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指津》读书体会

2017年11月下旬,我在北京教育学院参加了一个教师培训。其间,认识了张学君老师。

张老师是我们这次培训的总设计师,他把理论学习和下校实践穿插着进行,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我记得有两次下校张老师都跟着。一次去朝阳外国语学校,在学校门口,我们学员都纷纷跟张老师合影,当然我也留下了和张老师合影的珍贵影像。进入学校后,张老师跑前跑后,做着联络工作和后勤工作。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我正在听课,张老师找到我说午餐盒饭送到了但没有找到班长,让我去找班长然后去接下送盒饭的师傅。我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还有一次去北京101中学,因为安排得比较紧张,中午我们学员在报告厅正吃午饭的时候,张老师就走上讲台让我们一边吃饭他一边讲评上午的课,张老师这种务实的抓紧时间的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张老师也给我们做了一次讲座,主要讲文本解读,讲了课文串讲的好处。这一点,我十分赞同。我在平时的上课中就是这么做的,但是确实心里也有点不踏实,这样的课堂没有新理念没有新技术手段,总感觉落后了似的。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坚定了自己的教学信念。

张老师是一个朴素而热情的人。培训结束后一个月,张老师微信联系了我,在圣诞节那天给我快递过来他的大作《语文指津》。我收到后,发现张老师在书的扉页上题上了这样的文字“杨老师惠存雅正 张学君2017冬日”。看到这样的题签,我真是倍感亲切与幸福!我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也不是一个追求时髦的老师,在培训期间也表现得不很突出,我只是如蜗牛一般缓慢踏实地做好分内的事,竟然得到张老师的青睐,不但把我简洁的教学设计评为优秀,而且还送书给我,这真算是我在2017年末收获的一个小确幸!

张老师的这本《语文指津》,我打算认认真真地读,每读完一部分,我都写点读书笔记,或做点摘抄,或做点评论。如果能拿我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张老师交流,我觉得这是在我个人的阅读路上翻开了一个新篇章。从前的阅读都是单向的,今后的阅读将变成互动式的。

好,转入正题。

在《语文指津》的“自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小时候,看到地上一张纸上有几个字,也要捡起来读一读。记得上小学时,在班里向同学借小人书,放学后边走边看,走到家里一本书也就看完了。稍大一些,就看《少年文艺》,里面有一些动人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六年级的时候,在舅舅家里发现一本不知哪来的《汤显祖集》。当时并不知道汤显祖是谁,从书里的绣像插图感觉这应该是一本故事书,繁体字和竖排版又增加了其神秘性。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带着它来到家里的葵花地,坐在田垄上,试着慢慢地读下去。书页接着从碧绿的葵花叶间漏下来的日光,文字行行入心,故事历历如画。”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老师从小便喜欢文字。这是天生的,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这绝不是受了所谓古人的“敬惜字纸”的教导,也不是冰心诗里所说的“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如果硬要找个原因,就是有人天生就好这一口,便如钱钟书抓周时抓了书一样。天生喜欢文字的人读起书来会容易些,也容易成功些。相反,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文字,不喜欢读书。他一看书就犯困,一谈到书就头疼。让这样的人读书,无论他自己还是教他的人都会很痛苦。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高考后对我说:我恨死那些书了,我一辈子也不会读书了。然后他把那些书付之一炬。这件事让我感慨良久。

从“小时候”、“上小学时”、“稍大一些”、“六年级的时候”等句子可以看出,张老师对读书的兴趣是持续的、不断高涨的。凭三分钟热情做事的有,但鲜有成功者。能把兴趣发展成志趣,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人,其成功率显然会高很多。

因为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碰到“繁体字和竖排版”这样的困难,不但不觉得难,反而越想探究下去。相反,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碰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就绕开、就放弃,这和张老师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最后一段“葵花地里读书”,文字优美典雅,故事清新沉静,我似乎能读出泰戈尔《金色花》的气息。你试着在脑里展开一幅画:一望无际碧绿的葵花地,一位少年,独自一人,静静地捧着书,在那里认真地读。生长的葵花,阅读的少年,温和的阳光,最好再来点田野的虫叫,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让人感到和谐和充满力量!人,自然,阅读,是什么沟通了物质和精神世界?天地无言,只有“成长”、“爱”、“探索”在阅读中漫延······

所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