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中原群星闪耀时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1007年—1072年)、苏洵(1009年—1066年)、曾巩(1019年—1083年)、王安石(1021年—1086年)、苏轼((1037年-1101年)、苏辙(1039年—1112年),这六位全都成名或者成长于宋仁宗时期。
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张载(1020年-1077年)、周敦颐(1017年—1073年)、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合称“北宋五子”,也都成长在这一时期;
周敦颐的《爱莲说》至今传颂;邵雍则是北宋最有名的预测大师,让司马光都敬畏三分;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是多少有志之士的座右铭;程颢程颐是兄弟俩,都是周敦颐的徒弟,程门立雪讲的就是进士杨时拜见程颐的故事。
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两大改革家,提出庆历新政的范仲淹(989年-1052年),庆历新政就发生在仁宗时期,和提出王安石变法的王安石(1021年—1086年),成长于这个时期。
“词人宰相”晏殊,更是宋仁宗的左膀右臂,一生以举贤任能、奖掖后进为后世所称道。晏殊的门生故吏可以说是遍布天下,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也皆经他栽培、荐引,并都得到重用。
和王安石、苏东坡剪不断理还乱的司马光(1019年—1086年),在神宗时期因不得志而写成《资治通鉴》,但却是在仁宗时期开始步入官场,一路浮沉积淀。
被后世不断演绎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999年-1062年),敢对着宋仁宗吐口水,而且皇帝还一点也不生气,这就是宋仁宗和包拯的关系。
四大发明的最后一大发明,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昇(972年-1051年),生活在这里。
毕昇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作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昇才发明了活字版。
北宋最著名的将领,“面涅将军”狄青,也出现在这个时代,被范仲淹一手挖掘和培养。
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曾经四次落地的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是少有的没有得到仁宗赏识的才人。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科举考试,被后人戏称为“神仙打架”,又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录取的进士名录,可谓群星闪耀。
这一届科举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副考官是梅尧臣,而考中进士的学子之中,除了苏轼、苏辙、曾巩之外,还有张载、程颢、王韶、曾布、吕大钧、章衡、窦卞、罗恺、吕惠卿、林希、蒋之奇、张载、章惇、朱光庭等人。这些人之中,苏轼、苏辙他们成为唐宋八大家,张载、程颢成为理学大家,章惇、吕惠卿等九人后来官至宰相,王韶则成为北宋中后期名将……
为什么仁宗时期会涌现出来了这么多能人将士?这些人同处一个时期,彼此又都是什么关系?大历史系列下一次继续说。
附: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