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2-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2-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岐伯有道 2021-07-13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篇名与要点

馬蒔曰:“內有不足有餘虛實等義,皆所以較其盛衰也,故名篇。”方,是比较的意思,本篇主要讨论阴阳之气的盛衰,而对阴阳盛衰的了解,都是从比较中来的,所以篇名《方盛衰论》。贯穿本篇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要求医者在临证诊察时必须全面了解病人各个方面的情况,才能够成为独立应诊的合格医生。如果拘执于一个方面,即“持雌失雄,弃阴附阳”,“是为妄行”;只有全面诊察,才是“诊道乃具”而能“万世不殆”。

原文与译文

(原文)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译文)雷公请问道:气的盛衰,哪一种是逆?哪一种是顺?

(原文)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

(译文)黄帝回答道:阳气主升,其气从左而右;阴气主降,其气从右而左。老年之气先衰于下,其气从上而下;少年之气先盛于下,其气从下而上。

(原文)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译文)因此春夏之病见阳症阳脉,以阳归阳,则为顺为生,若见阴症阴脉,如秋冬之令,则为逆为死,反过来说,秋冬之病见阴症阴脉,以阴归阴,则为顺为生。所以不论气盛或气衰,逆则都成为厥。

(原文)问曰:有余者厥耶?

(译文)雷公又问:气有余也能成厥吗?

(原文)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

(译文)黄帝答道:阳气一上而不下,阴阳两气不相顺接,则足部厥冷至膝,少年在秋冬见此病则死,而老年在秋冬见此证却可生。阳气上而不下,则上实下虚,为头痛巅顶疾患,这种厥病,谓其属阳,本非阳盛,谓其属阴,则又非阴盛,五脏之气隔绝,没有显著征象,好像置身于旷野,伏居于空室,无所见闻,而病势绵绵一息,视其生命,已不满一天了。

(原文)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①。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译文)所以,气虚的厥,使人梦乡荒诞;厥逆盛极,则梦多离奇迷乱。三阳之脉悬绝,三阴之脉细微,就是所谓少气之候。肺气虚则梦见白色悲惨的事物,或梦见人被杀流血,尸体狼藉,当金旺之时,则梦见战争。肾气虚则梦见舟船淹死人,当水旺之时,则梦见自己伏于水中,好像遇到很恐惧害怕的事。肝气虚则梦见菌香草木,当木旺之时,则梦见自己伏于树下不敢起来。心气虚则梦救火和雷电,当火旺之时,则梦见大火燔灼。脾气虚则梦见饮食不足,得其土旺之时,则梦作垣盖屋。这些都是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所致。当参合五脏见证,调其阴阳,其内容已在《经脉》篇中论述过了。

(原文)诊有十度②,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于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

(译文)诊法有十度,就是衡量人的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揆度它的阴阳虚实,对病情就可以得到全面了解。脉息之动本无常体,或则出现阴阳散乱而有偏颇,或则脉象搏动不明显,所以诊察时也就没有固定的常规。诊病时必须知道病人身份的上下,是平民还是君卿。如果对老师的传授不能全部接受,医术不仅不能辨别逆从,而且会使诊治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看到了一面,看不到另一面,抓住了一点,放弃了另一点,不知道结合全面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所以诊断就不能明确,如以这种诊断方法传授给后人的话,在实际工作中自会明显地暴露出它的错误。

(原文)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译文)至阴虚,则天之阳气离绝;至阳盛,则地之阴气不足。能使阴阳互济交通,这是有修养的医生的能事。阴阳之气互济交通,是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原文)是以经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③,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圣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译文)所以,高明的医生诊病,是掌握阴阳先后的规律,根据奇恒之势六十首辨明正常和异常,把各种诊察所得的点滴细微的临床资料综合起来,追寻阴阳的变化,了解五脏的病情,作出中肯的结论,并根据虚实纲要及十度来加以判断,知道了这些,方可以诊病。

(原文)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译文)所以切其阴而不能了解其阳,这种诊法是不能行于世的;切其阳而不能了解其阴,其所学的技术也是不高明的。知左而不知其右,知右而不知其左,知上而不知其下,知先而不知其后,他的医道就不会长久。要知道不好的,也要知道好的;要知道有病的,也要知道无病的;既知道高,亦知道下;既知道坐,也要知道起;既知道行,也要知道止。能做到这样有条不紊,反复推求,诊断的步骤,才算全备,也才能永远不出差错。

(原文)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译文)疾病的初期,见到邪气有余,就应考虑其正气不足,因虚而受邪;检查病者的上下各部,脉证参舍,以穷究其病理。例如形弱气虚的,主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的,亦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的,主生。

(原文)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④,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⑤,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译文)所以,诊病有一定的大法,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一举一动,保持很好的品德;思维敏捷,头脑清静,上下观察,分别四时八节之邪,辨别邪气中于五脏的何部;触按其脉息的动静,探切尺部皮肤滑涩寒温的概况;视其大小便的变化,与病状相参合,从而知道是逆是顺,同时也知道了病名,这样诊察疾病,可以十不失一,也不会违背人情。所以诊病之时,或视其呼吸,或看其神情,都能不失于条理,技术高明,能保持永久不出差错;假如不知道这些,违反了原则和真理,乱谈病情,妄下结论,这是不符合治病救人的医道的。

【注释】

①借借:杂乱众多的意思。

②十度:度,衡量;十度,是指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各有二。

③合微之事:就是把各种诊察所得到的细微的临床资料结合起来。

④出入有行:指一举一动必须保持医生的品德。

⑤司八正邪:司,是候查的意思;八正,指八节;邪,是不正之气。

文源:罾事物语

精彩文章回顾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6-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7-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8-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9-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0-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1-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2-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3-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4-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5-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6-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7-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8-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9-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0-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1-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2-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3-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4-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5-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6-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7-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8-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9-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0-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1-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2-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3-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5-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6-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7-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8-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9-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0-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1-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2-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3-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4-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5-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6-素问·刺虐篇第三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7-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8-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9-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0-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1-素问·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2-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3-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4-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5-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6-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7-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8-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9-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0-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1-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2-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3-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4-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5-素问·长刺节论第五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6-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7-素问·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8-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9-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0-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1-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2-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3-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4-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5-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6-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7-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8-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0-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1-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2-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3-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4-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5-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6-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7-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8-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9-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0-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2-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4-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5-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8-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9-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0-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1-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2-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3-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4-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5-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6-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8-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0-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3-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4-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6-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7-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8-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9-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0-素问·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1-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 END ==========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阅读原文

阅读 20

(0)

相关推荐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9-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 本篇要点 一.介绍了六经与月份的配合以及相应的月建. 二.分析了四时阴阳盛衰与六经病变的关系. 三.详细解释了六经病 ...

  •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原文与译文

    痹论篇,论述的要点 一.风.寒.湿邪 论述了风.寒.湿三邪及杂合伤人,是痹病(类风湿)的主要成因.由于身体感受风.寒.湿三种邪气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的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病症表现.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

  • 《黄帝内经》素问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译文)

    [原文]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耶? 答曰:一上不下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0.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腹中论篇第二十

    上卷 素问篇 腹中论篇第二十 [本章要点] 一.对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腹中疾患的病因.症状.治法.禁忌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二.介绍了鸡矢醴和四乌鲗骨一茹丸两个方剂,是研究古代方剂学的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5.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奇病论篇第二十五

    上卷 素问篇 奇病论篇第二十五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妊娠九月而喑.息积.伏梁.疹筋.厥逆.头痛.脾瘅.胆瘅.癃病.胎病.肾风等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预后等. 二.提出了"无损不足. ...

  •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8.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刺禁论篇第二十八

    上卷 素问篇 刺禁论篇第二十八 [本章要点] 本篇说明人体禁刺的部位,以及误刺的后果.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①.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②,心部于表③,肾治于里④,脾为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篇名与要点 本篇着重论述一年四季之中,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因而邪气伤人所产生的病变也随之而异.所以针刺治疗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 篇名与要点 本篇主要从解剖角度介绍了古代对消化道的认识,其中以肠胃为主体,故以'肠胃'名篇. 本篇记述了从口唇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的大体解剖,包括了唇.齿.口.舌.会厌.咽门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了圣贤之书必须老老实实读原著,来不得半点走捷径的投机取巧心理--但凡译著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误读和走样,尤其作为公众号如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 篇名与要点 玉版,是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