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 | 集思广益汇良策,土壤修复秘方超有料!

编者按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土壤健康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石。在绿色农业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榜样的力量,与行业大咖面对面,第七届南北对话论坛组委会特邀五位农资界大咖,让我们听听他们关于自我定位、机遇挑战、行业趋势的理解!

对话元泰丰

元泰丰(包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彭敏

土壤改良是系统性工程,每个企业这些年的工作在系统性工程中得到充分展示,若企业形成合力,中国农业土壤改良计划会提速。土壤改良的根本是做到三个平衡即微生物系统的平衡、有机碳和营养的平衡、植物分泌有害物质分析降解的平衡,若能做到三个平衡,呈现健康土壤,植物将会提质增产。经过二十年的沉淀,在技术和产品上,元泰丰形成自己的风格,愿携手更多企业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实现三个平衡,谱写绿色土壤新篇章。

土壤改良是一个大课题,这关系中国人民饭碗能否端牢。由于土壤过度耕种以及不合理的施肥施药,导致土壤退化,《北方农资》把土壤修复作为主题,展现了媒体责任。作为企业,在解决农业发展痛难点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亮点,放大亮点,企业将会发展壮大,元泰丰坚守本心扎实前进,专注于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对话康朴

康朴(中国)战略合作部负责人 王昌全

康朴(中国)有限公司(金正大集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理念指导生产,坚持原材料优选,并在原料中添加了特有的核心技术,同时作为一个对标国际的企业,金正大引进了欧洲一些新型的环保技术,开发了很多土壤修复产品,在行业内制定了行业标准。金正大坚持产销一体化,在营销上全力以赴,以作物为核心,保证用户的极致体验。针对土壤问题,做了许多增产增效的方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希望能号召行业内更多企业关注土壤问题。

健康土壤,绿色农业,金正大在这方面在深入践行。金正大拥有60万吨土壤修复改良剂生产基地,三大基地装置充分,工厂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秉承同行业互促互进发展理念,欢迎同行共享工厂。土壤修复要有一些高功效的产品,康朴在土壤修复上有自己的产品家族,技术上在行业内领先,氮磷钾之外还含有三钙两镁,系列产品销量突破五万吨,单剂销量超过三万吨。土壤修复产品可以多样化,不仅有颗粒剂,还有液体和粉剂。在化肥农药零增长理念下,康朴还将顺势推出一个绿色健康的药肥品牌,是源自瑞士的58年老品牌,符合绿色理念,除此之外还将有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话玛塔

厦门玛塔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王雪琪

在生态环境受到高度关注的今天,推进土壤防污和土壤修复,加强农业的绿色发展便成了重中之重。泥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土壤修复是个大工程,是影响子孙后代的事情,可以说我们是在做造福子孙的事业。

玛塔的原料是生物源——牡蛎壳,这是海洋的馈赠,这些有机物让土壤的肥效持久,还能够改良土质。土壤修复相当于修复循环的过程,讲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玛塔一直想做且在做的事情。

玛塔一路乘着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条等政策的东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巩固市场激发活力。面对土壤修复行业的挑战,需要我们绿色农企把优秀的前沿科技,应用到行业中来,有竞争才有向前发展的力量,玛塔希望通过与大家共同努力,为我国土壤修复事业添砖加瓦。

对话芭田

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周嘉芸

土壤修复是产学研成果商业化的展示,一方面芭田联合专家,专注技术做研发;另一方面芭田深入市场、农田,根据市场痛难点做研发。针对板结盐碱化难题,芭田研发产品疏松土壤,解决土壤板结,致力于土壤修复,在传统肥料里添加有机质养护修复土壤,芭田将不断研发新产品,解决市场难题。

不合理的施肥施药方法、不科学的耕作习惯都会对土壤造成伤害,土壤修复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一某个产品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在做各位联合携手合作。土壤修复具有十万亿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芭田领先布局,磷矿资源丰富,紧抓技术,专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对话圣大一方

新疆圣大一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福磊

圣大一方作为上游企业,从2007年开始一直专注于做腐植酸。从2010-2015年,圣大一方每年产能30万吨,后来转型升级,从基础产品升级到矿源黄腐酸钾。该产品或是未来十年刚需产品,非常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矿源黄腐酸钾,或进行复配。

下一步,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圣大一方将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做农业是个有福报的事业,圣大一方愿携手众多农资企业,共创中国大美农业,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业绿色发展。

对于圣大一方来说,机遇和挑战一直存在。机遇在于,产品对于土壤修复很契合。目前我们国内很多优秀企业,产品越来越功能化,越来越符合国家双减的目的。我们正好赶上这个风口,相信优质高效绿色产品未来十年也是刚需。

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能接受矿源黄腐酸钾,这对圣大一方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挑战在于,产品性价比还有待提高,产品研发、服务、销售还有待于更多企业抱团取暖。目前,农资企业产品研发、推广、服务很多是关起门来自己做,能够共享的很少,真正做到产学研的不多,大家都是独立在做一个事情。今后希望更多的优质企业能够抱团、职能部门来指路,为更多老百姓做好放心产品。

作者/编辑:甄素娟 张亚静 连雅赛 刘佳琪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