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达吃多久有效果?苹果最初的诊疗

很多家长咨询,苹果是什么情况下诊断ADHD的?吃药后有什么变化?最近整理家里的旧物,我找到了苹果早期的诊断病历。

这是苹果第一次去儿童医院的诊疗记录。
在苹果妈妈的帮助下,苹果小学毕业考试,数学100,语文98.5,这也是她整个小学阶段最好的一次成绩。整个小学阶段学习都是需要督促,写字慢,边写边玩,如果不是坐在边上,晚上作业会写到很晚。
写作业过程,废话很多,经常写着写着就说与学习无关的话,比如做语文作业,写到“饭”这个字,就会问中午吃什么,要吃啥菜,回答她,就没完没了说这菜好吃,那菜不好吃,你督促她赶紧写,别说了,就会不高兴。
进入初中,我记得第一次入学考试她考了年级200名(年级2400人),我们当时有点压力了,但觉得这个成绩也不错了。我们没有像小学那样打压她,鼓励她别泄气,但接下来的月考,苹果退到400多名了,开始闹情绪了,她说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不由自主就走神,这样的描述在小学阶段我们并没有听到过,也许那时她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课堂注意力分散。
听到苹果诉说课堂的表现,再根据我们辅导她写作业的情况,发现她很多知识点在课堂都没掌握,这不应该啊!有些知识点并不是难点,为什么有那么多知识点都没掌握?
苹果诉说的课堂分神不是假话,当时ADHD知识并没有普及,我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看到多动症知识,一对照就心里一惊,觉得苹果似乎是ADHD,再联想到小学阶段学习的种种状况,觉得有必要去医院诊断。
我们确诊后,对于是否用药也非常犹豫,尤其看到药盒上赫然写着精神类药物,无法从内心接受,觉得孩子即使学习不行,也不用吃药啊,这样做是不是存在风险,孩子这么小就使用这一类药物,当时内心很挣扎。
这期间正好又要第三次月考了,苹果自己要求吃药,我们知道她内心希望自己成绩能提高,所以很忐忑的情况下开始吃药。那时还有国产利他林,是早晚吃一次,我们第二次去就没这种药了,厂家永久停产。换了专注达,药物成分都是一样,后者是进口的,缓释型,早上吃一次就行,但价格翻了好几倍。
刚开始几天,药物的副作用明显,胃口差,有时想呕吐。我们想放弃,但苹果自己不愿意,她说吃药后上课不走神了,也不困,我们发现作业质量提高了,晚上辅导她学习,脾气温顺多了。苹果参加第三次月考,名次一下提高了一百多名。半个月后,第二次我去医院开药,也和医生说了变化,当时开药是半个月一次,每次只能拿一瓶药。

苹果一直都是吃18mg的专注达,医生说随着体重增加要加大剂量,但我们观察苹果用这个剂量就可以改善注意力了。中考苹果又一次突破,上了不错的高中,还是实验班。
高一下学期,苹果学习又开始退步,我们考虑是不是药物剂量不够,医生说可以试试加剂量,我们尝试36mg。苹果说很难受,心脏不舒服,我们果断改回18mg,苹果说没有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高中课程压力大,睡眠太少,对注意力和情绪影响非常大,就是加大药物剂量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医生同意我的观点,说提高成绩是综合的,学习接受力,学习方法,还有情绪都是有影响,药物还是维持原来剂量。
高中阶段,我觉得苹果情绪改善有两个转折点,一是高二决定参加艺考,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学习的信心足了,二是艺考专业过关,她觉得高考有希望了,所以高三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情绪波动,维持了较好的学习状态。
药物对苹果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觉得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是情绪的变化起了决定作用。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在学业上辅导已经很少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学习,安抚情绪是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药物,我的观点就是,确诊了ADHD,可以尝试用药,如果误诊了,吃药也不会有效果。除了吃药,家长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管理同样重要,孩子能走多远,不是靠我们蛮力去推,用力过猛,孩子可能会因此摔跤,家长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性格特点,摸透脾气,引导鼓励,才能实现平稳的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