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642期:很神奇!要学绣龙袍先练看孩子,其实培养意志品质不要忽略三种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642期#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当时从南方迁来了27,000户手工匠人,这些手艺人个个身怀绝技,后来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燕京八绝”。这八绝当中大家最熟悉的是“景泰蓝”,除了“景泰蓝”之外,还有一门绝活叫“京绣”,皇帝所穿的龙袍就是用京绣工艺制作的。

咱们中国有“四大名绣”、“四小名绣”之说,京绣就是“四小名绣”之一。这个“小”并不是说它水平低、含金量低,而是说京绣技艺高超,过程繁琐,工艺复杂,产量非常低,而且专门只为宫廷皇族服务。一般的普通人别说穿一穿,恐怕连看都看不到,直到清朝灭亡,民国成立,京绣才从宫廷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还专门组建了京绣的场子,京绣的作坊,有资料显示,55年大授衔的时候,我们的将帅所穿的礼服上面的徽章纹饰都是京绣工艺制作的。

我听一位老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事,过去京绣艺人没有女性,因为负责给皇帝绣龙袍,九五之尊,要汇足阳气,所以刺绣的工人都用男性。培养一个京绣的高手是非常难的,老师傅一人只带一个徒弟,而且小学徒要选六七岁的小男孩,入了师门以后先不教手艺,头一年做一件事情,我们大家都想不到啊,什么事呢?就是让这小学徒去看孩子。

大家想象一下学手艺,第一道功课就是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磨性子,练习细心、耐心,情绪稳定。这种磨性子的训练,用我们现代眼光来看,就属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不能全神贯注;二是缺乏耐心,静不下来、坐不住;三是情绪不稳,大起大落,容易波动。

大家放眼望去,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职场,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这三种毛病。而且这种类型的毛病用指责、呵斥或者威胁的方法是改不掉的,必须要使用一些行为训练的方法。实际上经验也证明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孩子能做一点磨性子的小事儿,对于他的成长进步是非常重要的。那有人就说了,我也安排他去看孩子,你看看这个想法你太离谱了,我们在传承一种经验智慧的时候要抓精髓,而不是学表面皮毛。

在当今时代,有哪些日常的活动可以磨性子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件事可以做:

一是动笔的事情,首选的是练字,其次是记日记,第三是画画也可以。每天练100个字,每天写一篇日记,这都是非常好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方法。这两件事曾国藩坚持了大半辈子,他对这两件事的重视与坚持,在日记、家书中都可以看到,而且这两件事我自己也在坚持,确实受益良多。

二是动腿的事情,比如说坚持跑步,这个对于磨练非智力因素,对于培养耐力、持久性、主动性都非常有好处。蔡元培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健康人格首在体育”。其实在运动过程中,不仅我们的肌肉骨骼得到了锻炼,实际上我们的性格和意志品质都受到了训练。

三是动嘴的事情,每天早晨或者晚上可以抽出15分钟到半个小时,诵读经典。天长日久,持之以恒,这个对于培养非智力因素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诵读这件事情本身对于记忆力、表达力,对于思维和语言都非常有意义。在培养年轻人的过程中,我觉得诵读这件事必不可少。

我们无论是带团队培养年轻人,还是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管理,都可以考虑把以上这三个方面的事情抓起来,每天坚持做一做。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背后,包含着我们以前讲过的重要的心理机制,比如“突破舒适区”、“启动内模拟”、“延迟满足”等等。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都已经证明了:决定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首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正所谓“小习惯、大素质;小训练、大成长”,把这些日常小事做扎实到位了,就能开启未来成功进步的大门。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