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情 | 王忠勇:从书法世界中看精神信仰
瑾梦影视
王 忠 勇
王忠勇,又名无逸,号木斋、旷庐,河南省陕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王忠勇导师工作室导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专业副教授、广东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出版有《王忠勇书法集》、《当代中青年书家长卷--王忠勇》、《2011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王忠勇》等。书法论文、评论多篇散见于各类专业报刊、杂志。2004年5月于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王忠勇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之一,曾九次获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展览大奖,也是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 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书法五体皆能,尤善行书和草书。其所作小行书古雅萧散,颇有晋唐风度,获得'兰亭奖' 一等奖即此类书风。近些年来草书取法唐宋大草,且暗含章草遗意,恢宏恣肆、苍逸古厚,突显强烈的个人面貌。
采访手记: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文艺与城市精神牵动着每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追梦人。很早之前就知道并认识王忠勇老师,但近几年却很少联系,得知春节期间他回来过年,几个好友就约好一同去看望他。在去的路上,心中不免忐忑,他现在在国内书法界已经有所成就,还记得我们吗?但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顾虑显然是多余的,他热情的和我们聊生活,谈艺术,丝毫没有生疏感。他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很温暖,很有力量。他家里的每一件摆设,都蕴含着他对艺术的理解。文艺的各种表现方式,都在折射精神世界对美的追求。书法、绘画、音乐、文学……选择任何一种,都是一个人一生的轨迹。那里有喜悦、有挫折、有顿悟,有我们文明的起源,有我们的锦绣山河,有我们对土地的深情与精神的跋涉。在观木心美术馆,王忠勇老师收获的不仅仅是艺术层次的拔高,还有他对文艺深深的理解。他说,若你将执着文艺,木心就是洗滌你灵魂、指引你方向的那个最好的领路人。陈丹青是那么不羁,但心里最敬他。敬一个人,专业造诣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人品。面对木心,仍觉自己一身尘意。想要活的出尘,关键在思想。一个人走到什么样的高度,有的时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眼界高、格局大的人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他们始终对生活保有热度,对事业有敬畏,对家国有担当。
王忠勇:我的书法世界我的字里有颜字的成分,是因为我发现了颜字的外形有小王外拓的笔势,而不是大王的内擫。那更适合我。颜真卿是二王之后学王的一个最好的学生,《祭侄文稿》处处都是按照王字的游戏规则来书写,但他又处处都能把自家的东西灌注进里边。
想对笔法进行梳理,最好学王字,王字更多的是用手指的拨挑,用笔手段多样,变化莫测,空间也更复杂一些,结体的多边形出现率更要比颜字多得多。颜字就用一招:逆顶。大家看何绍基的字,对那线条喜欢得不得了,其实他就是学了颜字的这一招。但是王字的复杂性,我们现在做不到了。现在的材料、包括书写的姿势都不一样了。不过我觉得也不一定要那样做。就像孙晓云老师的《书法有法》那样,她把很多道理摆在那里,告诉你有那么一个回事,并没有要求你一定照做,包括她自己也不完全那样做。只是你最起码要知道王字原本的面貌,你现在写的时候才不至于太离谱。包括你现在的创新,新要和古人接得上,就象接力赛一样,人人都要接住那个棒才能继续往前跑。要是像前几年流行用碑的概念去分析王字,那样就过了。王字的核心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是在自然书写当中把一种风流倜傥的、复杂的笔法融在里面,而不是把它解构了再生搬硬套的去解释他的字形,因为帖学讲究字形随势生出。对于形式构成,我一直都在偷偷的观望。但没有勇气去做。因为那跟我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我觉得那套东西要做的话我从小就得生活在西方。我天天吃中国饭长到现在觉得那个太前卫,很陌生,做起来连个小学生都不如。我自己也能凭一些感觉,把一些矛盾对比下意识的去做。今后还得加强关注。张羽翔作为一个老师,他的字跟我写的是两个路子,但他带的学生不是死气沉沉的样子,而是耳目一新的。他的理论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只要是有悟性的人跟他学一定会成才,平庸的人跟他学可能会越写越差。所以我觉得他的教学方法适合高级班。另外沃兴华我觉得他是一位写字很有些思想的人,令人尊敬。他能把传统解释得很好,又有革新精神,比现在一些自称传统的人更有意义。
要知道古人的书写状态,得先了解那个人。如王羲之是一位感情很丰富的人,是能解衣盘礴、生性风流的人,所以随着心性的发挥,字的大小、章法等都是随机应变的。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写成刻本圣教那种形式就是王羲之,我以为不是那样。非但圣教不能,兰亭也不能!圣教提示了王字的结体规律,但刻帖所传达的是集字的刻意和板正,性情不彰;兰亭是唐人在描手画足。其实大家早都觉悟了,殊不见从民国到现在有一个写兰亭成为大家的吗?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所见到的兰亭,都出自高手所摹,可以学到其它的东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兰亭里难学到真正的二王笔法!真正的王羲之我觉得在阁帖里、在《丧乱帖》等手札、尺牍里才有很好的体现。所以想追求王字,应推测王字可能没有米字的窈窕和妖娆,但也不会像文征明那样中规中矩,他是洋溢着一种淡淡的洒脱,这样你写王字时不就有根据了嘛。
写隶书不能失去古味、失去自然状态下的质朴。当代隶书写得好的,老一辈的有沙曼翁,中青年一辈有徐利明和鲍贤伦。你再怎么说人家思路高远,人家的想法就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去写,而不是做隶书。隶书在明清的辉煌已经过去了,快、光、古,现在是一个方向。但我做不到,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说起学书经历,我还真很少跟别人提起过。我是真正走了一条艺术人生的道路。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八岁就接触书法,模仿能力特强,村里的老先生知道了,就提供一本集柳体的《为人民服务》(文革时印的),内容大概是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什么的,但我一看就不喜欢,觉得太刻意。我叔叔又找来颜真卿的字帖,说人家都说这个好,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但我也不喜欢。我最喜欢褚遂良。
话说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学书法就很狂热,觉得上天让自己来到世上就是为了书法,特有抱负。当时我的文化课很棒,可是后来全给书法害了。我把毛笔后边的一端削了,就拿着这么长的一个笔头,上课时在前面摞这么高的一桌书,把大衣往头一包,就在那里临《兰亭序》。
而我父亲呢也很喜欢看我写字,他在家是一边看一边喝彩,搞得我真是神魂颠倒!现在我回忆那种状况,真的是不寒而栗。我跟你说我现在只会一些加减乘除,其他的都不会。就算是后来认真学了一两年,但天生反感,全忘光了。结果后来,我就从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变成了全班成绩最差的学生。记得当时首届神龙书法大赛,张小弟得了全能一等奖,我得的是少年组一等奖,但没有老师理我,因为他们痛惜我,觉得这么好的一个学生全给书法毁了。到初二下半学期,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自己跑回家呆了两个月。那两个月,我母亲成天哭哭涕涕的,校长也来找我做工作,我才又下决心再回学校,复读初一。那时的毛笔全不知道给搁哪了,全力学习。结果初中毕业报考师范还是差12分,后来批卷的老师发觉有那么一个学生,试卷里面的字写得真漂亮,就反映给校长,校长一看是我,就骑着自行车来回几次到豫西师范反映情况,在豫西师范当场写字,就破格通过了。
这是我首次用书法敲开了大门!后来豫西师范给机会我深造,就到了南京艺术学院,分到徐利明老师一班。徐利明老师又高又瘦又不笑,他把凡汉以前的隶书都示范一下我们就跟着过一遍,我开始感觉完了。头一个月,很痛苦,我当时的篆隶书是一片空白。但我一看人家整天的板着脸,就怕了,咬着牙挺过去。不过还好,我后来交的几张作业得到了系里面的一些老师的表扬。从那个时候起,徐老师也对我更好了点,觉得我这个孩子心性好,跟别人不一样。就在他和南艺其他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稳稳当当的走到了今天。如今回想起来,徐利明老师真正算是我的恩师。我现在的学书理念皆来源于他。他正直的人品,严谨的治学,洒脱的书风至今影响着我,也许会影响我一辈子。