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开封县 朱仙镇
朱仙镇在开封县,需要在相国寺汽车站倒车前往。大脑一时断路,出开封火车站就问去报国寺在哪坐公交,路人有点晕,说我们这里没有报国寺啊。6块钱,20多公里直接到达朱仙镇。
朱仙镇有很多标签,岳飞的朱仙镇大捷、明清的中国四大名镇、木板年画什么的。这次来以岳飞庙、关帝庙和国保清真寺为主。镇的大街上繁华杂乱,各种小摊密密麻麻的铺满了街道,生活气息倒是十足。
关岳2庙是邻居,独自开门各自收费。岳飞庙正在搞岳飞诞辰910年纪念和岳氏宗族聚会之类的活动,红绸舞动彩旗飘扬,门口跪着的那5个铁人,看此盛况,不知有何感想。
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16年(1480年),现存建筑都有明清和国朝修缮的痕迹。岳飞庙最精彩就是院落里矗立的4个古碑,大殿西边是《功德碑》和岳飞手书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碑》,东边是无年款的《满江红词碑》和明正德15年(1521年)的《朱仙镇岳鄂武穆王庙碑》。
字体比较拙朴的正德碑上有这样的记述:“宋鄂侯忠武王庙,始建于鄂,再建于杭,三建于汤阴,而今建于梁城南之朱仙镇。在鄂者,王开国地,王冤白时已建。在杭者,王墓存焉。在汤阴者,父母之邦。而朱仙镇者,王之功……”
它释放出了4个岳飞庙的信息。武昌的岳庙最早,宋孝宗时代就有了,可惜这老大早已烟消云散了。其余的尚在,也都已成为当地能招摇的旅游品牌了。
功德碑下的缩头乌龟。
岳飞手书碑。“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正殿有岳飞坐像,非杭州岳庙的抚剑武生像,执书前视,有着文人气息。武有善战和韬略,文有《满江红》、《小重山》和书法,兼有清正精忠,岳飞这种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今天已断档缺货了。
东西侧殿各有5个塑像,东为岳飞5子,西是王贵、杨再兴等5人,雕塑手法简陋粗糙,实在不敢恭维。
出岳飞庙就是大关帝庙,朱仙镇关帝庙的版本脱胎于明嘉靖年间晋商建的山西会馆。此庙多难,老东西现也只剩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卷棚大殿和门口的石狮子了。
卷棚大殿原和后面的舞楼成勾连搭,舞楼1931年被拆,卷棚后面砌上墙后,就成了孤零零一座大殿了。
晋商会馆注重繁复、气派和奢华,可惜朱仙镇的这个风光不再,但依旧能在残存的老建筑中找见影子。门口的一对狮子保存完好,石座浮雕煞是精致,值得一看。
这里现在还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展示地,朱仙镇的年画饱满粗犷,但我还是喜欢天津杨柳青的。
出关帝庙顺街一直往南,就是朱仙镇唯一的国保清真寺了。临街的大门是清真寺的后门,须从后往前,逆向游看。整个院落里就我一个闲客,而且一进门看到的都是穆斯林的葬具,有点瘆人。
清真寺方向特别,坐西朝东,拍房子都是侧光。其始建于明代,现存的建筑群都是清乾隆3年(1737年)重修的,费用中也有山陕商人集资赞助。清真寺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开封最大的清真寺。
大殿为勾连搭式,前为硬山卷棚,后为硬山式大殿,和关帝庙是一个大同小异的版本,不同的是它是完整的,有着伊斯兰教的味道,以及后面有个窑殿。
这里最奇特是那鱼鳞窗,由约8平方厘米的鱼鳞镶嵌而成,很有创意。300多年的岁月,尚还存有700多片,这么大的鱼鳞,它依附的鱼该有多大啊,百思不得其解。
2块古碑,左为清嘉庆10年(1805年)所刻阿拉伯文碑。
逛完朱仙镇,原路返回,开始转悠开封市区的几个国、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