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生涯二三事
我曾经说过,我的第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是在一家微型街道企业当会计。那是在1975年,我刚满20岁。此前听说过企业都有会计,但它究竟是干什么的,我是米汤里加盐——咸咸(川渝话读“含”)糊糊。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我完全是一只会计菜鸟,——我甚至连盘算都不会打!
当我接到居委会领导的通知,拟担任那家企业的会计时,我正在一家酱园厂临时贡献青春,每天与微生物亲密接触,与黄豆、麦麸较劲。突然有一天,我自带一把算盘,利用工间休息时间苦练珠算。同来的伙伴好生奇怪:为什么我突然又和算盘较上劲了?我笑而不答。因为居委会领导给我打了招呼,盯着这个职位的人不在少数,在上任之前不要声张。
一个多月后,酱园厂不再需要我贡献,算盘我也练得八九不离十,于是走马上任。
那时我于会计完全是一张白纸,又没有师傅,面对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会计原始凭证发懵,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居委会领导安排我抱着那堆原始凭证到上级主管部门——街道企业办公室学习记账。那时会计记账使用的是增减记账法,易学易懂,我很快掌握了整套会计记账和核算流程,可以独立操作了。然而街道企业办公室的老师只是告诉我“该怎么做”,却从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所以我的会计知识其实还是一张白纸。比如我能使用“增减记账法”处理会计业务,但我并不知道这叫“复式记账法”,——我甚至不知道“复式记账法”这个名词;也不知道在记账凭证上编制的相互对应的会计科目叫做“会计分录”;我甚至不清楚“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为何物。
虽说这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但也闹出不少笑话,生出一些糗事。
当年的银行是独家经营,国家赋予了它流动资金管理职能。虽然我们这家小企业从不向银行贷款,但我们得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办理现金存取和转账结算。因此也是银行流动资金管理的范围。在我接手会计工作后不久,银行派员来进行流动资金调查。对经济知识一无所知的我实在搞不清什么流动资金,以为流动资金就是银行存款加现金。于是自报流动资金三、四千元。问到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我答无法计算,反正经常在银行存存取取。那位银行工作人员这才意识到遇到一只彻头彻尾的会计菜鸟,叫我抱出账本和会计报表,亲自操刀,这才获得了银行所需要的数据;并顺带告诉了我一些基本经济常识。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流动资金,什么是固定资金;才知道原来流动资金还有个周转速度,而且这个速度还越快越好。不过“周转速度”什么的对我们这个小企业来说似乎没实质意义,没事谁去测算!所以它到底怎么个算法,我始终不甚了了。这得待我日后重返学校,学习了企业财务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后才最终搞明白。
我们这家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修鞋,也承接定做皮鞋,但很少,因为那个年代皮鞋属小众消费。每年7、8两月,天气炎热,各式凉鞋是主打,不少人干脆当起赤脚大仙。所以每年这时,修鞋业都生意惨淡。虽然工人们都以工作量计算工资,但企业的固定性开支不因淡季而稍减。所以淡季亏损成了企业无法摆脱的魔咒。而工人淡季月收入更是只有十多元,最多二十来元,最惨淡的时候甚至只有不到十元。虽然那时物价便宜,工人们想用这点收入拖家带口,也着实困难。每到此时,工人们就要向企业借支生活费。这实在与我们居“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好形势不符。居委会领导对此伤透了脑筋。在我上任之前,居委会领导介绍了上述情况;不无忧虑地说,如果我能把淡季亏损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好了。
接手会计后,我很快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窍门”:可以在原材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折旧上做点文章:7、8月淡季时,减少一点原材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折旧进入成本,旺季时再把这些减少的成本补足不就行了?按此思路,每到淡季,我都估算一下为确保不亏损及维持工人基本收入大致需要少摊多少成本,然后据此做账。果然,在我当会计的那两年多,淡季都有了几分钱的利润;工人收入亦有增加,淡季借支的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居委会领导、街道企业办公室和工人们皆大欢喜,纷纷夸我会做账。
当时我也非常得意。以为自己真的“会”做账:耍耍小聪明就把看似无解的问题解决了。直到后来重返学校,学习了会计原理,才知道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人为调整企业盈亏是会计工作的大忌。我的所谓“窍门”违反了会计基本原则,所反映出的企业经营活动既不完整,也不真实。我的行为是在做假账!思之实在汗颜。
不过我那两年会计生涯也不全是笑话、糗事,还是有些许令我得意的事。
前文说了,我在上任会计之前突击了一个多月,珠算练得“八九不离十”。差那一点就是除法——我只学会了“减除”。它的基本原理是把除法转化为减法,逐次从被除数中减去除数,依次得到商的各整数位及小数位的数值。所以它又被形象地称为“剥皮除”。此法虽然简单易学,但速度实在不敢恭维,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经常的“剥皮”,使我发现了其中的“窍门”,——这回可是真窍门!我发现,商其实是被除数对除数的倍数,一次次的“剥皮”,实际上就是逐渐得到这个倍数。那么我可不可以预估一个倍数,用这个倍数乘以除数,用所得结果一次性“剥皮”,从而逐次得到商的各整数位及小数位的数值呢?这实际上是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和减法,可视为“剥皮除”的升级版。按此思路试验,效率大增!只是预估倍数需要准确,否则需反复多次。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后来对这个数值大致能估个差不离。
我重返学校后,珠算是必修课,所学的除法正是我琢磨出来的这种方法!当然教材将其理论化了,并有一套预估口诀;更妙的是还有一套小数点定位方法。在算盘上做相应记号,商算出来,整数位和小数位就自然产生,十分方便。不似先前的我,小数定位全凭经验。可惜的是我工作后不几年,计算器普及,后来更有电脑,珠算技能全都弃之脑后,手指也僵硬了。这种除法的口诀及小数点定位方法自然也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其名称也忘记了。
事实上我的会计生涯也仅仅是在街道企业那两年多。后来学了一大堆会计原理、工业会计、商业会计、企业财务,却从来没有干过一天会计。想来也真有意思,在我于会计如同雾里看花时,我以会计谋得一碗饭吃;在我于会计有了理性认识后,我却与会计渐行渐远。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不过那两年多的会计经历也是我的一笔人生财富,成为我正式进入职场前的一场实战预演;也让我在日后重返学校读书后获益非浅。我自信,有了这两年多的实战垫底,再加上后来学得的那一堆理论,我绝不再是一只会计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