷不乐,是很容易长肿瘤的,这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证明了,一个人如果长期情绪低下的话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就难以抑制住身体内原癌基因的突变,其后半句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法,淡泊心性是现代医学常常提到的保持情绪乐观和健康。

在临床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虽然检查出了癌症,但是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癌症甚至自己痊愈了,然而还有很多人没有查出癌症的时候活蹦乱跳,查出来以后几个月后就病逝了,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被吓死的。

孙思邈小的时候非常的聪明,7岁时能日诵千言,认识一千多个字。独孤信非常喜欢孙思邈,将其称之为“圣童”,但是了孙思邈小时候身体非常的不好,为了治病花了很多很多的钱,于是在孙思邈18岁的时候立志学医,医学很大一部分是黄老之道,在他20岁的时候就能侃侃而谈老庄学说了。

杨坚曾经想要征召孙思邈入朝为官,孙思邈觉得仕途不适合自己,进入官场会感到很拘束,于是他拒绝了征召,后来孙思邈隐居于太白山中,潜心钻研医学,同时采集药草,研究药物学,一边研究,一边为老百姓治病,所以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当之丰富,为了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他开始撰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太宗知道了有孙思邈这号人物以后,召集其入京,孙思邈到了长安以后见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十分的惊讶,一个70多岁的人居然神情举止就像是一个少年一般,他不无感慨的说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李世民本想赏赐孙思邈爵位,也被孙思邈给拒绝了,他还是回到了乡里给乡亲们治病。

后来唐高宗李治继位,为了表达对孙思邈的敬重,他又将孙思邈请到了长安,不过孙思邈实在是不想当官,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弟子刘神威推荐到了太医院,公元674年,孙思邈实在是不适应,希望能够返回乡里,这次李治赏赐给了他非常多的财物,还将鄱阳公主的宅邸赏赐给了孙思邈,当时的很多文学家都对孙思邈敬重有加。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两部《千金方》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药方大全,而且他还提出对于妇人和儿童应该单独设科的想法,这些想法到后来都得到了发扬,他还对良医行医的方式进行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中医是我国的瑰宝,我们应该要好好继承和发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