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了《绝对价值》这本书,分享给你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07天的第707篇原创文章
最近的睡前书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伊塔马尔·西蒙森的《绝对价值》。伊塔马尔·西蒙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关于消费者决策的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从这本营销学著作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消费环境已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从前依靠定位理论和跨越鸿沟理论转化的用户,已经对品牌不再忠诚,用户越来越趋向于绝对价值。
什么是绝对价值?
就是产品的质量、体验、价格、性价比,他人的评价。
好喝就是好喝,不好喝就是不好喝。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营销上了天也没用。
这成为了当下做生意的根本逻辑,用户不再依赖过往的经验,而是回到了最根本的层面上,回到了经过用户体验之后的质量上。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说过同样类似的话:
消费者没必要对品牌忠诚,全世界都一样,消费者是选民,选民需要对总统忠诚吗?消费者朝三暮四,这个市场才会进步,一个企业的经营本身就该奋斗到死。
是的,用户的忠诚度已经消失了。
一个企业的经营本身就该奋斗到死。
所以牛如雷军,依然是it劳模。
如果说当下的营销和从前有什么不同的话,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营销方式要变。原来的营销是企业到达用户的方式,现在的营销应该是用户到达解决方案的方式。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才愿意买单。商家强push给用户已经不是趋势了。
第二,营销渠道要变。过往是供给为王,供不应求的时代,供给方不求卖不出去。后来变成了渠道为王,企业如果在央视拿到了标王,一年的销售额就能达到几十个亿。但如今,已经变成需求为王了。你的精准的客户在哪里,就应该把渠道铺在哪里。
所以,该如何选择更适合信息时代的营销策略?
书里,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营销框架,叫做“影响力组合”框架。许晓辉老师总结了一个POM模型。
P是prior,指个人决策。
O是others,他人评价(即绝对价值)。
M是marketers,也就是营销。
什么意思?它主要说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受到上面这POM三个相关信息渠道的影响。
举个例子,你要买一款新手机,你会受到先前个人习惯和偏好信息(P)的影响,比如颜色啊、屏幕大小啊这些,还会受到朋友、网上的评价和专家测评(O)这些绝对价值的影响,除此之外,营销方的广告和slogan(M)也会影响你的决策。
这里作者强调,相比于个人偏好和营销方这两个影响因素,绝对价值对于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变大。因此,企业应该多从绝对价值层面去展开营销行为。
为什么?
对于第一类影响因素个人偏好(P)来说,它的特点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很多时候,大部分人是没有个人偏好的,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对于营销方(M)影响因素来说,它的特点通常是值得怀疑的。作为营销方,他们的立场很明显,没有哪个卖货的不说自己的货好,商家往往会避重就轻,强化产品优点,弱化产品缺点,所以,品牌方的言论总是值得怀疑的。
而说到绝对价值(O)这个影响因素,它是指其他人的意见和信息服务。这类影响因素的特点是可信和多样的。因为这类信息的来源一般是其他用户的评论、专家观点、比价工具等因素。
比如,当你入住一家酒店时,你更愿意先查看下网站上对于这家酒店的评论,你在看评论的时候,就相当于通过别人的几十双甚至几百双眼睛来看这家酒店的服务质量,这些评论来自不同时段入住这家酒店的人,他们遇到了不同的酒店服务人员,这里体现出来的绝对价值是相对可信的。
所以,相比于模糊不清的个人偏好和可信度较低的品牌方因素,绝对价值这个因素包含了大量信息提供者的真实体验,信息来源更加可靠,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风险。消费者也越来越依赖绝对价值。
请再次记住,消费者的忠诚已经消失了,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己产品/服务的绝对价值,才能得到用户持续不断的信任。
为此,一个企业的经营本身就该奋斗到死。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