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怎样文艺地表达爱情,吹捧老板

2021-02-26 19: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彬彬有法(ID:binbinyoufa),作者:敬平

1

元宵节写得最美的词,是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你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这就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这首词,不需要我翻译,大家一看就明白。只是背景,大家可能不大清楚。据说,欧阳修想念的“去年人”,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

1035年元宵节,大宋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月亮已经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京城里红烛千盏,宝灯林立,灯火通明。

好一派繁华的人间闹市。

二十八岁的欧阳修,感慨唏嘘。这一切,跟去年的元宵节没什么两样,只是亲爱的妻子,再也见不到了。

还记得去年元宵节的那个黄昏,自己拉着十七岁的新婚妻子杨氏,一起约好,去街上看花灯,而今,花,和去年一样一样的,灯,和去年也是一样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不见了,这朵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已经随风飘零,化为尘土,离他远去。

想到这里,这位欧阳小哥泪水夺眶而出。

他的眼泪止不住,用袖子擦了又擦,把整个袖角都淋湿了。

用今天迷信的话来说,欧阳修命硬,克妻。

欧阳修的第一任妻子,嫁给他之后,不到两年就去世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十七岁嫁给他,十八岁就死了。

有学者考证,这首元宵节的词,就是多情的欧阳修,思念薄命佳人的话。我所说的背景,来源于这个说法。

其实,写元宵节的诗词很多,华美的,艳丽的,喜庆的,吉祥的,不一而足。也许人们生来喜欢悲剧的美,所以,这首月上柳梢头,流传千古。

有趣的是(也可以写作“无聊的是”),后世有一些学者,非要说这首词,不是欧阳修写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觉得这首词轻薄,不符合欧阳修一代文宗的身份,不符合理学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追求,不是一个正人君子该写的词。

我不是学者,对这样的争论,没多大兴趣。老实说,我觉得,值得怀疑的,不是这首词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欧阳修,而是这首词的主题,是不是真的像少数学者认定的那样,是首怀念妻子杨氏的作品。

我多多少少有些怀疑,这首词怀念的,是某个妻妾名单之外的女人,甚至,就是某个歌妓。

我这么说,并不是没来由的信口开河。我曾说过,欧阳修日后被贬出京,到滁州出任太守,邂逅某个歌妓的故事,我再说一遍,大家琢磨一下,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这个故事的场景,是一个地方官招待欧阳修的宴会。

宴会上,主人请来一个歌妓,不但唱歌唱得特别棒,还能把欧阳修写的词,全部唱一遍。

听得入迷的欧阳修,对这个妓女说,以后,我要到这里做太守的话,我一定来找你。

日后,欧阳修真的到这个地方来做太守了,可是当年宴会上的那个歌妓,早已踪影全无。欧阳修很失落,写了两句: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因恨我来迟。

请你仔细琢磨琢磨,这样的句子和这首元宵节的词,有没有相似之处?都是旧人已去,无比感伤的词句。

2

同样是元宵节,你看欧阳修的“小同事”司马光是怎么过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不耐烦了,急着想问:写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怎么就不是正人君子了?怎么就不符合“立德立功立言”的标准了?这么唯美的词,写的不挺好吗?

是的,这首词,写的是挺美的,可是,春秋责备贤者,你是谁?

你是欧阳修啊。

你可是死后谥号“文忠公”的人,你可是一代文宗,不是柳永柳三变那样的“普通文艺工作者”。

你是副总理级别的高管,主编《新唐书》的历史学家,怎么能搞这种“凄婉”的文字呢?

你欧阳修的葬礼可是国葬啊,你死后谥号“文忠公”,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正人君子能够享受的尊荣,但是,连正人君子都不是,怎么配得上“文忠公”的哀荣?

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后人一个劲地要把欧阳修“月上柳梢头”的著作权,挪给别人,难以理解的话,我举个司马光过元宵节的例子,供你们对比着理解。

司马光比欧阳修小12岁。欧阳修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候,这个小时候砸缸的小伙子,还在点灯熬油积极准备高考。欧阳修权倾一时贵为副总理的时候,司马光只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不能跟欧阳修相提并论。

后来,欧阳修老了,司马光开始大放异彩。欧阳修去世前几年,司马光离开京城,跑到洛阳写《资治通鉴》。我今天要讲的元宵节的故事,就是司马光避居洛阳十几年间留下的段子。

话说,某年元宵节,司马光的夫人想出门看灯。

司马光不乐意,“家中点灯,何必出看”?

夫人不乐意了,说,不单单看灯,还想看看赏灯的游人。

司马光反问,难道我是个鬼吗?

你说,这司马光怎么如此无趣?

是的,是很无趣。但是,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这等无趣,才是庄重的正人君子应有的态度。像欧阳修这样,元宵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轻薄。

元宵节,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就是一个情人节。正人君子,过什么情人节呢?

说到这里,我也像中小学语文老师一样,介绍一下时代背景。

中国古代,周朝开始,星星出来的时候,皇帝不允许老百姓在大街上溜达,怕大家深更半夜杀人放火造反什么的。这叫“宵禁”。

汉朝的时候,有段时间,皇帝特许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允许老百姓晚上出来赏月看灯。(据说,为了纪念平定吕后家族夺取汉家天下的叛乱,才有了元宵节。彬彬对此,真假难辨。)

唐朝的时候,著名艺术家唐玄宗做了皇帝,把元宵节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让老百姓一连三个晚上赏灯欢娱,其它时间,对不起,天一黑,还得在家呆着,执行宵禁政策。

宋太祖虽然马上得天下,没有唐玄宗那样的艺术细胞,却把元宵节三天赏灯,改为五天赏灯,允许大家夜里出来混。在这五天,不但男人可以上街玩,女人也可以上街玩。

别说两千年前的汉朝,就是一千年前的宋朝,也不像今天这样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普通人家,别说赏灯,有盏油灯,就了不起了。

欧阳修的学生苏轼先生,生前受到粉丝皇太后的恩宠。恩宠的方式是什么呢?晚上派人打着灯笼送他回家。比今天晚宴结束,领导派司机开小车送你回去华贵多了,因为那个时候的能源不像今天这么富足,夜间照明的蜡烛是非常贵的。别说普通人家点不起灯,皇宫里也不会那么大肆铺张,京城当中,只有遇到元宵节赏灯那几个晚上,才会高列千峰宝炬森,万烛闪亮紫禁城。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间,姑娘们,太太们,才能够趁着节日的气氛放松一下,跑到街上溜达溜达,以赏灯为名,看看花花世界。平时,男权社会当中,女人哪里可以像男人这样在市井瓦舍之间,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呢?

这个时候,男人跑到街上,多数也不是为了看灯。或者说,不仅仅为了看灯。宋朝的时候,有人写过一首词,其中有两句说: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意思是说,元宵节这一天,男人们带着十二分的热忱,跑到大街上,重点不是看灯,而是看在河边溜达的姑娘们,女士们。

在那个时代,元宵节前后五天的灯会,是很多男女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最佳时节,元宵节的灯会,就像没有互联网时代的北京三里屯酒吧,是男男女女们彼此搭讪交流感情的场所。

这不仅映衬出清明上河图一样的太平盛世,也拨动古人向往爱情的心弦,一小撮别有用心的男男女女打着官方节庆的幌子,心照不宣地过起了自己的情人节,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以风流自命的欧阳修可能闲不住。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讲究品格的司马光,不但自己不愿意外出赏灯,也不愿意人老珠黄的夫人往街上跑,因为,因为,因为——他知道,大家的兴趣在于看人,而非赏灯。

司马光一生,论做人,是欧阳修不能比的。清清白白,这四个字,用在司马光身上,是没有异议的。用来形容欧阳修,就只能呵呵,呵呵,呵呵了。

欧阳修一生,两大绯闻,一个是与外甥女通奸,一个是与儿媳妇通奸,虽然最后都撇清了,飞短流长,名声弄得很不好。这与他一生老写男女关系的词,三天两头跟妓女混一起有关。关于他与妓女的段子,宋代之后的野史中一大串。

司马光死后,皇家给他的谥号是“文正公”,比欧阳修高一个档次。宋朝的皇帝把司马光放在自己的宗庙里,让皇家后人祭拜祖先的时候,顺便也把司马光给拜了。这还不够,宋朝的皇帝还要把他的像,放到孔庙,让天下读书人祭祀。

司马光不但得到了宋朝皇帝的肯定,清朝皇帝也是赞叹不已,比如说康熙。我们今天说的是元宵节,说的是欧阳修,对此,我就不展开了。

反正,论文学成就,欧阳修胜出司马光,论做官,不输于司马光,论做人,论后代的评价,欧阳修显然比不了司马光。

3

元宵节,欧阳修的同事,也写诗词,但人家写的不是情啊爱,人家在吹捧老板,赞美皇上。

欧阳修元宵节人约黄昏后,司马光元宵节不愿意陪夫人观灯,据此,封建时代的人们认为司马光ok ,欧阳修不ok,那么,怎么解释欧阳修司马光共同的老板,大宋皇帝元宵节跑出皇宫看灯呢?

你看看欧阳修同事写的诗,你就知道,皇帝跑出来看灯,也是欧阳修不能比的。

欧阳修有个同事,叫蔡襄,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比欧阳修小五岁。这位蔡先生写诗祝贺过欧阳修高升,欧阳修也在仕途上举荐过他。

宋仁宗皇帝晚年,某个元宵节的前夜,正月十四的晚上,皇宫外面,千座花灯,片片灯海,高高耸立,无数宝烛点燃,华美无双,照得今天的开封,当时的汴梁城灯火通明。

这个时候,皇帝的仪仗队缓缓而来,装饰着翠鸟羽毛的豪车,载着病怏怏的仁宗皇帝,来到了皇宫的正门。

蔡襄和群臣一起,迎接皇帝的到来。(估计欧阳修也在其中。)

围观群众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道是否事先组织好的。)

臣民们,像上古时代陕西华山一带老百姓祝福巡游到当地的尧帝一样,祝福仁宗皇帝万寿无疆,多子多孙。

第二天,蔡襄写了一首元宵节的诗,歌颂了老板带着大家观灯的盛况。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这首诗,我也不翻译了。意思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盛况。

蔡襄在这首诗中,说了两句特别重要的话: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皇帝昨天晚上跑出来看灯,图的是什么?像老百姓那样看游人,心痒痒地想着情人节?像欧阳修那样“人约黄昏后”?还是说,皇帝是个灯谜爱好者,跑出来赏灯猜谜?

蔡襄在这两句诗中揭晓了答案,是与民同乐。(你是不是想起了“乐事”这款饮料?我猜,“乐事”的中文名称,就是从这首诗中找来的。)

他说啊,皇帝到这里来观赏元宵的美景,不是因为皇上喜欢玩,而是因为他想把这种乐事与民同乐和老百姓一起分享。

蔡襄还提了一个问题,老百姓为什么学习尧帝的臣民,祝福这位大宋王朝的仁宗皇帝呢?他自己回答道:因为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对我们臣民爱得太深切。

你说,你是皇帝,你怎么看这首诗?为人臣子的,这首诗,是欧阳修那首词,能比的吗?

当然,蔡襄所说的与民同乐,也不是他想当然地拍马屁。这也是皇帝自己的原话。正月十四那个晚上,他对群臣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自己玩,是——

这时候,你再想想司马光为什么元宵节不出去玩?

玩,不是皇帝大臣这样的精英分子该做的事。大宋朝,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灾荒,困苦,仍然存在。境外敌对势力,像辽国、夏国,虽然暂时取得了和平,但是,忘我大宋之心不死。世界并不太平,国家尚未统一,幽云十六州还没有拿回来呢。

这时候,皇帝需要励精图治,大臣们也要鞠躬尽瘁。

这时候,蔡襄这首诗,写得就很好,也戳到了皇帝的痛处。为什么要在诗中借用尧帝的典故“华封祝”,祝皇帝万寿无疆多子多孙呢?

当时,皇帝的身体很不好,元宵节大宴群臣和外国使节的时候,胡言乱语,出过洋相。比这更糟糕的是,皇帝迟迟生不出儿子。人品备受赞扬的司马光老是建议国家,赶紧准备身后事,考虑接班人。

你们说,蔡襄元宵节的诗,写得好不好?

我们再看苏轼,欧阳修的学生,是怎样写诗歌颂皇帝元宵节开party的?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这首诗是1093年,苏轼陪皇帝参加大宋王朝元宵联欢酒会之后,描写的一首诗,说的是酒会之前,苏轼和一群大臣在宫殿前面等待皇帝驾临的情况。

我给大家简单地翻译一下,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紫禁城的宫殿前。皇帝居住的皇宫,气象华美,天上的仙境一样,空气中布满着熏香的气息,我们这帮文武大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站在通宫殿之前,等候我们伟大的皇帝驾到。

就是说,这种场景,就像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你看这苏轼吹捧老板水平怎么样,把老板说成了玉皇大帝,把自己说成了一朵红云。

玉皇大帝何等的富贵,云朵,哪怕是红色的云朵,又是何其轻薄。

4

欧阳修为什么“人正词不正”?

大宋朝,元宵节喝酒写诗歌颂皇帝,是一个政治活动。不但要称赞皇帝,还不能肉麻,更不能像欧阳修那样沉溺于儿女私情,酒肉之乐。

最好的诗词,既吹捧皇帝,又心怀天下。比如,欧阳修同事王珪元宵节写元宵party的诗,“一曲升平人尽乐,君王又进紫霞杯”,不但把皇帝夸成周武王,还要歌颂天下升平,国泰民安。

大家对比一下元宵节所写的诗词,欧阳修写的怎么样,欧阳修的亲戚和学生们写的又怎么样。按照封建时代的标准,很明显,欧阳修的词艳丽、轻浮,远不如那帮人政治正确。

欧阳修当然不是因为元宵节这首词,被人诟病轻浮,欧阳修传世的词呢,大概有两百多首,其中一半以上写的都是男女私情,写的都是一些格调在大儒们看来比较低下的作品。

所以,后人评说欧阳修这个人:人正词不正。

什么意思呢?

就说欧阳修这个人啊,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做的都很了不起的,唯独他的词拿不到台面。

也有人说,他是被人泼脏水了,说很多淫词艳曲是冒名之作,其实不是他写的。

也有人说,这些词,是他写的,他这个人精神分裂。

我觉得,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说法,都很过激。多重人格,只要不伤天害理,又有什么不妥呢?说欧阳修被人栽赃,是人为拔高欧阳修的形象,说他人格分裂,为他惋惜,也是想多了,没必要。

欧阳修,自命风流,喜欢泡妞,和妓女们混在一起唱卡拉ok,享受人生之乐。这本身,就是他的人身追求。

欧阳修小时候家境非常的困苦,出人头地之后,生活条件变好了,世界变大了,追求吃喝玩乐,泡妞写词,既是士大夫群体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小时候的愿望。

宋史里面,还真的写过一个段子,说的欧阳修的同事宋祁,就是跟欧阳修一起主修《新唐书》的那个牛人。

宋祁当官之后,有一年元宵节的夜晚,点上昂贵的花灯,搂着妓女,喝酒唱歌,酩酊大醉。

第二天,他哥哥找到他,严肃地批评他“烧灯夜宴,穷极奢侈”。

那么,他哥哥是怎么度过元宵节夜晚的呢?

他哥哥当夜在京城书院里面,夜读《周易》,读经书。

哥哥语重心长地问弟弟,你还记得多年前的那个元宵节吗,我们在某个地方书院里,扯点韭菜煮饭吃,老弟,不能忘本啊?

宋祁宋大学士笑了,理直气壮地回答哥哥:我呀,还要反过来问你呢,你也不想想,我们当年一起在那里吃韭菜煮饭图的是个啥呢?当年那么努力,不就是为了今天可以搂着歌妓,欢饮达旦么?

在当时,欧阳修喜欢喝酒泡妞,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那个时代,不像民国之后,没有“新生活运动”,喝酒泡妞爱咋地咋地,皇帝不管。

欧阳修中进士当官之初,政治上的领路人,就是一些喜欢喝酒泡妞写词的人。宋朝开科取士,南方读书人一下改变了贫穷的旧日子,好酒色,是难免的。

为什么司马光形象伟大?因为像他那样的人,是极少数。

王安石变法,得罪了那么多的仇家,包括司马光、苏轼,都是他的仇家,可是,没有人诋毁他的人格。司马光王安石一生不纳妾,不玩妓女,在那个时代,是异类。

回头,我们再来看,文章开头引用的欧阳修写元宵节的词,你是不是已经明白,为什么欧阳修的粉丝不愿意承认这是他的作品?

不明白也没关系。今天,元宵节,我们最后引用文韬武略一个不少的辛弃疾,写元宵节的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猛不丁地,把你从元宵灯会的热闹喧哗之中拖出来,给你一片淡泊寂静,有境界,有性情,哪怕说的是封建时代主流观点不喜欢的儿女情长,也是香草美人的格调。

这首词,比欧阳修的好,你要文艺地表达爱情,就把这首词改吧改吧,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