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人物|范蠡:一个普通人的成神之路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但大家是否知道为他提出这一策略的人是谁?没错,那就是被后世许多生意人尊为“文财神”的范蠡。
那么,范蠡是怎么获得今天的地位呢?
春秋末期,吴国夫差大举进攻越国。面对大举来犯的吴国军队,越国大军屡战屡败,打到最后越王勾践就剩下五千残兵败将,只得退守会稽山。
范蠡深知勾践是个有能力、有魄力之人,于是不但没有向当时占上风的夫差投降,反而继续辅佐落下风的勾践,为他分析天下大势,思考破局计策。
根据范蠡的计策,越国与吴国达成和解停战条件,要求越王勾践出使吴国为奴,方可保住越国。
之后,范蠡同越王勾践出使吴国为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三年,这期间,范蠡始终陪在勾践身边,与之共患难。
终于在三年后,吴王夫差认为勾践和范蠡不再具有威胁,遂放他俩回国。
回国后,范蠡与同为重臣的好友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一方面让勾践韬光养晦积攒实力,一方面着手准备实施灭吴九术之一的“美人计”。
于是范蠡遍访越国,终在苎萝山找到并成功说服了美女西施。
随后,范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王从此沉沦女色,对朝政不管不问。
之后的事情自不用多说,实力重回巅峰的越国一举反攻吴国,此时的吴国早已不现当初的鼎盛状态,很快就被击败。夫差此时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遂自杀以谢吴国百姓。
经过此战,越国一举成为春秋末期最强大的国家。而范蠡也顺理成章的被越王封为了上将军。
按理说,在助勾践打败吴国后,功成身就的范蠡本该高枕无忧、尽情享乐了。
但范蠡跟勾践一起在吴国生活了三年,深知勾践是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之人,绝对不会允许功高盖主的人士留在身边。于是,范蠡携家人偷偷离开越国。
临走前,范蠡还不忘告知同为复国功臣的友人文种一同离去。但文种并未听从,最后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而范蠡,则因为自己进退有度,实现了明哲保身。
离开越国后,范蠡渡海去了齐国,并改名为鸱夷子皮,居住在海边,平时以耕作、捕鱼、晒盐为生。
范蠡对家人孩子尽职尽责:孩子想吃肉了,他就开始养猪;田地增加,他就开始养牛。
后来,范蠡索性扩大经营,开设养殖业的生意,还钻研、总结出很多经商秘诀。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农产品作为重要贸易产品,其价格牵动着各类相关商品的价格波动。
所以,只要抓住农产品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的人,就等于把控了整个市场的重要环节,挣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范蠡在研究农产品变化规律后,提出一个重要的商业思想“待乏”。其含义为在物品供应充足价格低时大量收购,待物品缺乏时,即可高价售出获取远超现价的利益。
范蠡还在“待乏”的基础上提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其意指:只要了解市场上哪些商品是供过于求,哪些商品是供不应求,就能了解到哪些商品即将上涨或下跌。
如果举例说明的话,比如A国盛产谷物但缺农具肥料、B国盛产农具但缺谷物肥料、C国盛产肥料但缺谷物农具,三个国家各有特产及需求,此时只要遵循规律,促进各国产品的贸易互通,在各国受益的同时,商家也自然可以获得利益。
范蠡这套理论,在现代同样适用。现今很多企业在使用这套理论后,不仅能够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也能掌握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战略与策略。从而清晰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游刃有余地制定战略。
在古代,传统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消费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范蠡却认为,商人能够获利其根本在于消费者,只有真心对待消费者,才能获得回报,消费者也更愿意同你打交道。
这个思想一直流传至今,造就了在营销过程中积极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互动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的原则。
因为范蠡重视消费者,还流传下来一个小故事:
春秋末年,战事不断,范蠡发现了一个商机,那就是吴越一代需要大量马匹,而北方有很多牧场,牧场里的马又便宜又健壮。
但问题也来,就是路程太长了,算上车马住宿费成本太高了,而且兵荒马乱,强盗横行,出现意外很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经过一番调查,范蠡得知此地有一个消息发达、势力极大、且常运麻布去吴越售卖的商人姜子盾。范蠡立即就开始思考怎么吸引他的注意。
很快范蠡就到一个好办法,他将一张告示贴到城门告示栏,上写道:新组建马队,开业大酬宾,可免费送货到吴越。
这么好的条件,很多都害怕有诈,没有当一回事。但姜子盾得知后,由于之前就了解到范蠡是一个诚信为本的商人,立即联系了他,求运麻布。
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和马匹都安全到达目的地。不仅马匹成功卖了出去,范蠡还因一路上与姜子盾的沟通交流,获得了一条从姜子盾这里进货麻布的路子。
范蠡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范蠡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成了当地首富。可范蠡并没有因此改变生活习惯,他依旧与家人过着普普通通的小日子,还常将所挣钱财施舍乡民,他慷慨大方的名声传遍齐国,更令齐王赏识,邀他入朝为相。
然而,范蠡又犹豫了,他感叹道: “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随后范蠡辞去相位,并散尽家财,带着家人远离。
范蠡又来到了现今的山东肥城,当时此地被称为“天下之中”,是重要的交通贸易要道。范蠡瞧出此地商机无限,遂决定在此定居,由于此地又名“陶”,范蠡对外就自称“陶朱公”。
在这里,范蠡洞察市场、审时度势、伺机而行,在短短几年内,再次积累了万贯家财。
十九年中三获千金,纵观范蠡一生,会发现他总能在更大的机会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不被眼前的利益征服,而是懂得审时度势、分析利弊,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现今很多企业经营者需要学习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保持谨慎、敬畏、真诚的心态,并发挥自身的智慧,抓住真正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