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21)

▲宜昌江岸边的木船

那个因为江雾笼罩、更因为无事可做而不得不闷闷不乐躲在自己的船舱里啃着面包、喝着红茶的京华陀不喜欢宜昌这个靠近蛮荒之地的小城,不单单是因为这样挥之不去,却抓不着、看不透的雾气,还因为这座死气沉沉的小城里的那些各级衙门里的官吏对他敬而远之的态度。

据李明义老师的《宜昌开埠》介绍:京华陀这个来自英格兰南部、家里排行第八的盎格鲁人在英国人眼里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刚满18岁就进入外交领域,在华期间,先后在英国驻华使馆、汉口、上海领事馆担任口语翻译;1872年被任命为九江领事馆副领事,四年后升为台湾领事,不到一年就又被提升为深入中国内陆最远的宜昌首任领事,可见得这个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十分了解这个国家的社情民意”,还“特别熟悉中国官场的潜规则”(李明义语)的外交官在英国驻华外交圈小有名气,也深受重视。

李明义老师指出:“尽管京华陀在英国领事界有口皆碑,然而在中国人的眼中,京华陀却是一个经常寻衅滋事、无事生非、内心邪恶的家伙。”比如,在同治四年(1865年)他在担任英国汉口领事馆翻译官期间就向湖广总督官文声称自己是“署理领事官”并在一起涉外的民事纠纷中“无中生有、滋生事端、借机敲诈钱财”。

于是就在清朝官场激起公愤,声称没有接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朝外交部)正式任命通知的湖广总督向上致函,说的很严重:“查京华陀之为人,前在汉镇充当翻译官即不安分,往往从中唆事……若此人充当领事,必至籍事生端,与情不协。……恳费王爷与驻京公使悉心筹商,另选通达和平之人充当领事,庶几商,和民睦,不失永相好之意。”

时任通商大臣、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也致函总理衙门:“该京华陀既自擅拏无辜华民,复欲将洋人起衅案件指为抢劫,迨与商酌,则又咆哮无忌,凶悍情况深为可虑。该领事前充翻译时最喜闹事,声名不佳人所共知。其怂恿前领事金执尔诸事纠缠、擅用兵船勒拏厘局委员并茶船一案,又非理申陈督宪一案,均系京华陀主使。”

李明义老师在浩如云烟的清朝档案里找到了其间所有的官方照会和信函,将京华陀引起中方极大不满的前因后果都说的明白,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照复中虽然承认京华陀在汉口所办之事不合于理,并表示已经将驻登州(山东蓬莱)的麦华陀调到汉口任领事,但由于麦华陀已回国休假,因此英国领事一职暂由翻译官京华陀署理。不过,和李明义在书中所说的那样:“英国方面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照会置若罔闻,仍然多次委派京华陀在驻汉口领事馆任署理领事”。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看官都会想起那个曾经担任北洋政府外交部长的陆征祥所说多的那句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按照这一逻辑,可以解释满清的衰败和民国的无能,却不能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北上抗美援朝、西去教训印度阿三的重大行动,也无法解释基辛格密访北京、黑人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的举世震惊。所以,人还是要有股精气神的,一味的韬晦或展现肌肉都是极其愚蠢的,前后的历史都证实了这一点。

(0)

相关推荐

  • 最美四大外交翻译天团

    3月18,19日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中方的翻译官张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美四大外交翻译官. 第一位是首席翻译官--张璐. 张璐,外交学院国际法系1996级学生,200 ...

  • 总理“御用”翻译官张璐,实力比张京还牛,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总理“御用”翻译官张璐,实力比张京还牛,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 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坚定的眼神,霸气的声音!中国最美翻译官,#张京 #大国风范

    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坚定的眼神,霸气的声音!中国最美翻译官,#张京 #大国风范

  • “四大美女”翻译官:张璐 、张京、钱歆艺...

    "四大美女"翻译官:张璐 .张京.钱歆艺.姚梦瑶! 真的是美貌与智慧并存

  • 悠悠大公桥(1)

    ▲宜昌晨曦初现的大公桥滨江带 稍稍年长点的看官都会哼两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也都知道万里长江冲出西陵峡口的南 ...

  • 悠悠大公桥(2)

    ▲唐贵智<南津关附近红层中的地应力场示意图> 宜昌河道的"沧海桑田"这一结论,可以从这一节的照片上得到证实,这是地质学家.宜昌地质地矿研究所唐贵智先生所绘制的<南 ...

  • 悠悠大公桥(3)

    ▲青草滩长云满渡 万里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就在长江和汉江之间的冲击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形成十分壮观的"江汉湖泊群".据统计,解放初期,湖北全省共有湖泊1065个, ...

  • 悠悠大公桥(4)

    ▲图上是江南五龙山,图下是青草滩,如今还能见到的只有宝塔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清廷将彝陵州更名为宜昌府,增设东湖县城即为宜昌府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东湖县将所属三十八" ...

  • 悠悠大公桥(5)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招民填川诏 当年,从当阳.荆(门)襄(阳)往宜昌的行旅客商,只要到了青草铺与九溪铺和峰溪铺交界处的金巴岭,就知道宜昌快要到了,都会松一口气,停下脚来歇息,喝茶.青草铺 ...

  • 悠悠大公桥(6)

    ▲<宜昌府志 溪> 笔者在寻找史料翻阅同是清同治版的<宜昌府志>和<东湖县志>时发现一个新大陆,宜昌地方史学界常说的"常家溪"在清同治年间叫&q ...

  • 悠悠大公桥(7)

    ▲1953年宜昌港务局确定的港区和作业区地界 宜昌文史爱好者张玉新老师在<旧貌与新颜--宜港茶园的前世今生>中回忆说:1953年,宜昌港务局在作业区内兴建工人茶园,购置躺椅660把,并拟定 ...

  • 悠悠大公桥(8)

    ▲<东湖县志 铺> 从上面这张<东湖县志 县疆域图>中可见,当时宜昌府有三十六"铺",除了作为府治的"东湖铺"(东湖县城),就是北面的& ...

  • 悠悠大公桥(9)

    ▲王天官 不知各位看官发现没有?常家溪发源于东山寺左边的青龙嘴,和<东湖县志>说的那样"经江家塝.石垸子,会南湖水,出天官桥入江."而那句"访僧湖引东南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