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26例

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40%~70%,研究表明,失眠不仅是睡眠的生理紊乱,也是心理紊乱,88.06%的失眠患者处于焦虑状态,因此,失眠是亟待解决的老年健康问题。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镇静催眠药为主,但不良反应明显,易造成药物依赖。笔者运用黄廷翼推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及其焦虑状态,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参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中的心肾不交型失眠制定纳入标准: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日间困乏,情绪不稳,社会功能受损,每周失眠≥3次;病程≥3个月;年龄≥60岁;心烦,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近2周内未服用催眠类药物者。排除其他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引起的继发性失眠。

治疗方法

取穴:太渊、太溪、大陵。

推针规格:1.0mm×78mm。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切“+”字甲痕,用75%乙醇棉球消毒穴位,右手将针尖置于甲痕上,拇指末节轻顶住针柄上端,右中指指甲从针柄下端向上连续轻刮针柄,拇指以推致气(图1~图3),每个穴位操作10min。施术过程保持力度适中,使患者穴下感受到舒适、温和的持续颤动刺激。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治疗结果

(1) 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PSQI和HAMA评分比较

治疗后和随访时患者PSQI评分分别为(6.65±0.67)分和(7.62±0.75)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3.77±0.63)分,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HAMA评分分别为(6.27±0.39)分和(7.19±0.5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1.58±0.83)分,P<0.01]。

(2) 临床疗效

治疗后,临床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时,临床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5%。

体会

推针疗法为古代鍉针之苗裔,因不刺入皮肤又称“浅针”。名老中医黄廷翼(1898-1987年)是福建推针疗法的创始人,专攻推针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本研究正是传承黄氏治疗失眠的经验取穴及手法。

人体睡眠节律与营卫之气的运行密切相关,《素问·痹论》曰:“卫者……循皮肤之中”,《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推针是施于皮部的特种针具,功善调和营卫。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言“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所以老年慢性失眠的治疗应重补营阴。《灵枢·官针》曰:“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鍉针于井荥分俞”,可见推针善治虚证,正适用于营气衰少、心肾不交之失眠症。取穴方面,黄氏尤其重视原穴的应用,《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可知五脏之害矣”,原穴能激发原气,从而调整脏腑经络之虚实。太渊为手太阴肺经之原穴,可补肺金以养肾水之不足;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可滋补肾阴之虚少;大陵为心包经之原穴,心包为神志出入之门户,可宁心安神。推针施于此3穴,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卫气便能得以重入于阴,阴平阳秘,则人体可正常寤寐

笔者观察到,在推针治疗时,患者因体验推针的颤动感而始终处于整体松弛的状态,有利于疏解焦虑情绪,不少患者在推针施术过程中便可进入睡眠状态。推针疗法作用于经脉络脉的表层,其持续、柔和的颤动针感,较毫针针刺的酸、麻、胀、痛感更为舒适温和,具有不刺破皮肤、无疼痛创伤等优势 ,特别适合因长期失眠而处于焦虑状态的年老体弱患者。本疗法操作简便、取穴少、远期疗效好,患者依从性佳,而且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可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

来源:陈娇凤,黄剑浩,叶颖颖,郑欣,陈丽云.推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26例[J].中国针灸,2021,41(02):153-154.

你“在看”我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