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孩子高质量完成作业的秘诀
学习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往往都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当老师或家长问他为什么不完成的时候,孩子通常会说不知道有这项作业。如果抛开孩子故意撒谎、搪塞的可能性,那么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孩子没有记作业的习惯。如果学的科目比较多,每一科琐琐碎碎留好几项作业,的确不太可能凭记忆完全一一记清楚。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还是将老师留的作业一项一项写在记事本上,都是防止碎片化信息流失的好方法。
如何记作业
首先要明确一下,记作业不只要记作业内容,更重要的是记老师的作业要求。
有的孩子追求用最少的字数记下来某项作业,甚至还会互相攀比:“你看,我用三个字记下了老师要求的卷子改错、家长签字——卷改签。”
但实际上,老师的作业后面可能还有个括号,规定了改错的具体做法:如果写了错别字,改正之后还有写三遍正确的字,以此作为巩固;如果是选择题做错了,要把所有的错项都改成正确的。
比如小测验中有一道题要求选出下列4个选项中字形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每一项有4个词语,这道题就一共就有16个词语。其中正确选项A的4个词书写都是正确的,可是BCD三个选项分别有两个词有错别字。老师的要求是要把这6个写错的词全部改为正确的,而不是简单地在这道题旁边写,应该选A。
老师设计的作业包含了明确的语文知识积累或能力训练目标。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完成,那么所完成的“作业”根本就没有达到老师留作业的目的。
如何使用记事本
从临放学时记作业,到临睡前收拾好书包,记事本要被使用三次:第一次是放学的时候记作业;第二次是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完成一项给一项作业划勾;第三次是写完作业收拾书包的时候,把一项作业装进书包之后,就将记事本上该作业用一条横线划掉。
最后这一次非常重要。因为常常有孩子写完作业以后,因为第二天的课表里没有这一门课,所以就没有把这个作业本装到书包里。第二天早晨到学校之后才发现这项作业要交,于是告诉老师自己没带。老师无法辨别你是真的写完了没有带到学校,还是没写这项作业,撒谎说没带。那接下来就是要么按老师的要求到办公室重做,要么在反复同老师解释自己是如何在家已经做完了。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会让老师对自己的诚信产生质疑。那么照记事本收拾书包,完全可以避免这个不必要的麻烦。
最好能把所有的作业都放在同一个塑料拉锁软袋里,这样第二天早晨交作业时非常方便——拿出这个塑料软袋,所有的作业就都在这里了。
记事本不等同于“记作业本”
记事本顾名思义,是记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的本子,有点像自己日常工作、学习的备忘录。所谓备忘录,就应该含有自己的工作、学习规划和完成进度以及时间节点。所以,如果把记事本当做备忘录来用的话,那就应该除了记作业之外,还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写下每天应该复习点什么,额外再阅读点什么,以及哪一项周末课外班的作业应该放到今天晚上完成等等。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在记事本上记下来,明天要找哪位老师问哪些问题。第二天找到老师,问完了一个问题就用一条直线划掉这个问题,用以和其它待办事项区分。
家长检查作业要先看记事本
家长检查孩子的记事本,实际是在帮助孩子养成使用工作备忘录的习惯。
如果孩子记的作业数量少得可疑,那么,家长就应该建议孩子跟其他同学联系一下,用电话或拍照的方式核对彼此记的作业是否完全一致。
如果孩子记的作业数量和质量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此时家长就能通过看孩子的记事本来了解老师的作业要求。只有具体明确了老师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才能够真的查到位。否则,家长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自己上学时的习惯去检查孩子的作业,很有可能会跟老师的作业要求相去甚远。
成人的阅历和理解力都远高于孩子,所以同样是面对老师的某项作业要求,通常情况下,家长会比孩子对作业的目的理解得更准确。
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跟家长抱怨说:"今天老师留了一篇200字小作文,要求描写一只宠物。咱家没养宠物啊,所以这项作业根本就没办法完成。"而家长看到孩子的另一项作业是抄写课文《猫》的字词,就能明白老师留作文的目的是让孩子仿写正在讲的这篇课文《猫》,练习对小动物的观察和描写方式,这和家里有没有宠物没有必然联系。于是,家长带着孩子到小区里认真观察了一会流浪猫的出没和它如何对待好心人给的猫粮,又结合课文里具体描写猫的神态和动作的句子,确定了小作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以及怎么写,孩子的作业就能很顺利地完成。
最后总结
当然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可能并不只没记清作业这一种,也有可能是上课没听懂,所以完不成。或者比较顽皮,根本没打算好好写作业。
但在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学习态度很好、很认真的孩子忘了写作业的情况,或者作业完成得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这就需要家长踏下心来和孩子一起从培养记记事本、写备忘录的习惯入手,结合对老师作业目的的用心揣摩,最终养成保质保量完成老师所留作业的习惯。
声明:本文由【亲子读写】原创,版权归属作者,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语文学习及亲子教育经验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亲子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