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伤寒》,不妨试试“统计法”
作者/刘鸣
近年来的回归传统读经典热,吸引了大批《伤寒论》爱好者。学经典,用经方,使古老的中医学焕发了青春。学《伤寒》应该怎么学,古往今来,多数人主张背诵经文,这种方式对年轻人极合适,也是学经典的一个基本要求。但这种方法对中老年爱好者似乎不太合适,毕竟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
多数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开始很顺利,越背难度越大,好不容易记住了后边的经文,却又忘掉了前边背过的经文。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更何况背诵经文只是开始,正确理解和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自已几十年的学习体会,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带徒的体会,我总结了多种学习的方法。其中,“统计法”是较常用的一种“偷工减料”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医书汗牛充栋(包括注解《伤寒论》的各家著作),穷尽一生精力亦难尽读,即使读了一部分名著也未必会用,特别是古人惜字如金,往往文辞简略,叙述不明,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中医人必读的《伤寒论》,因文字简略,义理深奥,很多方剂经文只有短短数十字,又无别的经文互参,使人很难准确掌握其方证标准,对学习中的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用“统计法”。
所谓“统计法”,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前人使用某个方剂的验案,将验案中出现的症状加以统计(如同选举时所用的画‘正’字法),最终从多个医案中,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N个症状(7~10个为宜),这些症状即为该方的用方标准,进一步通过这些症状辨明病机病位即可使用。
这种方法,实际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此方经自己统计后,留下的印象最深,记忆最牢。最大的好处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拿来即用,不会与临床脱节,避免了背书哗哗的,临床不会用的纸上谈兵式的学习弊病。
例如:《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仲师经文只有一条,共计36个字,除去方名及无用字、词,只有十八个字描述症状,很难直接应用于临床,用前述统计法,将多人医案统计后,我们可以发现,依症状出现多少,该方的症状是:头晕、痛,心烦,不寐,口干、苦,咽干,胸胁苦满,胃脘悸动,逆气上冲,纳呆食减,心悸,脉弦滑(包括少阳病的主要症状又有补充增加)。
用这种办法既补充完善了前人叙述不足的方证,又加深了对方剂的理解,甚至扩大了方剂的主治范围,如同跟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临床学习,对提高自己的辨证、诊断、选方、施治能力很有帮助。
再举一例:《伤寒论》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经文一句“少阴病,四逆”使多少学者很纠结,各种解释,众说纷纭,有解释少阴为少阳之误者,有云阳气内郁不达四末者……。
其实,对多数临床工作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孰是孰非,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应用。用“统计法”不仅可以弥补经文对症状叙述的不足,还可以绕开“少阴病,四逆”这个“陷井”,将这个名方直接应用于临床并扩展其治疗范围。
我试着统计过四逆散的用方标准:脉弦实,大便偏干,胃脘痛胀,不能食,苔白润,右胁痛,腹痛,口干,消瘦,手足冷是其主要见症。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多数临床工作者并不把手足冷,四逆,脉微细等少阴病的症状做为主要表现,却将消化系统的症状做为确定方证的主要指标。有鉴于此,我在临床治疗胃病时,以四逆散与香砂枳术丸相合并加味,做为治疗胃病的首选方(辨证属胆胃不和,肝气犯中,胃失和降等)多收良效。
此外,“统计法”还可用于学习其他医家治某种病的经验,发现其处方用药规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无法跟随名医学习,师从古代名医更是不可能,但有志于中医者,可以“私淑”古今名医。方法是购买某医公开出版的医案著作,将其治疗某种疾病的医案用“统计法”统计整理,这样,就可以发现其基本方药及用方标准。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咳嗽的方法众多,其治温邪上侵,肺气不能清肃,咳嗽,痰少不爽,目痒,咽干,苔薄,脉细数者,常用沙参,桑叶,花粉,贝母四种药物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基本方(我称之为‘叶氏治温燥咳嗽方组’),吴鞠通即是用此加减而制桑杏汤,可谓“私淑”叶天士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