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最好用的管理工具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98天的第298篇原创文章
战略问题绝对是一把手工程。
创业时间越久,越认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考验人的觉察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面对机会和诱惑,人必须需要一套底层的认知工具让自己回归初心和原点,否则,动作就容易走形。
战略杠杆模型就是这样的一个底层学习工具,通过战略支点回归使命愿景里不变的一,通过战略指北针提醒自己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通过核心能力舍九取一,通过创新红利杠杆时刻提醒自己做新的动作时,无红利,不发力。
具体可以搜索“战略杠杆”找到之前详解的文章。
基于这个底层战略工具,最近又新习得了一个落地的战略执行工具,它就是战略地图。
之所以叫地图,顾名思义,它有着最直接的检索的价值。如果遇到方向上的执行层面的问题,那就可以拿出战略地图。
其实,在战略地图之前,战略地图的提出者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先提出了平衡计分卡。
平衡记分卡,也就是BSC(Balanced Score Card),被誉为近75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其实,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目标绩效管理工具,要求成员在设置绩效目标时,要同时考虑四个方面,即财务、客户、运营、以及学习与成长。每一个绩效表都涵盖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只关注关键绩效指标。
但是,有了这样的一个绩效表之后,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发现,很多企业家如同如获至宝一样,马上把这个平衡记分卡下达到了人力资源部,让HR来落实。
但是,人力资源部可能对平衡记分卡还没有吃透呢,就急于落实到员工身上,直接导致员工更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平衡记分卡的内涵,因此,老大的初衷也没能得到最有效的传达。
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总结,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最后,他们阶段性地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他们发现:
在企业的战略执行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观念问题。员工认为自己无需关注企业战略,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够了。
这其实就是企业战略的规划到战略执行过程中最大的鸿沟,也是中国企业战略执行当中最大的短板——战略共识不足。
所以,他们才开始去刻意梳理出平衡记分卡里面的四大层面的逻辑内涵是什么,以让全公司在同样的一个战略语言中前进。
这就是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一样,包括四大层面:财务,客户,运营流程,学习发展,而四大层面之间有着天然的逻辑:
一家的目标核心以利润为出发点,这就是一个财务层面的战略目标。
要想完成超额利润,无非是两大核心要素——收入和成本。
为此,必须努力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这些财务指标,必须获得更多的客户,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那么,如何获得更多的客户,并且让客户满意呢?唯有依赖高效的运营流程,包括销售流程,创新流程等。
再深入发掘,你就会发展,如果内部运营流程高效,必须要让每个员工都能胜任岗位。因此员工必须要学习和发展。
这样梳理出来,战略地图的四大层面就很清晰地让员工理解它的逻辑关系了。
了解了这个工具之后,下一步就是绘制公司自己的战略地图了。
对于这个工具,我也还在学习的阶段,对于一把手工程的事情来说,一定不要轻举妄动,切忌在老大自己还没有吃透的时候就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